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28篇 |
免费 | 167篇 |
国内免费 | 11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35篇 |
妇产科学 | 29篇 |
基础医学 | 126篇 |
口腔科学 | 16篇 |
临床医学 | 586篇 |
内科学 | 262篇 |
皮肤病学 | 20篇 |
神经病学 | 38篇 |
特种医学 | 9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87篇 |
综合类 | 957篇 |
预防医学 | 365篇 |
眼科学 | 56篇 |
药学 | 378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235篇 |
肿瘤学 | 1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64篇 |
2022年 | 60篇 |
2021年 | 110篇 |
2020年 | 56篇 |
2019年 | 68篇 |
2018年 | 70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64篇 |
2014年 | 109篇 |
2013年 | 135篇 |
2012年 | 134篇 |
2011年 | 185篇 |
2010年 | 165篇 |
2009年 | 176篇 |
2008年 | 189篇 |
2007年 | 198篇 |
2006年 | 192篇 |
2005年 | 205篇 |
2004年 | 158篇 |
2003年 | 163篇 |
2002年 | 122篇 |
2001年 | 140篇 |
2000年 | 116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69篇 |
1997年 | 61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远志皂苷(TEN)对转运蛋白RAGE和LRP1的调控作用,以及对Aβ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MTT法测定细胞活力,Western blot 检测RAGE和LRP1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变化.结果 TEN能明显下调RAGE的表达,上调LRP1的表达,并且抑制Aβ25-35诱导引起的ROS、MDA浓度增加,提升Aβ25-35诱导引起的SOD、GSH-Px活性降低.结论 TEN可能通过调控Aβ转运清除蛋白RAGE和LRP1的表达,抑制Aβ诱导的氧化应激效应,发挥抗Aβ神经毒性和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四代HIV筛查试剂结合病毒载量检测在HIV感染诊断中的重要作用,补充确证实验的不足。方法对化学发光四代试剂筛查阳性,WB确证为HIV-1抗体不确定、阴性的20份标本进行病毒载量实验,并对其持续跟踪了解感染状况。结果 20份化学发光四代试剂筛查阳性的标本,确证结果为3份阴性和17份不确定,病毒载量结果最低1.9E5 cps/ml,病毒载量最高1.8E7 cps/ml,经2~4周随访后,WB确证均为HIV-1抗体阳性。结论四代试剂结合病毒载量检测可及早发现急性期高病毒血症的感染者,为控制HIV的传播提供科学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PICU)重症病毒性脑炎儿童CT、MRI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我院PICU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儿童6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MRI两种影像学方式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方式的检查结果,分析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60例患者中有48例被确诊为病毒性脑炎,5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7例因影像显示无异常漏诊,阳性检出率为80.00%;48例患儿中18例在额叶处,6例在颞叶处,18例病灶在基底节,6例在脑顶叶处MRI检查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的有56例,其中漏诊3例,误诊1例,阳性检出率为93.33%;脑内异常病灶在基底节的有22例,5例在颞叶处,15例在额叶处,4例在枕叶处,7例在脑顶叶处,以及小脑和丘脑处各有1例,其中2例为多发患者。结论 CT、MRI检查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MRI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误诊、漏诊率明显低于CT检查,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对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观察。 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云南保山隆阳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A组应用乳酸菌(0.5~1袋/次,3次/d)治疗,B组应用鞣酸蛋白酵母散(1岁以内:1袋/次;1~3岁:2袋/次;4~6岁:3袋/次;7岁以上:3~4袋/次;3次/d)进行治疗,3 d后观察记录2组患者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有无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和不良反应等,比较2组的大便情况、症状缓解时间及总体有效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比较2组的差异,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结果 治疗3 d后,B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58例),A组总有效率为78.3%(47例),B组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主要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评分分别为(0.62±1.04)分和(0.90±1.39)分,显著低于A组的(1.31±1.40)分和(1.95±1.72)分;B组中32例患儿发热,治疗后症状缓解31例,发热缓解率为96.9%,A组中发热人数45例,治疗后症状缓解34例,缓解率为75.6%,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 结论 针对小儿腹泻的治疗,采用鞣酸蛋白酵母散临床疗效满意,安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孕早期超声提示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 NT)增厚与染色体异常类型的相关性,为临床遗传咨询及优生优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胎儿NT增厚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181例单胎孕妇,所有病例均同时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与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 CMA),综合分析不同NT值胎儿染色体异常率和异常类型情况。