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8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核心症状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为阐明本病关键病机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采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胃镜及病理检查报告构建慢性萎缩性胃炎数据库;采用隐结构模型、关联规则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核心症状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数据库中共包括四诊信息条目100个,其中出...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影响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1型肝肾综合征(HRS)患者90 d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10月—2018年10月299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1型HRS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90 d的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135)和死亡组(n=164)。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RS患者90 d预后的因素,绘制不同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Child-Turcotte-Pugh (CTP)评分、肝性脑病、血清钠(N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酸(UA)、ALT、AST、TBil、Alb、胆碱酯酶(ChE)、WBC、中性粒细胞(NE)、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R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PL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相似文献   
103.
<正>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富贵病"出现在人们身边。多坐少动的工作方式,吃吃喝喝的社交应酬,使很多人尤其是中年人营养过剩的现象日益严重。脂肪肝的患病率在节节攀升,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日前国内脂肪肝的发病率为10%~15%。脂肪肝是个隐藏在我们身边的"杀手",  相似文献   
104.
胃癌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常由胃癌前病变(PLGC)进一步发展而来。胃癌前病变的早诊断和早干预可以阻断其向胃癌的发展。PLGC分为肠上皮化生(IM)和异型增生(Dys)两种,尤其是中重度异型增生。轻度Dys约15%~30%会进展为重度Dys和/或腺癌,而重度Dys的病人有60%~80%发展为胃癌。有效干预PLGC,阻断其向胃癌的发展,对防治胃癌有积极意义。中医学将PLGC归为"胃痞",属本虚标实之证。从微观上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通过观察调肝益气通络方对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从而评价该方的促增殖能力。方法:腹腔注射"CCl4-橄榄油"混悬液制备Wistar小写大鼠(35只)肝纤维化模型;其中30只灌胃给予调肝益气通络方(低、中、高3个剂量)1个月,制备含药血清;另外5只用于MSC细胞的分离与培养;用含药血清诱导MSC向肝细胞的分化连续7 d;在各检测点进行形态学观察及通过MTT对细胞增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各浓度含药血清在加入17 d后,其细胞数量均比常规培养组增多,并同用药剂量呈正比,浓度越大细胞数量越多,细胞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大。结论:调肝益气通络方对大鼠骨髓里的间充质肝细胞的增殖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6.
肿瘤的发生通常被认为是由于细胞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扰乱了正常的增生、分化的调控,并可导致细胞凋亡异常,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胃黏膜凭借凋亡与增殖之间的平衡维持其完整性,研究认为增殖和凋亡失衡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模式,经典模式认为其前期要经历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胃癌前病变阶段。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于北京市5个中心医院就诊的15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荆花胃康组(75例)和含铋四联组(75例).荆花胃康组予兰索拉唑30 mg+阿莫西林1 000mg+克拉霉素500 mg+荆花胃康胶丸240 mg,2次/d,疗程10 d(d1-10),之后予荆花胃康胶丸240 mg,2次/d,疗程14 d(d11-24)治疗;含铋剂四联组予兰索拉唑3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克拉霉素500mg+枸橼酸铋钾220mg,2次/d,疗程10 d(d1-10)治疗.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疗程结束至少4周后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根除情况.[结果]荆花胃康组、含铋四联组Hp根除率试验方案(PP)和意图治疗(ITT)分别为78.08%(57/73)、76.00%(57/75),83.10%(59/71)、78.67%(59/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荆花胃康组腹胀、嗳气症状改善情况均高于含铋四联组,其中以腹胀改善明显(P<0.05).荆花胃康组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退出治疗,含铋四联组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例退出治疗.[结论]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疗效与含铋四联疗法相近,但前者改善症状明显、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8.
采用D-氨基半乳糖所致大鼠实验性药物肝损伤模型,通过药肝灵对其组织化学、组化定量、透射电镜的观察,提示该药对大鼠D-Gal肝损伤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9.
杨晋翔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胆胃两腑,与肝、脾关系密切,病性属于本虚标实,本虚指脾胃气虚,标实则为痰热、气滞、血瘀、湿热等。"胆胃不和"是导致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提出本病治法"主在胆胃,贵在通降"。杨晋翔教授常用治法有:清胆和胃通降法、理气化瘀通降法、健脾和胃通补法、养阴益胃通降法及结合胃镜表现用药。杨老师临证处方,善用药对,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见一症用一对药",其常用药对有:旋覆花、代赭石;黄连、吴茱萸;川楝子、延胡索;香附、苏梗、陈皮。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