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18篇 |
免费 | 369篇 |
国内免费 | 15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0篇 |
儿科学 | 57篇 |
妇产科学 | 62篇 |
基础医学 | 212篇 |
口腔科学 | 39篇 |
临床医学 | 709篇 |
内科学 | 249篇 |
皮肤病学 | 44篇 |
神经病学 | 77篇 |
特种医学 | 9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223篇 |
综合类 | 1363篇 |
预防医学 | 594篇 |
眼科学 | 36篇 |
药学 | 567篇 |
17篇 | |
中国医学 | 589篇 |
肿瘤学 | 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2篇 |
2023年 | 253篇 |
2022年 | 286篇 |
2021年 | 316篇 |
2020年 | 263篇 |
2019年 | 171篇 |
2018年 | 170篇 |
2017年 | 95篇 |
2016年 | 117篇 |
2015年 | 117篇 |
2014年 | 259篇 |
2013年 | 200篇 |
2012年 | 231篇 |
2011年 | 196篇 |
2010年 | 159篇 |
2009年 | 193篇 |
2008年 | 173篇 |
2007年 | 190篇 |
2006年 | 186篇 |
2005年 | 135篇 |
2004年 | 102篇 |
2003年 | 71篇 |
2002年 | 75篇 |
2001年 | 81篇 |
2000年 | 85篇 |
1999年 | 88篇 |
1998年 | 83篇 |
1997年 | 58篇 |
1996年 | 62篇 |
1995年 | 48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59篇 |
1992年 | 56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为了提高对病人使用的便器进行有效的消毒,以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对速消净溶液消毒便器有效氯浓度进行监控。方法:通过现场了解消毒现状,收集日常有效氯浓度监测记录,运用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检相结合的办法获取真实数据,并与空白试验(消毒溶液不浸入待消毒便器)监测的有效氯浓度结果对照,在采用调查表,真方图量化方式和百分率比较法进行的数据分析。结果:在本院内一科等18个病区消毒便器的监测后发现,其消毒结果与消毒剂使用方法和操作密切相关,结论:提示落实相关改进措施,加强便器消毒的监,控,管的必要性,以便保障速消净消毒便器的效果,预防医院感染,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Ley抗原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的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宫颈癌、35例宫颈上皮瘤样病变(CIN)和1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Ley抗原的表达情况.分析Ley抗原的表达与宫颈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结果 Ley抗原在宫颈癌、CIN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2.4%,45.7%,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8.3%),均P<0.05.Ley抗原在宫颈鳞癌和腺癌的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分化、中分化癌的Ley抗原表达率均为33.3%,而低分化癌为86.7%,前两者与后者比较均显著降低(均P<0.05).早期宫颈癌与晚期宫颈癌的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Ley抗原在CIN Ⅰ,CINⅡ的表达率显著低于CINⅢ(阳性率分别为27.3%,27.3%和76.9%,均P<0.05).结论 Ley抗原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有希望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信号. 相似文献
83.
目的 研究次氯酸氧化的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advanced oxidative protem products,HSA-AOPPs)的制备标准化、次氯酸的清除以及微量HSA-AOPPs的检测.方法 于搅拌条件下在HSA(60mg/mL)内滴加次氯酸至终浓度为60 mmol/L即制得HSA-AOPPs.透析法或层析法清除次氯酸.碘量法测定次氯酸残留量.微量HSA-AOPPs的测定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HP-SEC),曲线下面积(AUC)用于定量计算.结果 恒定的次氯酸加入量对HSA-AOPPs的产量非常关键.当次氯酸和HSA两者克分子浓度之比为1:66左右时最为理想.过量次氯酸可导致高分子量AOPPs的破坏,大量蛋白碎片产生.层析法清除次氯酸残留优于透析法.色谱法检测AOPPs的灵敏度比分光光度法要高100倍以上.结论 AOPPs的标准化制备关键在于恒定次氯酸对HSA的克分子比值.HP-SEC方法可用于微量AOPPs的测定. 相似文献
84.
