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9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83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294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06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病例】 男 ,5 0岁。因进行性左侧肢体乏力 3年 ,加重伴尿急、口吃半年入院。 5年前有声带息肉手术史 ,4年前有晕厥史 ,3年前始出现左侧肢体进行性乏力 ,病初感下肢稍重 ,但能独立行走 ,左上肢能抬起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 ,予复方苄丝肼 (美多巴 )治疗 2年余 ,症状无好转 ,半年前症状进一步加重。病人站立不稳 ,迈步困难 ,时有跌倒 ,写字不灵活 ,渐不能自行起床 ,伴说话费力、尿急 ,予复方苄丝肼加量为 1片 ,每日 3次治疗仍无好转。查体 :意识清楚 ,记忆力稍差 ,生命体征正常 ,面部表情呆滞 ,言语欠清晰 ,颅神经未见异常 ,颈无强直 …  相似文献   
102.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琴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130-131
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对398例产妇剖宫产术后使用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A)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98例,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行改良式剖宫产术,手术结束时经硬膜外导管接PCA泵镇痛,妥善固定。术后常规留置尿管24h。药物配方:0.5%布比卡因20~30m l,吗啡8mg,苏丹8mg,加生理盐水至100m l,首次负荷量5m l,2m l/h持续泵入。1.2观察与记录方法指导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根据主观感觉评价术后24h内疼痛程度,无痛者0分,疼痛剧烈者10分,小于5分为镇痛有效。术后6h内每…  相似文献   
103.
杨琴  杨曙东  何日明  李芸 《新中医》2015,47(7):100-102
目的:观察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9月,就诊于深圳市中医院肾病科,诊断为中晚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4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降糖、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泻心汤免煎剂口服。2组均在用药1月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22例,临床缓解0例,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0例;对照组20例,临床缓解0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0例。治疗组显效率为72.7%,对照组为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22例,缓解0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3例,退出1例;对照组20例,缓解0例,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8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对照组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腹泻,2例继续治疗后腹泻消失,1例退出。2组均未出现肝功能损害,2组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控制良好。结论: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有缓解临床症状、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丙戊酸(VPA)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C组)、损伤组(SCI组)和丙戊酸保护组(VPA组)。SCI组和VPA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作大鼠T10 SCI模型。VPA组术后即刻及其后每12h皮下注射VPA 300mg/kg,至取材;C组和SCI组在相应时间点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伤后6h,每组取5只大鼠处死取材,其余大鼠在伤后24h、48h和72h每组取5只先行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随后处死取材。切片后分别行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双标法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核因子κB(NF-κB)途径的激活状态,免疫组化法检测白介素1β(IL-1β)的表达。结果:C组大鼠各时间点BBB评分均为21分,VPA组和SCI组各时间点的评分均低于C组(P<0.05),但VPA组各时间点的评分均高于同时间点SCI组,在伤后48h和72h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检查显示C组脊髓组织形态正常,VPA组和SCI组伤后6h损伤中央区即可见明显出血灶,灰质中神经元肿胀坏死,白质中神经纤维肿胀;伤后24h、48h出血灶界限更明显,并可见空洞形成和炎症细胞浸润;伤后72h上述病理变化仍明显;VPA组各时间点的病理变化与SCI组相似,但炎症细胞浸润减少。C组偶见或未见NF-κB核阳性细胞和IL-1β表达,与C组相比,SCI组和VPA组NF-κB核阳性细胞百分比和IL-1β表达量从伤后6h即显著性增高,24h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72h仍显著性高于C组(P<0.05);VPA组各时间点NF-κB核阳性细胞百分比和IL-1β表达量均低于同时间点SCI组(P<0.05)。结论:VPA可促进大鼠SCI后运动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 通过分析宁夏地区HBV基因核心启动子A1762T/G1764A双基因突变的特征,探讨其与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宁夏地区104例慢性乙肝患者和88例乙肝相关肝细胞癌患者的一般病例资料及血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患者HBV DNA定量值;采用巢式PCR扩增及测序方法检测HBV C启动子A1762T/G1764A(ntA1762A→T和nt1764G→A)双突变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细胞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04例慢性乙肝组和88例肝细胞癌组对比发现年龄、e抗原阴性、HBVDNA水平、乙肝肝硬化、HBV A1762/G1764A双位点突变均可能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50岁、e抗原阴性、乙肝肝硬化、HBV A1762T/G1764A双突变与肝细胞癌发生呈正相关,而与HBV DNA>10^5拷贝/mL呈负相关(P=0.000,OR=0.257).结论 宁夏地区乙肝病毒基因BCP区A1762T/G1764A基因双突变是肝细胞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7.
杨琴  余上海 《实用医技杂志》2014,(10):1142-1143
<正>患者女,42岁,因"发现左侧下胸壁处包块2年"于2012年11月18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心肺正常,胸部无畸形,两侧对称,左侧肋弓下方可触及大小约8 cm×7 cm的包块,隆起于皮肤,表面红肿,质韧,活动可,上方可触及波动感,无压痛,破溃处已结痂。实验室检查:红细胞7.4×109/L,丙氨酸转氨酶(ALT)365×109/L,血红蛋白101 g/L,谷丙转氨  相似文献   
10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是一项技术难度大、创伤大的手术,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有效方法,其目的在于促进患者恢复肢体和关节的功能.我科自2000~2006年对4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术后进行精心护理,通过护理干预使原发病无加重,未发生各种护理并发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9.
神经因素导致的脱发、斑秃、白发和毛发纤细一直困扰着一部分人群。仅近百年来,关于毛囊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解剖学发现毛囊峡部是毛囊隆突区的所在地,神经网络密集之处,同时也足血管丰富的集结并且受众多因子协同作用,对维持毛囊的发育、生长和周期循环以及毛囊干细胞的分化、迁移和信号转导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国内外对毛囊与神经营养因子相互作用机制有进一步的了解,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究动脉瘤样骨囊肿在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中的影像特征,以提高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5月在我院行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并且术后病理诊断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患者,总结其在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上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在我院行全身骨显像及断层融合显像且术后病理诊断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患者共24例,原发19例,继发5例,大多为青少年,病变主要分布于四肢长骨,也见于肋骨及骨盆骨,病变部位主要呈膨胀性骨质破坏伴相应部位骨代谢增高。结论  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可较好地显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特征及骨代谢情况,有助于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