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6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为了降低鼠源抗人CD3单抗的免疫原性.增加其在人体内的生物活性及治疗作用,使该抗体能更广泛更有效地长期多次用于人体治疗肿瘤、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采用PCR技术从分泌抗CD3单抗的杂交瘤细胞HIT3a的mRNA中分离克隆了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的cDNA。以此轻重链可变区cDNA为特异探针从HIT3a基因文库中分离带有调控序列的功能性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并将其插入到含有人k轻链及人71重链恒定区基因的哺乳动物表达载体中成功地构建了抗人CD3人/鼠轻重链嵌合抗体基因,为研制人抗CD3入/鼠嵌合抗体完成了关键性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分析EB病毒膜抗原和EB病毒核酸的存在及其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抗EB病毒膜抗原(EBV/MA)的单克隆抗体检测51例病理确诊的鼻咽癌(NPC)活检标本的冰冻切片,以Southern杂交法检查20例鼻咽癌活检组织中EB病毒核酸(EBV/DNA)。结果 其中49例有EBV/MA的表达,经细胞形态学分析首次发现鼻咽癌细胞,增生上皮细胞以及正常鼻咽部上皮细胞都有BV/MA。而12例慢性炎症病例仅1例阳性,20例低分化鼻咽癌中17例存在与细胞转化有关的K片段。证实鼻咽癌组织中不仅有EB病毒核酸的重复序列W片段,还有与细胞转化有关的K片段的序列存在。结论 进一步表明EB病毒在鼻咽癌的发展中并非“过客”,而可能是其病原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3.
188Re-CEA人/鼠嵌合抗体在裸鼠人结肠癌模型中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1 88Re标记抗CEA人 鼠嵌合抗体在人结肠癌裸鼠模型中的肿瘤靶向性。方法 :于裸鼠尾静脉注入1 88Re CEA人 鼠嵌合抗体后 2 4、4 8、72、96h分别测定荷瘤小鼠体内组织放射性分布 ,于不同时相分别对尾静脉注射1 88Re CEA嵌合抗体及1 88Re C5 0鼠单抗的裸鼠行放免显像。结果 :1 88Re CEA嵌合抗体注射后 9 5h ,肿瘤部位开始有放射性浓聚。以后随时间的增加 ,肿瘤部位放射性持续存在并维持较高水平 ,而周围组织放射性逐渐清除。1 88Re CEA人 鼠嵌合抗体与1 88Re C5 0抗体一样在肿瘤中有很高的摄取。肿瘤组织在注射1 88Re CEA人 鼠嵌合抗体 2 4h后 ,摄取放射性占总注入量的百分比为11 0 5 % ,随时间的延长稍有增加。 96h时所有脏器T NT比均大于 2 0。结论 :1 88Re CEA人 鼠嵌合抗体可特异地浓聚于结肠癌组织 ,有望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4.
血管形成抑制因子HIAF-1的克隆及其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克隆和表达一种新的血管形成抑制因子 ,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人胎儿肝脏组织中克隆到一种新的血管形成抑制因子 (humaninhibitingangiogenesisfactor 1,HIAF 1) ,经测序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a( )上 ,在E .coliBL2 1∶DE3菌中表达。用MTT法体外检测HIAF 1对内皮细胞的作用 ,采用小鼠乳癌自发性肺转移模型IVTA2MA 891,体内研究重组蛋白对肿瘤血管形成的作用和抑瘤作用。结果 从胎儿肝脏组织中首次克隆到人源血管形成抑制因子HIAF 1,经测序为人胶原ⅩⅧC 末端的一部分。在E .coli细胞中高效表达了该因子的重组蛋白 ,蛋白表达量为 88mg/L。体外实验表明HIAF 1能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 ,IC50 值为 7.5 μg/ml。动物实验表明该重组蛋白能够显著抑制肿瘤血管形成 ,原发瘤的生长 (抑瘤率为 46 .6 % )及肿瘤的转移 (抑制转移率为 6 8.9% )。结论 成功的克隆了血管形成抑制因子HIAF 1,其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 ,在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5.
