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57篇
  1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目的 探讨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酶检测在急性脑血管疾病(ACVD)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69例ACVD患者(脑出血86例、脑梗死83例)和85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清Mb、cTnI和心肌酶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评价.结果 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血清Mb、cTnI、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仅血清M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Mb、cTnI和心肌酶水平与ACVD密切相关,是ACVD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室早指数及昼夜分布情况对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12月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出的54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器质性心脏病组(Ⅰ组,n=334)、非器质性心脏病组(Ⅱ组,n=206)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特点,两组间Lown分级Ⅲ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的室早指数及其昼夜分布特点.结果:Ⅰ组检出的Lown分级Ⅲ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159例(47.6%)显著高于Ⅱ组检出的30例(14.6%)(P<0.01);Ⅰ组Lown分级Ⅲ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的室早指数为0.99±0.11,显著低于Ⅱ组的1.17±0.15(P<0.01);Ⅰ组室性心律失常高峰出现在日间220例(66%),显著高于Ⅱ组的89例(43%)(P<0.01).结论: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Lown分级、室早指数、室性心律失常高峰时间分布的综合分析,有助于区分室性心律失常的性质及提高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3.
文章对提高职工素质的紧迫性、必要性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浅析了提高职工素质的意义。就如何提高职工素质作了简要的阐述,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加快提高职工素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64.
目的讨论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本院56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28例患者行常规查体,实验组28例患者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与常规查体的对照组相比,超声诊断的误诊率(3.57%)有明显减少,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出现1例误诊,是由于该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导致;另外,对实验组的超声结果与确诊情况比较,两组的异位妊娠、卵巢肿瘤蒂扭转及黄体破裂情况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行超声检查,诊断结果相当准确,值得推广与借鉴。  相似文献   
65.
66.
本文对238例不孕不育患者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38例患者中,核型异常为11例,其中核型为47,XXY的7例,45,X的1例,平衡易位3例。提出应对那些不孕不育患者作染色体检查,分析了染色体畸变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指出染色体核型异常是不孕不育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67.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是婴幼儿比较常见的血管疾病,过去由于对两者的分类和诊断比较混乱,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不便,也给患者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1982年,Mulliken和Glowacki提出了脉管性疾病的生物学新分类,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归类为2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病变。血管瘤是多发于婴幼儿的良性肿瘤,大多数可以自行消退;而脉管畸形是血管结构的发育异常,不会自行消退,随患者的生长发育持续增长。因此,对于确诊的脉管畸形,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这就要求临床医师能及时、准确、有效地鉴别诊断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本文就目前关于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鉴别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8.
从 1 996年 3月至 1 999年 1 2月 ,笔者对 1 0 2例应用小夹板固定治疗的小腿骨折患者 ,经精心护理 ,获得满意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0 2例中男 66例 ,女 36例 ;年龄 1 3~63岁 ;胫骨骨折 2 8例 ,腓骨骨折 1 0例 ,胫腓骨双骨折 64例 ,其中开放性骨折 2 0例。平均住院 1 8天。2 护理2 .1 心理护理良好的心理护理 ,可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有利于疾病的康复。骨折多为突发事件 ,因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受限 ,使患者改变了日常生活规律而产生焦虑感。一方面他们求治心切 ,另一方面又担心夹板固定术后功能…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雌二醇(E2)及尿bFGF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患者中的表达差异,为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78例增殖期血管瘤患者、18例消退期血管瘤患者及25例脉管畸形患者的血清和尿上清液,阴性对照为48例单纯唇腭裂患者,所有患者年龄均≤30个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和尿bFGF浓度,并对尿bFGF浓度进行尿肌酐平衡;应用放射免疫方法(RlA)检测各组血清E2浓度.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血管瘤患者血清bFGF浓度>脉管畸形患者血清bFGF浓度>对照组血清bFGF浓度,3组之间浓度有显著差异(P=0.027);血管瘤患者尿bFGF浓度>脉管畸形患者尿bFGF浓度>对照组尿bFGF浓度,3组之间浓度有显著差异(P=0.000);增殖期血管瘤患者尿bFGF浓度显著高于消退期血管瘤患者(P=0.04);血管瘤、脉管畸形患者和对照组3组之间血清E2浓度有显著差异(P=0.000);脉管畸形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清E2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尿bFGF浓度可作为血管瘤鉴别诊断的指标,血清E2浓度可用于诊断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并判断血管瘤是否处于增殖期.  相似文献   
70.
目的:通过CT、MRI及手术探查观察无髁突骨折颞下颌关节急性创伤后的变化,为该疾患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关节组2009—2010年收治的无髁突骨折颞下颌关节急性创伤患者7例11侧关节纳入研究。所有患者伤前均无关节症状,但在伤后出现长时间的关节区疼痛和开口受限,其中6例合并面部骨折,曾在其他医院或由其他医师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关节区的MRI检查,对受伤后即刻和再次就诊的CT进行比较。所有病例进行了手术探查,术中所见进一步证实影像学的变化。结果:CT显示,87.5%(7/8)的髁突在受伤即刻表面骨质"完好",而伤后1个月至1a出现骨质破坏。伤后1个月至1a的MRI检查显示,所有11侧关节均出现盘前移位,90.9%(10/11)的髁突伴骨质破坏。手术探查显示,2侧关节出现骨性黏连,3侧关节髁突表面骨质破坏与关节窝纤维性黏连,5侧关节髁突表面软骨变性伴黏连,1侧关节髁突表面软骨无明显破坏,关节盘前移位但形态尚可。结论:无髁突骨折的颞下颌关节急性创伤如伴关节盘前移位,可导致骨关节病和(或)关节强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