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6 毫秒
31.
肺炎链球菌pbp2B基因突变与耐药表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链球菌主要通过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突变,从而改变细胞壁上高相对分子质量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的结构,降低了其对抗生素分子的亲和性而产生对青霉素等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我们对分离自本院的30株肺炎链球菌(青霉素敏感4株,中介5株,耐药21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6p2B基因,对PCR产物直接进行DNA测序,并与青霉素敏感的SpR6株序列(GenBank登录号NC003098)相比较。  相似文献   
32.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直接基因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测定腹泻儿童的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的bfpA和eaeA基因鉴定EPEC。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从粪便标本中和传统方法分离后获得的菌株中测定bfp A和eaeA基因。结果 主要的血清型为O124K72,bfp A和eae A基因存在于血清学凝集的23株EPEC菌株中;直接从粪便标本中和传统方法分离后获得的菌株中测定bfp A和eae A基因的结果有显性差异(P<0.01),两种基因的检出率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 鉴定EPEC必需同时测定bfp A和eae A基因。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菌尿症的快速药敏试验方法.方法涂片镜检每个油镜视野平均菌数≥2的标本疑为菌尿症,直接进行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孵育16~18 h后观察结果,同时进行标本定量培养和菌落计数,得到的纯培养菌株按常规纸片扩散法做比较试验.结果共检测了166例革兰阴性菌和51例革兰阳性菌菌尿标本,直接药敏试验与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的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菌尿标本,直接药敏试验是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的方法,可在24 h内报告初步的药敏结果,以供临床早期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34.
我们从一新生儿患者血液中两次检出肠炎沙门菌,此菌从血液中检出极为罕见。一、病例患儿出生一周后因发热伴惊厥入院。检查:T38.6C,Hb】20g/L,WBC15.ZX10’/L,N0.65、L0.35,大小便常规检查正常。临床诊断疑为新生儿败血症,入院当日和第五天两次送检血培养,结果均  相似文献   
35.
定位显色培养基快速鉴定尿路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显色培养基对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快速鉴定作用。方法 对临床疑为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同时用科玛嘉定位显色培养基和血平板进行对比实验。结果 在1369例临床尿标本中,1023例标本在两种培养基上都无细菌生长,344例有细菌生长,另外2例在血平板上不生长而在显色培养基上有生长;显色培养基显色鉴定与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检测分析仪鉴定结果相符。结论 显色培养基对引起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的生长无抑制作用,两种培养基对病原菌的鉴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色培养基能快速确定病原菌的属别,对及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识别混合感染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6.
本就如何在微生物毕业实习教育中利用自动化仪器进行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从上机前的标本处理、正确使用仪器、仪器结果分析、认识仪器的局限性、如何给临床发报告、利用VITEK软件的资料处理系统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控和分析等6大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在自动化仪器的带教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动手操作,而要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仪器,熟悉仪器的各项功能,认识仪器鉴定的局限性和手工操作的重要性,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7.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提取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可靠性.方法分别用EDTA/溶菌酶法和超声波粉碎法对10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进行酶的提取,以头孢噻肟为底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酶活性的测定.结论超声波粉碎法是有效的提取ESBLs的方法,其效果明显优于EDTA/溶菌酶法.  相似文献   
38.
219例新生儿血培养阳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地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严重疾患,在新生儿感染疾患中发病率仅次于肺炎,占第二位。本文对92-94三年间的7O4例血培养中的219例阳性结果进行分析,旨在对新生地败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一、方法与材料血液增菌液与血液比例为三0:I。细菌鉴定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一B氏法,标准菌株作质控对照。二、结果与讨论本组病例血培养阳性率31·1%(219/7O4)。见附表。国内报告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仍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本文试验结果表皮葡萄球菌占首位,为283%;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1.5%,…  相似文献   
39.
儿童感染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感染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及特点。方法对从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到的203株肺炎链球菌,进行10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其中对青霉素进行8个药物浓度检测。结果203株肺炎链球菌中,万古霉素未检出耐药菌株,敏感率为100.0%;左氧氟沙星对肺炎链球菌也显示了很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为98.0%;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对肺炎链球菌的敏感性很低,均<15.0%。对青霉素的不敏感率达86.2%,MIC值≥4μg/ml的菌株占了总数的11.8%。结论肺炎链球菌临床检出株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强,多重耐药菌比例很高;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最为敏感,其次是氯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已不是治疗肺炎链球菌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0.
五种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对产超广谱酶菌株的抗菌活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质粒介导的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 ,对几乎所有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均有较强的灭活能力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与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合制剂有抑酶抗菌的作用。我们测定了 5种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对产ESBLs菌株的抗菌活性。一、材料和方法1 试验菌株 :来源于我院 1999~ 2 0 0 0年检出的产ESBLs菌株 15 4株。2 试剂 :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 (AOA)、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 (TIA)、氨苄西林 /舒巴坦 (AMS)由上海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头孢哌酮 /舒巴坦 (SPZ)由美国BBL公司生产 ;哌拉西林 /他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