结果 181例NT增厚胎儿中检出明确致病性染色体异常28例(15.47%),染色体非整倍体23例,其中21三体染色体15例,18三体4例,Turner’s综合征4例,致病性拷贝数变异5例;此外检出可能致病性拷贝数变异3例及意义不明确异常4例。181例中高龄孕妇为30例(16.57%),致病性染色体异常率为36.67%(11/30);非高龄组151例(83.43%),致病性染色体异常率为11.26%(17/151)。结论 NT增厚与染色体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孕早期超声测量胎儿NT值厚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联合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与CMA可提高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减少漏...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筛查一对夫妇发生两次胎儿骨骼发育畸形的致病性基因变异。方法 在经过遗传咨询,取得知情同意后,利用夫妻外周血及第二次妊娠胎儿样本,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基因组中外显子及剪切区域进行深度测序分析,对疑似致病变异利用Sanger测序验证候选基因的突变位点。结果 胎儿样本携带ALPL c.1120G>A(p.Val374Met)和c.648+1G>A的2个位点突变,为复合杂合突变。其中ALPL c.1120G>A(p.Val374Met)遗传自母亲,c.648+1G>A遗传自父亲,2个突变均为致病突变。结论 ALPL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可能是胎儿发育异常的致病原因。对于B超提示骨骼发育异常的胎儿,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和Sanger测序可以明确致病原因,为夫妻的再生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分析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手术室患者1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6例)与观察组(9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住院时间;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感染率分别为12.8%、3.3%,住院时间分别为23.7天、20.3天,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χ2=5.570,t=2.109,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满意度分别为91.8%、100.0%,两组比较,χ2=11.355,P<0.005。结论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较,可以减少手术室感染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 从问卷调查技术认知、实践的角度,探讨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调查问卷技术相关态度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医学专业有关问卷调查技术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对河北省2所高校公共卫生学院的预防医学专业五年级全体本科生进行调查,共计141人.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结果 调查对象认为问卷调查技术在获取人群疾病和健康信息方面的作用“很大”或“较大”者占75.17%,认为问卷调查研究结果“真实”或“较真实”者占65.25%,有58.87%认为调查问卷的科学性“很高”或“较高”,有62.41%认为开展问卷调查“很难”或“较难”.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问卷调查技术作用的态度与其调查问卷测量属性知晓情况、问卷调查基本原则的知晓情况有关,对问卷调查研究结果真实性的态度与问卷调查基本原则的知晓情况、参加问卷调查设计次数有关,参加问卷调查设计次数与学生对调查问卷工具科学性态度有关,学校、性别、调查问卷测量属性知晓情况与问卷调查研究难度态度有关.结论 预防医学医学生对问卷调查技术的认知、实践水平对其问卷调查技术相关态度有影响.建议高校加强问卷调查技术跨学科综合理论与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对问卷调查技术的正向态度. 相似文献
70.
目的:确定中文版婴儿运动动机问卷(IMMQ)的测量信度。方法:由研究小组中2名儿童康复医师和3名治疗师根据英语版IMMQ翻译、回译和集体讨论形成中文版IMMQ。以100例3—11月龄的高危儿为研究对象,高危儿父母现场填写纸质版或通过互联网问卷星手机端填写电子版IMMQ。高危儿的母亲和父亲均须完成第一次IMMQ调查,在完成第一次IMMQ调查后的1周(第7天),高危儿母亲或和父亲完成第二次IMMQ调查。分析IMMQ在高危儿父母间测试信度和重测信度,比较不同调查形式(现场问卷、互联网问卷星)、不同年龄段高危儿(3—6月龄、7—11月龄)、高危儿父母每日照料时长(1—3h,4—7h,8—12h,12h)以及高危儿父母的文化程度(高中及初中、大学、研究生)的IMMQ信度。结果:本研究共完成并收回符合标准的调查问卷为81例高危儿的资料。IMMQ总分和各分区分值测试者间信度ICC=0.776—0.878,IMMQ总分分值重测信度ICC=0.927,各分区分值重测信度:父母亲总体重测信度ICC=0.811—0.913,父亲重测信度ICC=0.798—0.890,母亲重测信度ICC=0.811—0.923;现场发放问卷形式的测试者间信度ICC=0.796—0.915,重测信度ICC=0.783—0.894,网络问卷星形式的测试者间信度ICC=0.811—0.951,重测信度ICC=0.796—0.978;3—6月龄和7—11月龄IMMQ总分分值测试者间信度ICC=0.880,3—6月龄IMMQ分区分值测试者间信度ICC=0.729—0.895,7—11月龄IMMQ分区分值测试者间信度ICC=0.669—0.897;不同文化程度父母的IMMQ总分和各分区分值测试重测信度ICC=0.892—0.976;不同照料时间父母的IMMQ总分和各分区分值测试重测信度ICC=0.822—0.947。结论:中文版IMMQ在高危儿中应用具有较好的信度,可用于临床或研究目的。IMMQ可能成为早期运动发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工具,将作为传统婴儿发育评估工具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