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36岁,因"交通伤致左肩疼痛、左上肢发凉、活动不能7 h"急诊入院.既往体健,否认慢性疾病、外伤及手术史.体检:T 36.2℃,P 112次/min,R 24次/min,右上肢血压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上肢血压测不到,急性面容,被动平卧位,意识清,左颈、肩及前胸可见大面积软组织挫伤,左前胸及肩背部压痛明显,可触及骨擦感,闻及骨擦音;左上胸壁塌陷,反常呼吸,左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啰音;左上肢皮色苍白,皮温较对侧明显降低,左腋动脉及以下均未扪及搏动,左拇指活动轻度受限,感觉麻木.  相似文献   
42.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因此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成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及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1].2008年11月,我科应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病人1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是一个连续的病理生理过程,是目前住院患者中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同样也严重影响此类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因此,了解DVT的流行病学、风险因素、病理生理变化及自然病程对于其正确预防、诊断、治疗是  相似文献   
44.
1肺栓塞1.1流行病学据流行病学调查,美国每年发生肺栓塞的人数约为60万以上,其中猝死率高达16%~17%,英法等国家肺栓塞的人数约为6万~10万,在日本,肺栓塞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约为美国的10%。发生肺栓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肢体或盆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观察术后患肢消肿程度及术后淋巴管感染发作情况。结果 18例术后治疗效果满意,2例效果欠佳。术后7 d测量患肢膝上15 cm处周径为(55±3.5)cm,与术前(62.5±4.5)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淋巴管感染率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是治疗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6.
47.
董建新  杨牟  王涛  李鲁滨 《中国医刊》2014,(10):105-106
1病例介绍 患者,女,61岁,因“反复左侧腰部疼痛不适12天”收入本院泌尿外科,行泌尿系超声示:左肾积水并同侧输尿管扩张。腹部增强CT示:腹膜后腹主动脉左侧占位性病变,肝右叶巨大囊肿(图1)。入院查体:双肾区对称,无隆起,双肾未触及,左肾区轻度叩击痛,双侧输尿管区未触及肿物,无触痛,余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48.
该院自 2 0 0 2年以来开展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治疗Stan 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2 0例 ,结合术前、术中造影对指导支架置放的指导作用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2 0例 ,其中男性 1 4例 ,女性 6例。年龄 38~ 6 3岁 ,平均 53 7岁。本组均为急性期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 探讨肾脏缺血后处理对兔急性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Con)、肠道缺血后处理(IIP)、肾脏缺血后处理(RIP)。再灌注结束后测定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实验结束后光镜下观察肠道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测定肠道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IIP和RIP组再灌注2h后MDA的含量明显的低于Con组(P〈0.01);SIP和RIP组再灌注2h后组织MPO的活性明显的低于Con组(P〈0.01);SIP和RIP组再灌注2h后光镜下观察肠道组织形态学变化证实肠道损伤程度的明显的轻于Con组(P〈0.01)。结论肠道缺血再灌注前肾脏短暂缺血再灌注对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这种远离器官缺血后处理对肠道保护作用可能与减轻活性氧的损伤及抗氧化作用加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