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4 毫秒
71.
经鼻十二指肠胆汁回输的应用杨牟孙广荣宋占文董国生外科黄疸病人多放置T管引流,T管放置时间长短不定。长时间的胆汁引流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消化不良等并发症。我们采用硅胶管经鼻十二指肠滴注回输胆汁治疗15例外科黄疸病人,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  相似文献   
72.
我院血管外科 1999年 5月至 2 0 0 1年 7月采用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共 15例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共 15例 ,男 8例 ,女 7例 ,年龄 37~ 83岁 ,平均 61 8岁 ,均有间歇性跛行病史 ,已有静息痛者 6例。 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冠心病 ,其中伴房颤者 3例 ,陈旧心肌梗死 1例 ,伴糖尿病 5例 ,2例伴脑梗死。术前均行动脉造影检查证实。1 2 手术方法 行膝上人工血管旁路术者 6例 ,膝下 7例 ,1例行左、右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 ,1例行腹主动脉、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2 结果术后静息痛均消…  相似文献   
73.
1病历摘要患者男,65岁。因“肛门左侧肿痛10天,阴囊胀痛5天”入院。10天前于肛门左侧发现一疖肿,疼痛伴寒战及发热,诊为“肛旁疖肿”行消炎治疗,后疼痛渐向阴囊扩展,5天前,阴囊胀痛剧烈,来本院就诊。既往无腹股沟斜疝史。体检:体温38.2℃,脉搏85次/分,血压18/12千帕,神志清,痛苦貌,左肩颈、胸腹壁、腰背部皮下有捻发音,以左下腹及腹股沟区为重,左侧阴囊肿胀发亮,表皮可见6厘米X4厘米发黑坏死区,触痛(+),波动感明显。直肠指诊肛管左侧触痛(+)。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8.6X109/升,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1…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腔内治疗闭合性肢体动脉外伤的手术方式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12月治疗的12例腔内治疗闭合性肢体动脉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2例患者均顺行或逆行穿刺置入导管鞘,在导丝配合下将导管送至病变近心端,通过术中造影确定动脉病变的具体位置,并精确测量动脉的直径及受累动脉段的长度.导管配合下将导丝通过病变部位建立治疗“通路”,在病变部位释放相应类型的支架修复动脉损伤.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无死亡病例,2例患者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给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后治愈,3例患者因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于术中或术后行骨筋膜切开减压术,其中1例因肌肉组织坏死严重、肢体功能丧失最终截肢.11例患者完成1年随访,随访率92%,损伤动脉均通畅,未发现支架断裂、移位或狭窄.结论 腔内技术治疗闭合性肢体动脉外伤创伤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缺血后适应用于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取栓术的效果.方法 将36例急性单侧髂股动脉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18例.两组均行常规DSA监视下动脉取栓术;观察组术中于缝合股动脉切口后、恢复下肢血流前行缺血后适应(阻断股动脉1 min、开放再灌注1 min,共3次).比较两组住院天数及手术后血肌酐、肌酸激酶水平及小腿骨筋膜室压力.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住院天数分别为(5.4±1.0)、(6.6±1.2)d,(P<0.01);观察组术后24、48 h血肌酐、肌酸激酶、小腿骨筋膜室压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取栓术中行缺血后适应可减轻肢体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6.
<正>得益于基础科学的发展进步,高性能的医学诊断工具如超声、CT、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心电图等已被大规模投入使用,为诊断疾病发挥巨大作用。传统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模式为影像医师通过综合判断所获取图像中病灶的解剖位置关系、大小、形状、血流情况、均质性以及CT值、MRI信号灰度值、PET-CT的标准摄取值等信息给出诊断意见,但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且遗失了人眼观察及简单测量无法获得的高维度、深层次影像信息,不适应医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对采用支架血管腔内治疗的43例主动脉夹层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3例病人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无病人死亡。结论熟练掌握支架技术可提高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8.
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临床较少见,2002年1月20日我院成功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评价逆行开放性肠系膜动脉支架置入术(retrograde open mesenteric stenting,ROMS)治疗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闭塞性疾病的可行性、适用范围及优缺点。方法 回顾2019年2月1日至2021年8月11日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接受ROMS治疗的4例急性和慢性肠系膜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CT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判断SMA起始端闭塞,运用ROMS技术逆向开通SMA闭塞段并置入支架;对仍然失活的肠管行一期切除;术后给予静脉营养、抗感染及抗血小板等综合治疗。复查CTA随访SMA通畅情况。结果 采用该技术共治疗4例SMA缺血病人。术中均顺利开通闭塞段SMA,并置入支架。其中1例术中同期行部分小肠切除术。4例均顺利康复,术后3个月复查CTA示:支架形态及位置良好,SMA血流通畅。结论 在正向开通SMA闭塞性病变失败的情况下,ROMS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肠系膜缺血的技术,但其操作相对复杂,有一定的创伤,需严格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80.
兔急性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小肠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确定合适的肠系膜上动脉阻断时间。方法将70只新西兰兔按不同的肠系膜缺血时间(0、15、30、45、60min)分为A、B、C、D、E共5组,每组14只。每组取8只于恢复血供2h后留取兔下腔静脉血标本及肠组织,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光镜下观察小肠组织形态学变化并对小肠黏膜损伤程度进行评分。另6只兔用于术后24、48、72h生存率的观察。结果A、B、C组的术后生存率均>83.3%。C、D、E组的MDA含量及肠黏膜损伤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12.13、280.24,P<0.01)。结论肠系膜缺血30min再灌注2h是建立兔小肠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合适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