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对比研究两种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价公式评价芜湖市健康体检人群慢性肾脏疾病(CKD)患病率以及CKD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截取40337名(男性24164名、女性16213名)的芜湖市单个健康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测量体重、身高和血压,同时检测血常规、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酐和尿酸及尿常规。结果采用日本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J-EPI)公式和中国改良MDRD公式(C-MDRD)公式评价芜湖市城区CKD患病率分别是3.9%和6.3%;与CKD相关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高尿酸血症、高血糖。结论采用J-EPI公式评价的CKD患病率低于采用C-MDRD公式评价的CKD患病率;年龄(≥60岁)、高尿酸血症及高血糖为影响CKD流行率的高度相关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PBL教学法在肾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肾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以提高临床实习医师教学质量。方法:将2006-2007学年在我院肾内科本科实习生120人,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PBL教学组各60人。比较2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实习生基础知识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PBL教学组病历分析考试成绩及五项能力自我评定结果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P<0.01)。结论:PBL教学方法能很好地训练实习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学习积极性及应用知识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实习生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和苯那普利联用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细胞因子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8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己酮可可碱组、苯那普利组及联合组.对模型组和三治疗组给予阿霉素(5 mg/kg) 尾静脉注射,建立肾病综合征模型.自注射阿霉素后,己酮可可碱组和苯那普利组分别给予己酮可可碱50 mg/(kg*d)、苯那普利6 mg/(kg*d)、联合组给予己酮可可碱25 mg/(kg*d)联合苯那普利3 mg/(kg*d)灌胃,共6周.分别于给药2周、4周、6周抽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及放入代谢笼留24 h尿测蛋白定量.结果 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在己酮可可碱组、苯那普利组和联合组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均<0.01),而联合组又低于己酮可可碱组和苯那普利组(P均<0.05).结论 己酮可可碱和苯那普利联合应用能进一步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对肾病综合征(NS)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病综合征模型组、肾病综合征模型加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分别于2、3、4周留取24 h尿,测定尿蛋白,并离心沉淀备测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同时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白蛋白。结果肾病综合征大鼠尿中TXA2明显增加,随病变发展逐渐升高。而PGI2没有明显变化。LMWH治疗后尿中PGI2浓度升高,24 h尿蛋白减少,血清白蛋白升高。结论LMWH可增加NS大鼠尿中PGI2浓度,纠正TXA2/PGI2比值失衡,是其保护肾脏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小球疾病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重要病因。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除具有降压作用外,尚具有血压非依赖性肾脏保护作用;ACEI和ARB联用可增加疗效。观察联合应用ACEI及ARB对降压、减少尿蛋白及肾脏保护的作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芜湖市健康体检人群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以及以及与CKD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40377名芜湖市健康体检居民(男性24164名、女性16213名)入选横断面研究。测量体重、身高和血压,同时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血脂和肾功能,计算GFR(eGFR)。eGFR< 60 ml/min/1.73 m2,和/或蛋白尿、血尿者被定义为CKD。 结果: 芜湖市健康体检人群CKD流行率为6.3%,男性高于女性(7.1% vs 5.0%)。蛋白尿、血尿及eGFR< 60 ml/min/1.73 m2 患病率分别为1.7%、2.2%、2.9%,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经年龄、性别校正后,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贫血、年龄及高血压为CKD相关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 2.28, 1.70, 1.65, 1.48, 和 1.29)。结论: 芜湖市城区人口CKD患病率低于国内其他研究报道,芜湖市人群CKD早期防治中要注意上述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及螺内酯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清洁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抽取7只为正常对照组(A组),余下分35只造模,6周后29只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B组为模型对照组,C组为贝那普利治疗组,D组为螺内酯治疗组,E组为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组.分别于6,12,18周末收集24小时尿液,...  相似文献   
18.
尿酸是导致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其参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炎症小体的激活在各种疾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尿酸血症或尿酸晶体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激活NLRP3炎症小体导致慢性肾脏病.本文拟对尿酸激活NLRP3炎症小体及其损伤肾脏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综述,探究尿酸在慢性肾脏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测定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为腹膜炎的治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将患者分成低浓度组(<15 μg/mL)和高浓度组(≥15 μg/mL),分析2组患者性别、发病特征、年龄、透析龄、各项常规生化检测指标,以及尿量、腹膜透析退出率、体质指数、住院日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因素.结果:近3年共发生106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平均腹膜炎发生率为0.19次/风险年.透出液致病菌培养阳性共72例次(67.92%),其中革兰阳性菌39株(54.17%),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且均对万古霉素敏感.万古霉素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间体质指数、尿量、住院日存在明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密度脂蛋白(OR=2.240,P=0.038)、体质指数(OR=1.981,P<0.001)、尿量(OR=1 3.749,P=0.010)是影响万古霉素浓度的主要因素.结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测定为腹膜炎治疗提供更加合理的用药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螺内酯联合应用于阿霉素肾病大鼠降低蛋白尿及增加的肾小管保护作用。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抽取7只为正常对照组,余下经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制备肾病模型。6周后29只造模成功的大鼠(24h尿蛋白>100mg)随机分为:模型组(n=7),贝那普利组(n=8),螺内酯组(n=7),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组(联合用药组,n=7)。分别于6、12、18周末收集24h尿液,检测24h尿蛋白,并于18周末测尿视黄醛结合蛋白(RBP)后,处死大鼠经腹主动脉取血液标本检测生化指标。取出肾组织HE染色,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小管间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均能显著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血压、蛋白尿,升高血清白蛋白(P<0.05),其中贝那普利组和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螺内酯组,以联合治疗组疗效最为显著;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尿RBP水平均下降(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独治疗组(P<0.01)。联合治疗组抑制TGF-β1的表达优于治疗组和模型组。治疗组尿RBP和TGF-β1均表现为强相关(r=0.735、r=0.845、r=0.585)。结论:在阿霉素大鼠模型中,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应用能降低蛋白尿,抑制TGF-β1合成,减轻肾小管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