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通过检测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transporter-1,GLUT1)表达的变化,揭示GLUT1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的影响。方法 选取鼠龄为12周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选取4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建立1型糖尿病模型(实验中4只因严重感染而死),另取40只作为对照组注射同等量柠檬酸缓冲液。模型组大鼠建模成功后分别在4周、8周、12周、16周(每周9只大鼠)测定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取同时期对照组(每周10只)大鼠做相同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视网膜GLUT1蛋白表达,利用ADP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视网膜铺片,了解视网膜血管改变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形态学观察显示糖尿病组16周视网膜节细胞层细胞排列极其紊乱,但未见出血,视网膜内核层水肿,内外核层细胞排列紊乱。糖尿病组GLUT1表达较对照组大鼠视网膜中阳性染色颗粒均明显增加。糖尿病组视网膜GLUT1表达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在4周(63.9033±42.2453)、8周(96.3691±18.6972)、12周(102.0028±23.9989)、16周(130.4087±72.7451)依次有所增强,其中8周和1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时间点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各个时间点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DP酶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视网膜血管自视盘发出的大血管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毛细血管分布均匀;糖尿病组大鼠16周视网膜出现视盘周围血管灌注降低,周边部部分毛细血管迂曲及血管闭塞。结论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GLUT1表达增强,并随病程进展逐渐增高。出现明显视网膜微血管改变时,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评估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AS-OCT)探查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术后水平眼外肌止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就诊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25例25眼,所有患者均接受斜视矫正手术。分别于术前、手术开始、术终、术后2周及术后1、3和6个月测量角膜缘至水平眼外肌... 相似文献
14.
假性近视71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通过一系列临床指标的观察,探讨假性近视发病特征。方法收集假性近视71例123眼,观察假性近视患者视力、临床近视度数、实际屈光度数、调节痉挛度数、眼轴长度、病程、年龄分布范围及视力下降程度与调节痉挛度数之间关系等。结果假性近视患者年龄5~16岁,平均8.78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14个月;视力0.4~1.0,其中0.5 ~0.8有112眼(90.2%);临床近视度数-0.25D ~-2.00D,平均-0.88D;实际屈光度数0D ~ 2.00D,平均 0.93D,临床近视度数与实际屈光度数差异显著;调节痉挛度数0.50D ~4.00D,在1.00D ~3.00D之间有93眼(75.6%)。远视力下降程度与调节痉挛度数呈正相关r =0.5,P <0.05。眼轴长度22.0mm ~23.1mm,平均22.5mm。结论假性近视患者远视力降低程度与调节痉挛度数呈正相关。对可疑假性近视人群必须在睫状肌充分麻痹状态下检查及诊断。如病程不超过4年、临床近视度数<2D、视力≥0.4、眼轴长度小于24mm的病例要考虑到假性近视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比较中国中小学生近视筛查方法,为制定中小学生近视筛查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从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18所中小学校选取1 620名一到八年级学生,将各年级学生分为3组,分别参加3种近视筛查:串镜组(裸眼远视力+串镜检查)、计算机验光组和雾视组.将散瞳后检影验光法设为金标准,使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等指标,比较上述3组近视筛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 灵敏度在串镜法、计算机验光法和雾视法中分别为91.9%,83.6%和84.4%,特异度在3种方法中分别为83.6%,98.2%和99.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2.6%,97.5%和98.7%,约登指数分别为0.76,0.82和0.83.3种筛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不同年级组间不一致.结论 串镜法、计算机验光法和雾视法用于筛查中小学生近视均安全可靠,串镜法快速可靠,适用于一般学校和儿童卫生保健部门筛查使用;计算机验光法和雾视法结果更为准确,适合有条件的学校卫生机构用于近视筛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弱视儿童在院综合训练与家庭训练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1-04沈阳市部分幼儿园检查出的弱视儿童,在院治疗患者90例114眼为治疗组,选择家庭训练患者90例108眼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1%阿托品药膏睫状肌麻痹验光后,配戴眼镜。视力相差两行以上,遮盖优势眼。治疗组来我院弱视训练中心进行综合训练。对照组在家按医嘱自行弱视训练。每个月复诊,进行视力观察和疗效评价,随访观察6mo。结果:在院弱视治疗组6mo时无效0例,进步18例23眼(20%),基本痊愈72例91眼(80%)。家庭治疗组6mo时无效9例11眼(10%),其中2例放弃训练;进步66例79眼(73%);基本痊愈15例18眼(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7,P<0.05)。结论:弱视儿童在院综合训练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家庭训练。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近视综合验光与散瞳验光屈光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初诊12~16岁青少年近视在应用综合验光仪验光与美多丽散瞳后验光,其结果的比较及临床意义。方法:在我院2009-01/09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200眼初诊患者,年龄12~16(平均14.5)岁,其中男80眼,女120眼。近视在0.50~4.50DS,散光在0.50~2.00DC,对其进行基础检查,排除眼病。将综合验光仪验光得出的结果和美多丽P散瞳后插片验光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综合验光仪验光者屈光度的均值为-1.68±0.80D,美多丽P散瞳后插片验光者屈光度的均值为-1.54±0.80D,综合验光仪验光得出的结果比美多丽P散瞳后插片验光得出的结果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诊的12~16岁青少年近视患者,临床中还要广泛地应用美多丽P散瞳验光,比小瞳下综合验光仪验光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真性低度近视者不戴眼镜与配戴合适的眼镜对近视发展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12/2009-12年就诊于我院的8~12岁在校学生中有完整病例,近视在-0.50~-2.00DS之间的初诊患者,分为2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医学验光。第1组:未配戴眼镜组24眼;第2组:戴框架眼镜组28眼。将两组患者2a近视增长结果进行比较。应用t检验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近视增长的程度。结果:第1组患者近视增长-2.07±0.52D,第2组患者近视增长-1.49±0.48D,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于未戴镜患者近视增长较快,近视-0.50D以上者看远应配戴眼镜,以提高视网膜成像质量,使家长走出近视后不愿戴眼镜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20.
杨积文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25(11):1194-1196
目的观察MeniconE-1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MeniconE1 RGP)矫治圆锥角膜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角膜地形图指导下,为12例22眼圆锥角膜验配MeniconE-1RGP,评估镜片配适状态,比较最佳框架眼镜和Menicon E-1 RGP矫正视力,随访4个月~7个月,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能通过Menicon E-1 RGP获得满意的矫正视力,Menicon E-1 RGP与框架眼镜矫正视力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5.49,P〈0.05)。18眼(81.82%)为三点接触配适状态,2眼(9.09%)为顶点离开的配适状态,2眼(9.09%)为可接受的顶点接触配适状态。结论在角膜地形图指导下,圆锥角膜患者验配MeniconE-1RGP成功率高,容易达到比较好的配适状态,获得满意的矫正视力,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