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59篇
神经病学   27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硝酸甘油对脑动脉血流速度影响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对正常成人脑动脉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利用经颅多普勒仪监测12例正常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右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的动态变化。结果:正常成人含服硝酸甘油后1min右侧MCA血流速度开始下降,第4分钟最明显,60-80min基本恢复至用药前水平。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在含药后第3-15min明显降低,幅度分别为10.5%-13.7%,14.7%-16.2%。结论;硝酸甘油能降低脑动脉血流速度,起效时间快,持续1h左右,为硝酸甘油在影响脑血流速度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2.
沙鼠短暂脑缺血再灌p53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缺血再灌后p53基因表达变化。方法:采用沙鼠短暂前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应用Northern blot检测脑缺血再灌后不同时期额叶p53 mRNA表达。结果:沙鼠脑缺血6min,在再灌后6h p53 mRNA出现表达增加,持续至第3d(P<0.05)。结论:沙鼠短暂脑缺血后,促凋亡基因p53存在持续高表达,其结果可能是启动细胞凋亡,导致缺血神经细胞损伤死亡。  相似文献   
173.
复发性脑梗塞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报告我院1996年7月~1998年1月因复发性脑梗塞(RecurrentCerebralInfarction,RCI)而住院治疗的病人60例,旨在探讨RCI的临床特点、病因及其预后。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0例中,男42例,女18例,男女之比2.3∶1,初次发病的平均年龄为58.9岁,复发时的平均年龄为67.2岁;初、复发病的平均间隔为36.7月(2月~16年);初次发病后1年内复发者27例,3年内20例,5年内4例及5年外9例。发病2次者49例,3次者8例,4次者3例。初、复发脑梗塞部位均为一侧者36例,其中在同侧者16例,不同侧者20例;初次发病时为双侧病灶而复发…  相似文献   
174.
目的 探讨何首乌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模前 ,将SD大鼠进行Y -迷宫训练 ,并记录其学习记忆能力。建立AD模型后 ,用不同剂量的何首乌对AD大鼠进行灌胃 ,疗程结束后用Y -迷宫试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中高剂量何首乌灌胃组与模型组相比 :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区SOD活性均显著增高 (P <0 0 5 ) ,MDA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何首乌可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其机制可能与何首乌的抗氧自由基、减轻细胞膜损害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5.
目的 探讨重型继发性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内科疗法 ( 3 3例 )、内科疗法加单侧侧脑室穿剌引流 ( 2 9例 )和内科疗法加双侧侧脑室置管交替引流结合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 ( 2 9例 )等 3种方法 ,对 91例重型继发性脑室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双侧引流组其治愈率( 4 8.3 % )、总有效率 ( 89.7% )及Barthelindexes(BI) [( 90± 15 )分 ]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5~0 .0 1) ,并且其血肿清除时间 ( 6天 )也明显短于单侧引流组 ( 8天 )。结论 双侧侧脑室置管交替引流结合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重型继发性脑室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6.
我们于1996年4月至1999年6月间采用双侧侧脑室穿刺冲洗引流加腰椎穿刺(腰穿)IN脊液置换术(简称双侧穿刺引流术)治疗了11例老年重型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7.
178.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D62p水平和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探讨CD62p在脑梗死中的作用及其CD62p水平与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动态变化的相关关系。方法:实验于2001-02/2002-09在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完成,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血球计数仪分别同时测定6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第48小时,第6~8天及第15天血浆CD62p水平和血小板参数。同期测定对照组为3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血浆CD62p水平。结果:①脑梗死患者血浆CD62p水平(9.25±1.82)μg/L较对照组(2.23±0.56)μg/L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27.42,P<0.001)。②脑梗死患者第48小时血浆CD62p水平较其他两时期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③血浆CD62p水平与血小板平均体积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成正相关(r=0.51,0.47,P<0.01),与血小板计数成负相关(r=-0.32,P<0.01)。结论:CD62p参与了脑梗死并发挥重要作用,其水平变化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和血小板平均体积有关。  相似文献   
179.
目的探讨Wallenberg综合征意识障碍的原因和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纯药物、侧脑室前角穿刺、去骨瓣减压治疗36例Wallenberg综合征意识障碍患者,比较其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其临床、头部影像学、治疗有效率、病死率;侧脑室前角穿刺组测侧脑室压力。结果Wallenberg综合征小脑梗死后水肿,第四脑室闭塞致急性幕上积水,颅内压明显升高,大脑缺血缺氧是其意识障碍的主要原因。与单纯药物治疗组比较,侧脑室前角穿刺组、去骨瓣减压组患者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缩短(P〈0.05),有效率提高(P〈0.05);与去骨瓣减压组比较,侧脑室前角穿刺组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缩短(P〈0.05)。侧脑室前角穿刺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和去骨瓣减压组。结论急性幕上积水是Wallenberg综合征意识障碍的主要原因。侧脑室前角穿刺、去骨瓣减压可以促进Wallenberg综合征意识障碍恢复;侧脑室前角穿刺能减少其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0.
B族I型清道夫受体(SR-BI)为清道夫家族中的一型,是第一个在分子水平上得到证实的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可以介导胆固醇及其他脂质在高密度脂蛋白和细胞之间进行双向流动,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