抑制胃癌增殖功能性单抗的制备、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批量制备、筛选、鉴定抑制人胃癌细胞增殖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为筛选获得与胃癌增殖相关的基因/蛋白奠定基础.方法:以人胃癌细胞系NCI-N87免疫BALB/c小鼠.经脾细胞融合后制备单抗,活细胞免疫荧光、免疫组化、细胞增殖实验、ELISA、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筛选鉴定抑制胃癌生长的功能性单抗.结果:共获得1012株杂交瘤,252株能与胃癌细胞膜反应,145株与正常胃组织不反应或低反应.11株单抗在体外能够显著抑制N87的增殖.其中1株单抗IB7属IgMκ类,其识别的抗原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kDa.结论:成功获得了多株能够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功能性单抗,其中1株单抗识别的抗原可能具有作为胃癌靶向治疗靶标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肺癌抑制性抗体及其抗原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鉴定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1E2及其抗原,为治疗肺癌提供有潜力的靶向抗体治疗剂和分子靶位。方法:采用活细胞荧光、MTT细胞增殖实验、ELISA、动物体内治疗实验等方法检测鼠单克隆抗体1E2对人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单抗与癌细胞的结合部位、单抗的亚类和单抗对肺癌移植瘤的抑制,以Western blotting和MALDITOF质谱方法鉴定该功能性单抗的抗原。结果:单抗1E2能够与肺癌细胞GLC82和NCI-H520的细胞膜结合,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动物实验表明单抗1E2能够抑制肺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率达49%。Western blotting显示其抗原相对分子质量约110000,质谱鉴定该抗原为氨甲酰磷酸合成酶(carbamoyl-phosphate synthetase1,CPS1)。结论:单抗1E2能够在体内外抑制肺癌的生长,具有成为肺癌靶向治疗剂的潜力。该抗体识别的抗原CPS1可表达于肺癌细胞的细胞膜,可能是一个肺癌靶向治疗的新靶位。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本研究拟寻找鉴定结肠癌自身抗体谱,研究这些自身抗体作为结肠癌诊断候选血清标志物的可能性,同时鉴定这些自身抗体的抗原为研究结肠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提供线索。方法 用结肠癌组织建立了库容量达5×105pfu的cDNA表达文库,用结肠癌患者血清进行了文库血清学分析(SEREX),筛选获得了阳性抗原克隆,进一步分析了其中4个克隆与30例结肠癌和30例正常人血清的反应情况。结果 获得的33个阳性克隆中,31个剪切成功,2个克隆与已知EST序列明显无同源性,另外29个克隆与已知基因高度同源。Uracil DNA glycosylase等4个抗原克隆与结肠癌患者和正常人血清反应阳性率分别为76%(23%)、80%(6%)、77%(0)、73%(66%)。结论 本研究发现的29个结肠癌抗原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作为结肠癌的治疗潜在分子靶点和结肠癌诊断新的候选血清学标志物。Uracil DNA glycosylase等3个克隆与结肠癌患者血清的反应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的血清,其相关自身抗体可作为结肠癌诊断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制抑制结肠癌细胞与肝窦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的功能性单抗,鉴定该单抗识别的抗原分子.方法:以人肝窦内皮细胞(human 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 HLSEC)免疫BALB/c小鼠,将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采用甲基纤维素选择培养液培养,制备抗HLSEC的单克隆抗体库.采用免疫荧光染色、黏附实验等方法筛选、鉴定能抑制结肠癌Ls174T细胞与肝窦内皮细胞黏附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提取肝窦内皮细胞膜蛋白,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鉴定单抗识别的功能性抗原蛋白.结果:HLSEC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后产生1 440个杂交瘤株,获得119株产生抗HLSEC抗体的阳性克隆,其中20株能显著抑制具有肝转移能力的结肠癌Ls174T细胞与HLSEC的黏附;其中15株为IgM型,3株为IgG型,2株测不到重链;其中1株抗黏附能力最强的单抗(黏附抑制率为51%)命名为12B6,该单抗在5~200 μg/ml范围内显著阻断HLSEC与Ls174T的黏附,且呈剂量依赖性;单抗12B6所识别的HLSEC抗原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000.结论:建立了抗HLSEC单克隆抗体库,获得了20株具有抑制结肠癌细胞与肝窦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的功能性抗体,初步鉴定了一种可能参与结肠癌肝转移的黏附分子,为结肠癌的组织器官特异转移机制及靶向治疗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annexin Ⅰ在胰腺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RNA干扰技术,敲低annexin Ⅰ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并经Western blot检测证实.分别接种人胰腺癌Suit-Ⅱ细胞及转染annexin Ⅰ-siRNA2、annexin Ⅰ-siRNA3、annexin Ⅰ-siRNAN的Suit-Ⅱ细胞,建立裸鼠胰腺癌移植瘤模型,观察胰腺癌细胞的成瘤能力、肿瘤生长速度的变化,测定肿瘤体积和瘤重.结果 (1)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转染pSilencer-annexin Ⅰ-siRNA1的Suit-Ⅱ细胞annexin Ⅰ表达显著降低,转染pSilencer-annexin Ⅰ-siRNA2和pSilencer-annexin Ⅰ-siRNA3的Suit-Ⅱ细胞annexin Ⅰ的表达几乎被完全抑制.(2)接种转染annexin Ⅰ-siRNA2、annexin Ⅰ-siRNA3细胞组的肿瘤生长速度较接种亲本Suit-Ⅱ细胞组明显减慢,肿瘤生长被抑制,抑制率分别达76.6%和68.4%.接种肿瘤细胞后44 d,接种转染annexin Ⅰ-siRNA2细胞组、接种转染annexin Ⅰ-siRNA3细胞组的瘤重分别为0.8987和0.8992 g,显著低于接种亲本Suit-Ⅱ细胞组和接种转染annexin Ⅰ-siRNAN细胞组(分别为2.5866和2.4070 g,P<0.001).结论 annexin Ⅰ基因在胰腺癌发生过程中起到了促进胰腺癌细胞生长增殖、增强胰腺癌细胞成瘤能力的重要作用,可作为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40.
冉宇靓  杨治华  孙立新  遇珑  刘军  董志伟 《癌症》2001,20(3):282-286
目的:在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中高效表达有活性的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嵌合抗体,并探索获得最佳表达的途径。方法:采用一种新型的基因工程抗体真核高效表达载体系统,将抗VEGF嵌合抗体轻,将抗VEGF嵌合抗体轻、重链基因导入二氢叶酸还原酶缺陷型CHO细胞,筛选表达抗VEGF嵌合抗体的克隆,再进行递增逍度的氨甲喋呤(methotrexate,MTX)加压扩增表达,采用ELISA检测所表达的嵌合抗体的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结果:采用三种不同的筛选加压扩增表达方法获得的结果有差异,其中采用每轮加压扩增表达后进行亚克隆的方法获得了高表达产量的克隆,产量可达28ug/ml。ELISA结果证实所表达的抗体为特异地与VEGF结合的、含人抗体恒定区的抗VEGF嵌合抗体。结论:成功地在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了有活性的抗VEGF嵌合抗体,为下一步该嵌合抗体的临床试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并探索出该表达系统最佳的筛选加压扩增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