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3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 本地区系国内EHF的老疫区,我们用血清学、病原学方法,对本区常见的家、野生动物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牛、猪、羊、狗、家兔、猫头鹰未发现阳性,家猫带毒率最高为22.2%(2/9),其次为家鼠6.1%(94/1541)、野鼠5.8%(33/565)、野兔4.9%(11/223)及黄鼬25.9%(7/27)。在鼠类中,鼠种不同带毒率亦有差别。家鼠中褐家鼠带毒率最高,达8.7%(81/930),黄胸鼠、小家鼠带毒率分别为1.8%(3/171)及2.3%(10/440)。野鼠中黑线姬  相似文献   
32.
测定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病人甲状腺细胞中的表达,以研究细胞凋亡在AITD发病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甲状腺粗针穿刺取甲状腺组织,然后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检测甲状腺细胞中Fas、FasL的表达,于电镜下观察结果.Graves病(GD)组Fas、FasL染色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桥本氏甲状腺炎(HT)组两者染色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这说明Fas、FasL这两种凋亡相关蛋白在HT病人甲状腺细胞中表达显著增强,而在GD病人中表达较少,进一步证实了细胞凋亡在AITD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与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分析我国15省市1991-2005年住院患者中伴有糖尿病的死亡病例,调查根据ICD-10确定的主要死因为肿瘤的患者情况. 结果 共2895例合并糖尿病的死亡患者中有520例主要死亡原因为肿瘤,占总死亡病例的18.0%.主要死亡原因为肿瘤的患者中前5位肿瘤部位分别为肺、肝、血液系统、胃和胰腺.不同年龄阶段死因肿瘤部位不同.在1991-2005年期间,各部位肿瘤比例无明显变化. 结论 肿瘤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Graves(CD)患者细胞凋亡、NO、NOS的变化及相互关系与甲状腺免疫紊乱的关系。方法选取49名受试对象,其中GD组28例,正常对照组21例。分别测定细胞凋亡、NO、NOS的含量。结果GD组细胞凋亡、NO、NOS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细胞凋亡与NO、NOS呈明显正相关(r=0.438,P〈0.01;r=0.496.P〈0.01)。结论GD患者外周血细胞凋亡与NO、NOS的变化密切相关,可介导免疫紊乱;调控NO与NOS可能利于GD病情的转归。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比较门冬胰岛素30不同注射方式及诺和灵30R对2型糖尿患者血糖控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180例2型糖尿患者分为门冬胰岛素30 3次/d注射组(A组)50例、门冬胰岛素30 2次/d注射组(B组)65例、诺和灵30R 2次/d注射组(C组)65例,分别比较3组治疗后2周及12周空腹、餐后2 h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次数、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仅治疗12周后比较)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A组与c组比较,空腹血糖[(7.1±2.5)mmol/L与(8.3±4.6)mmol/L,t=3.63,P<0.01]、餐后2h血糖[(8.3±2.7)mmol/L与(10.2±5.6)mmol/L,t=3.95,P<0.01]、胰岛素用量[(23.5±4.6)U/L与(32.8±9.6)U/L,t=3.67,P<0.01]、低血糖次数(0次,8次,X2=3.2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空腹血糖[(7.1±2.5)mmol/L与(7.3±3.6)mmol/L,t=2.74,P<0.05]、餐后2 h血糖[(8.3±2.7)mmol/L与(9.0±3.8)mmol/L,t=2.1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A、B组间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2周后A组与C组比较空腹血糖[(6.3±1.4)mmol/L与(7.9±3.9)mmol/L,t=2.45,P<0.01]、餐后2h血糖[(8.2±1.9)mmol/L与(10.3±6.4)mmol/L,t=2.79,P<0.01]、HbA1C[(6.5±1.3)%与(7.6±2.0)%,t=3.13,P<0.01]、低血糖次数(0次,12次,X2=2.3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胰岛素用量也小于C组[(22.8±3.8)U/L与(25.9±0.8)U/L,t=2.84,P<0.01);A组与B组比较空腹血糖[(6.3±1.4)mmol/L与(6.7±1.8)mmol/L,t=2.03,P<0.05]、餐后2 h血糖[(8.2±1.9)mmol/L与(9.0±3.8)mmol/L,t=2.14,P<0.05]、HbA1C[(6.5±1.3)%与(7.0±1.7)%,t=2.3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B 2组间胰岛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BMI高于A、B组[(25.9±0.8)、(24.2±0.9)kg/m2与(24.6±1.1)kg/m2,t=2.98,t=2.76,P均<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30 3次/d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2型糖尿病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6.
评选护理服务明星护士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树立以人文关怀为特征的护理理念,为病人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连续3年评选护理服务明星护士,并进行考核、评价、奖励等系统管理。结果科室护理各项指标(护理质量、基本理论、技术操作、病人满意度)显著上升,病人投诉率逐年下降。结论评选护理服务明星护士可以激发护士潜能,建立医院护理服务文化,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7%的2型糖尿病(DM2)患者血糖波动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20例未合并微血管并发症和25例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的HbA1c〈7%的DM2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连续监测3d,计算平均血糖水平(MBG)、标准差(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日间血糖绝对差(MODD)等指标,并测HbA1c、血压、血糖、血脂等。结果:HbA1c〈7%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组SD、MAGE、MODD、LAGE均显著高于HbA1c〈7%未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组(P〈0.001~0.05)。结论:血糖波动是HbA1c〈7%的DM2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应积极控制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38.
晚期糖尿病及肾病所致贫血为正常细胞性贫血,已证实其发病机理主要为红细胞生成素不足。我们自1994年2月以来,应用俄制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30例均系严重贫血,需依赖输血的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见表1,所有病例HCT<20%,血清铁蛋白水平>100ng/L。1.2治疗方法:EPO起始剂量100u/kg,每周3次,待HCTj30%。两周后减至100n/kg每周1-2次,疗程5-13个月,均皮下注射,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均不再接受输血治疗。同时应用皮下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治疗,血、尿…  相似文献   
39.
乙肝康制剂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微生物教研究王雅贤,李秉治,孙萌黑龙江省医院内科杨玉芝解放军211医院王孔俊,盛振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是当代医学领域中一个颇受重视的课题,也是本世纪迄今为止尚未解决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流行广泛,危害严...  相似文献   
40.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自Lee艾使用免疫荧光技术(IFA)作抗体检测以来,该病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此法亦成为检测抗体的经典性方法。以后ELISA艾多种方法也被移植作诊断用。国内学者还将SPA用于抗体的检测。由于IFA需要专一的第二抗体,不能用于广谱性宿主的调查。根据SPA能与多种动物血清IgG≠FC段结合的特点,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又将荧光金葡A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