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0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机理复杂,研究发现SLE是一种多基因复合性疾病,并存在遗传异质性,遗传因素在SLE易感性方面起重要作用。目前已知与人类SLE易感性有关的基因有: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补体基因、FC受体(FCR)基因、凋亡相关基因等。通过对这些基因的研究,有利于阐明SLE分子发病机制,并进一步指导临床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本文就SLE的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2.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性病临床标本实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性病标本实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法和常规PCR法检测 189例性病门诊患者和 3 0例健康体检者的淋球菌 (NG)、沙眼衣原体 (CT)和解脲支原体 (UU) ,并与培养法作比较。结果  189例患者标本中 ,荧光定量PCR法对NG、CT和UU的阳性检出例数 (分别为 91例、67例和 88例 )均高于常规PCR法 (分别为 82例、5 5例和 77例 ) ,亦高于培养法 (分别为 80例、5 5例和 77例 )。 3种方法检测 3 0例健康体检者标本 ,结果均为阴性。与培养法比较 ,荧光定量PCR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均高于常规PCR法。结论 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性、高精确性、效率高和污染小等特点 ,是一种有效、快速和简便的检测方法 ,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3.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