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检测宁夏地区散发性大肠癌APC基因的突变情况,探讨本地区APC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直接测序方法,对58例散发性大肠癌患者癌组织的APC基因第15外显子15-A、15-B、15-C三个区段进行突变检测。结果 58例大肠癌组织中检出25例体细胞突变,突变率为43.1%(25/58),其中P.Val1125Ala、c.3811T>G为新发现的突变位点。该地区散发性大肠癌的APC基因突变在大肠癌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C基因突变是宁夏地区散发性大肠癌常见的基因改变事件,以截短型突变为主。腺瘤癌变后APC基因突变与大肠癌的发展和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结直肠癌住院患者进行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并评估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营养状态,为临床合理营养支持提供参考。方法使用NRS-2002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的结直肠癌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分者为有营养风险组,<3分者为无营养风险组,分组后结合患者肿瘤发生部位、年龄与蛋白检测指标,分析两组患者术前营养状态。结果研究纳入患者120例,NRS评分<3分者42例(35.0%),≥3分者78例(65.0%),不同肿瘤部位、不同年龄患者的NRS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RS评分患者的术前蛋白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存在营养风险,不同肿瘤部位、不同年龄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营养状态有差异。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应结合营养状态评估,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来改善患者术前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为便于国际疾病、手术操作分类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基于实际的工作经验,针对疾病分类编码的内在实质分析、凝练,总结出一种较为可行的操作方法——模块化操作:在实际工作中,遵循一般技能培养的规律,采取模块集中、适度强化的方式,有利于分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可行、稳定的结直肠息肉动物模型。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模型组(40只)和对照组(20只)。模型组皮下注射二甲肼(DMH)20mg.kg-1,对照组皮下注射与模型组DMH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周1次,持续18周。停药后继续喂养2周,自实验开始于第8、10、12、14、16及第18周分别处死模型组5只,对照组2只,其余大鼠全部于第20周处死。结果实验20周后,对照组无息肉生成,模型组共诱导出息肉83个,以增生性息肉和管状腺瘤为主;近、中及远段息肉之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中段和远段多发;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18~20周比较,第10~12周及14~16周诱导出的息肉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肼皮下注射可成功建立结直肠息肉SD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一种合理的途径进行大肠癌术后化疗,预防肝转移,以提高大肠癌临床疗效,回顾分析2001年4月~2003年7月收治的14例中、晚期大肠癌患者采用术中经门静脉留置管,术后经此管进行化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2例留置管堵塞,1例放弃术后化疗.全组病人1年随访率78.67%(11/14),1例肝转移,1例腹腔转移,1例吻合口瘘,其余未见明显异常;2年随访率42.80%(6/14),未见复发及转移病例,对中晚期大肠癌患者术中门静脉插管、术后经门静脉化疗,可有效地降低肝转移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laudin-2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Claudin-2蛋白表达与大肠癌临床各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laudin-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0.05).Claudin-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大肠癌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相比,Claudin-2表达阳性率明显升高,其改变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坏死性筋膜炎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或其他致病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多发于中年人,通常发生于微小的损伤之后。病程三周至七个月。本病少见。其主要病理特征是炎症波及深浅筋膜、伴有皮肤坏死。  相似文献   
19.
食管结核少见,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国内仅见23例报告,本作者1999年曾报告1例,现报告4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讨论其X线表现与鉴别,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0.
我科1999年1月~2005年1月利用双器械吻合技术(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在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lon,TME)的基础上完成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92例,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