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杨牧  周红  陈超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5):63-64,F0003
本文结合癫痫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分析典型抗癫痫单复方中药作用的分子基础,发现它们以GABA、NMDA、Caspase和c-fos为目标发挥抗痫作用。同时,对应这些分子靶点的化学物质也得到初步鉴定,为开发新的抗癫痫药物提供线索,也为建立抗癫痫中药标准化分析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GHTF医疗器械安全与性能基本要求,为我国医疗器械注册审查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GHTF第一工作组发布的技术文件及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医疗器械安全与性能基本要求、医疗器械符合性评价原则、证明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基本要求符合性的技术汇总文件(STED)。结果与结论:GHTF主张以"安全性能基本要求"为核心,以技术汇总文件STED为统领,从而保证注册审查工作的系统性,这是当今发达国家医疗器械管理的经验总结和研究成果;我们应制定符合国情的"安全与性能基本要求",研究行之有效的注册审查体系,为我国医疗器械注册工作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3.
随着多层螺旋CT(MSCT)及心电门控技术的问世,尤其是随着16层MSCT的出现,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多层螺旋血管造影(MSCTA)已成为现实,作为微创性检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应用64层CT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初步评价其在冠脉造影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4.
臀肌挛缩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导致髋关节内收、内旋功能障碍,从而表现出特有步态和体征的临床症候群。1969年Valder-Rama首次报道本病,国内由马承宣等在1978年首次较系统地报道。  相似文献   
35.
36.
37.
您会消毒吗?     
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存留在各种传播因素上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传播。消毒包括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消毒。因生物消毒作用缓慢、消毒不彻底,目前常用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 1.物理消毒包括机械消毒、热力消毒和辐射消毒。  相似文献   
38.
我科近10年共收麻疹住院病人466例,其中以1997年和2003年最多各占203例、225例,根据麻疹暴发流行定义,是一个基层单位在一个麻疹潜伏期(一般12d)内发病3例或以上,本两次符合麻疹流行。现将我科2003年1月31日~12月31日,共收麻疹住院患者225例的流行情况及临床特征,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配戴Paragon CRT角膜塑形镜后光学治疗区直径的影响因素以及与眼轴增长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收集2020-04/2022-09配戴Paragon CRT角膜塑形镜近视患者资料226例226眼。分析戴镜后1mo光学治疗区直径的相关因素以及重叠光学治疗区面积/瞳孔面积比值与戴镜后1a眼轴增长量的关系。结果:戴镜后1mo,光学治疗区直径与中央角膜厚度呈负相关,与平坦角膜偏心率呈正相关。戴镜后1a,小直径光学区组眼轴增长量(0.25±0.18mm)显著小于大直径光学区组(0.34±0.24mm,P=0.002),小面积比值组眼轴增长量(0.24±0.19mm)显著小于大面积比值组(0.35±0.23mm,P<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重叠光学治疗区面积/瞳孔面积比值两个因素影响眼轴增长(均P<0.05)。结论:中央角膜越厚、平坦角膜偏心率越小的配戴者光学治疗区直径更小,且光学治疗区直径及重叠光学治疗区面积/瞳孔面积比值均与眼轴增长量相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应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对四肢管状骨复杂骨折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4年2月—2007年8月我院收治的82例四肢管状骨粉碎患者应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手术方法治疗后进行随诊。比较手术操作,观察统计伤口愈合及骨折愈合时间,评价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对四肢管状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意义。结果随诊时间为3个月~2.5 a。骨折愈合73例,9例经植骨后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7个月。伤口Ⅰ期愈合69例;Ⅱ期愈合9例;骨髓炎4例。结论与常规骨牵引、带锁髓内针或钢板固定治疗患者相比,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手术时间短,感染风险降低并易于控制,骨折易于复位、愈合,不需石膏外固定,易于功能锻炼及护理,二次内固定取出简单等,用于治疗四肢管状骨粉碎骨折,尤其为开放骨折、伴有软组织开放伤者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