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8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陈周燕  杨晋翔 《中医药导报》2021,27(11):171-174
三焦为行气、水、谷、火的通道,与脾胃联系密切.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为三焦之四道的失常.气道不利包括气之有余、不足、运动失常3个方面.谷道失常实则饮食积滞于胃,虚则无力运化,精微乏源.水道不畅,实则湿邪留滞于脾胃、肠道,虚则水液不能正常代谢布散,致使产生其他病理产物.火道实者,乘其土位,脾胃过度运化,火道虚者,胃无法腐熟水谷.三焦之四道往往相互影响,其生理病理变化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密切关系.临证可三焦并治,治以四道同调之法:上焦通利水、谷、气道,用药轻清上浮;中焦重在化谷道积滞,并且注重中焦气机升降的调理;下焦火道,虚实辨治,同时,通利下焦水道、谷道.此外,临证需结合脏腑功能,酌情加入疏肝、健脾、调肺、补肾之品.  相似文献   
82.
六君子加减方对大鼠胃溃疡黏膜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六君子加减方对溃疡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Waistar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正常)组,24只采用Okabe乙酸烧灼法在大鼠胃前壁造成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模型)组、六君子加减方(六君子方)组、硫糖铝组,每组8只,各组分别连续给药治疗10d。给药结束后,定量检测溃疡周围组织EGF和bFGF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胃组织EGF及bFGF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六君子方组胃组织EGF及bFGF的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而与正常组和硫糖铝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六君子加减方可能通过对胃组织EGF及bFGF水平的调控而促进损伤后黏膜的愈合,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3.
董建华对胃病研究造诣较深,他学习东垣脾胃学说,并将明清温病学说的论治方法,融汇到脾胃病辨治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脾胃病学术经验。在胃痛辨治上,更有独到之处,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理论体系。现介绍如下: 一、通降论董氏认为胃为水谷之腑,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胃气的和降,以胃腑阳气的温煦、推动及阴液的濡润为基本条件,阳气阴液相互为用,使纳于胃中的饮食得以腐熟、  相似文献   
84.
85.
董建华教授从事临床工作50余年,学识渊博,治验丰富,融汇各家学说,注重临床实践,选药精练轻巧,疑难重症屡起沉疴。对于泌尿系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6.
杨晋翔 《中医杂志》1991,32(9):15-16
董建华教授从事临床五十余年,在各种痛证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脏腑发生病变首先要影响气血的变  相似文献   
87.
本文报道选取既符合中医虚痞诊断,又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患者154例为观察对象,辨证分型为三组,分两个临床阶段,分别以甘平养胃方、酸甘益胃方、甘温健胃方的汤剂及冲剂进行治疗观察取得比较满意的近期疗效。其中第二阶段104例中,临床症状改善率达98.78%,主症痊愈率为65.45%,癌前病变征象改善率为95.76%,消失率为52.12%;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介绍了董建华教授从肃降论治喘证的经验。分别运用清肺化痰、肃肺通腑,肃肺降气、解痉活络,燥湿化痰、降气平喘,敛肺补肾、化痰降逆等法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9.
杨晋翔 《广西中医药》1993,16(6):41-42,44
<正> 中医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优势日益受到国内医学专家学者的肯定和重视。在慢性肝炎的治疗过程中,常会遇到患者出现白蛋白含量减少,球蛋白含量增多之比例倒置,血清蛋白电泳γ球蛋白值升高等,主要是由于肝脏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减退而引起的。近10年来,中医治疗慢性肝炎蛋白质代谢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现将其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辨证分型治疗目前国内学者将慢性肝炎血清蛋白异常患者分为脾虚血亏、肝脾不足、脾肾两虚、肝肾阴虚等型。杨芬明根据患者血清蛋白测定及整体情况,将慢性肝炎血清蛋白比例倒置分为4型治疗:肝郁气滞,瘀血阻络型,治以疏肝理气,化瘀解毒;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型,治以健运脾胃,补益气血;脾肾两  相似文献   
90.
杨晋翔 《新中医》1991,23(7):8-10
本文提出黄疸消退后仍须重视善后调治,论述了清除湿热余邪、调肝理脾助运、健脾化湿通降、行气化瘀消瘢、泄胆和胃化痰、养阴祛湿和肝六法的具体应用,并附病案举例以资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