94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病例进行病因学分析 ,探讨多病变和恶性肿瘤在缺铁性贫血发病中的重要性。方法 :确诊为缺铁性贫血 (IDA)的患者 94例 ,行大便虫卵检查 ,胃镜、结肠镜或钡餐、钡灌肠 ,腹腔B超 ,女性加做妇科检查及盆腔B超检查 ,找出IDA病因。将 94例患者按病因分类分为单一病因组和多病变组 ,用t检验对两组的Hb、SF值进行比较 ;再分为良性病变组和恶性肿瘤组 ,两组间的Hb、SF值也以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94例IDA患者的病因中 ,由单一病因致病者 75 .5 % ,以消化性溃疡 (2 7.7% )和慢性胃炎 (17.0 % )为主 ,月经失血过多(2 0 .2 % )仍是女性患者的主要病因 ;多病变致病者 2 4.5 %。良性病变占 86 .2 % ,消化道恶性肿瘤占 13.8%。各组间Hb值均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但恶性肿瘤组SF值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 (P <0 .0 1)。结论 :良性消化道出血性病变仍是导致IDA的主要原因 ,其次为女性月经过多。但多病变导致缺铁 ,尤其是上下消化道多个失血灶同时存在者 (14.9% )也不少见。恶性肿瘤在IDA病因中有增多趋势。恶性肿瘤致IDA的患者SF较高。 相似文献
85.
自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在人的胃粘膜标本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以来,十多年来世界各国学者相继对此进行了研究,现已明确该菌是慢性活动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感染HP后,有的发生胃炎,也有发生消化性溃疡,而也有最终导致胃癌的发生。自1989年以来,我们进行了有关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工作,主要分四部分进行,现重点分述如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标志物对血管疾病预测价值.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9例,心血管疾病非维持性血液透析组23例(C组),正常对照3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心血管疾病组17例(A组)和非心血管疾病组32例(B组),检测血TG、TC、HDL-C、LDL-C、Fg、D-D、vWF、CRP.结果:心血管疾病组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组(P<0.01);A组患者TG、TC、HDL-C、LDL-C、Fg、D-D、vWF、CRP增高,与正常对照组及B组、C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证实:Fg、D-D、vWF、CRP是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危险因素.结论:MHD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与Fg、D-D、vWF、CRP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疾病时凝血4项: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美国库尔特ACL Futura plus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收集GCS评分13~15分18例;9~12分26例;3~8分42例;对照组30例。结果PT、APTT、TT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发现颅脑损伤不同程度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不同,它们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的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结论检测PT、APTT、TT可以了解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时了解有无出血倾向,有助于颅脑损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8.
高剂量复合螺旋藻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剂量螺旋藻多糖与银杏叶有效成分按不同比例复合,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为抗肿瘤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高剂量200mg/(kg·d)螺旋藻多糖与银杏叶有效成分按1:1、2:1和1:2的比例复合。分别给荷瘤小鼠灌服此3种复合制剂和螺旋藻多糖、银杏黄酮、银杏内酯3种单一成分,观察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结果:螺旋藻多糖与银杏叶有效成分1:1比例复合组、2:1比例复合组和1:2比例复合组的抑瘤率分别比空白对照组提高63.774%(P〈0.01)、46.883%(P〈0.01)和40.282%(P〈0.01);单一成分螺旋藻多糖组、银杏黄酮组和银杏内酯组的抑瘤率分别比空白对照组提高30.728%(P〈0.05)、34.112%(P〈0.05)和51.220%(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的脾指数、胸腺指数和外周白细胞数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剂量螺旋藻多糖与银杏叶有效成分复合使用,对抑制小鼠S180肉瘤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且对小鼠未见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89.
90.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工农业成产中的污染物和汽车尾气排放的日益增加,自然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失衡、支气管哮喘病人的发病率明显增多,特别是儿童哮喘病人更是有增无减。为了更有效、更规范地治疗支气管哮喘,我科自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吸入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婴幼儿哮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