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38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6篇
  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于丽平  范谦  刘霖  刘胜辉  杨新春 《中国医药导刊》2012,(10):1668-1669,167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后血浆TNF-a和IL-6的水平。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6例A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前即刻、术后24h、72h血浆TNF-a和IL-6的水平。所有患者均为LAD近中段单支病变,梗死相关血管完全闭塞。结果:与PCI前相比,PCI术后TNF-a和IL-6均升高,TNF-a持续升高,IL-6的高峰期在PCI后12~24小时,根据cTnI的水平分为两组,cTnI>3ng/ml为高cTnI组,cTnI<3ng/ml为低cTnI组。高cTnI组与cTnI组相比PCI术后24小时IL-6、TNF-a升高更明显(P<0.05),PCI术后72小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心肌损伤程度直接决定了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早期血浆中炎症介质的水平。  相似文献   
662.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2/05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每组16只。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组,收紧结扎线缺血40min,放松结扎线再灌注240min;缺血后处理组,缺血40min后,再灌注10s,缺血10s,连续3个循环,然后再灌注239min;假手术组,开胸后穿线做套环,但不收紧结扎线。采用TUNEL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同时测定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和心肌梗死范围。结果:纳入动物4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中肌酸激酶活性的测定:再灌注结束后缺血后处理组和缺血再灌注组肌酸激酶活性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13.54±1.50),(20.72±1.58),(2.90±0.28)μkat/L,P<0.01],缺血后处理组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②心肌梗死范围:再灌注结束后缺血后处理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缺血区与左室面积比值无明显差异,缺血后处理组心肌坏死区与缺血区比值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26.1±6.7,40.2±7.2,P<0.01)。③心肌凋亡细胞计数:再灌注结束后假手术组未见明显细胞凋亡(<5%),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12.5±2.9)%,(21.3±3.8)%,P<0.01]。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6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与处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0 80例LC的临床资料 ,总结LC术中发生胆管损伤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10 80例LC中发生胆管损伤 4例 ,占0 37% (4 /10 80 ) ,经中转开腹手术 ,均治愈出院。跟踪随访 3年 ,效果良好。结论 :胆管损伤是LC术中最严重且最常见的并发症 ,经过及时有效的处理 ,可避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664.
目的?评价养心定悸胶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气阴两虚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方案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No.ChiCTR1900020720)。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方法,在16家医院同期进行,筛选受试者330例,最终入组受试者240例,采用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试验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试验组口服养心定悸胶囊(8粒,2次/日);对照组口服养心定悸胶囊模拟剂。在试验期间不使用除β受体阻滞剂(不包括索他洛尔)外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周期8周。主要疗效指标:第8周室性早搏总有效率。次要疗效指标:(1)第4周室性早搏总有效率;(2)第8周室性早搏次数变化值;(3)第8周中医单项症状变化情况(消失率)。结果?用药4周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室性早搏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82% vs. 30.51%,P=0.1381),用药8周时,试验组患者室性早搏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0.18% vs. 31.36%,P<0.0001)。用药8周时试验组室性早搏次数变化值高于对照组(2 808.33±6 952.62 vs. 239.34±7 286.79,P=0.0003),心悸消失率、气短消失率和乏力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50.00% vs.31.58%,P=0.0050;69.44% vs.50.00%,P=0.0160;74.44% vs. 57.14%,P=0.0160)。试验组女性用药8周时室性早搏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4.29% vs. 27.78%,P<0.0001)。无论室性早搏次数的多少或者是否有合并疾病,试验组室性早搏有效率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P<0.01)。两组安全性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定悸胶囊能有效减少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和改善相关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65.
肠道菌群参与女性生殖障碍性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发展。笔者拟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从脾胃论治女性生殖障碍性疾病,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新陈代谢,维持人体整体平衡,从而达到防病却疾的目的,为女性生殖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666.
目的?评价心速宁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痰热扰心证)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已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No.ChiCTR-TRC-14004180)。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方法,将861例痰热扰心证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43例)、阳性对照组(345例)和安慰剂组(173例)。试验组给予心速宁胶囊加盐酸美西律片模拟剂,阳性对照组盐酸美西律片加心速宁胶囊模拟剂,安慰剂组心速宁胶囊模拟剂加盐酸美西律片模拟剂。3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14、28天室性早搏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安慰剂组[27.27%(45/165)]比较,试验组[65.85%(216/328)]及阳性对照组[63.10%(212/336)]holter总有效率升高(Z=8.1727,7.4809,P<0.01)。与阳性对照组及安慰剂组比较,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14、28天与治疗前差值更多(P<0.05)。治疗14天,与安慰剂组比较,试验组口干症状改善更明显(Z=1.1731,P<0.05)。治疗28天,与阳性对照组、安慰剂组比较,试验组口干、口苦症状改善更明显(P<0.05)。与安慰剂组比较,试验组治疗28天多梦症状改善更明显(Z=2.5085,P<0.0167)。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80)。结论?心速宁胶囊可有效改善痰热扰心证室性早搏患者holter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口干、口苦、失眠等症状方面,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67.
目的 调查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盆腔包块临床症状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44所医院的2 269例EM患者信息,根据有无盆腔包块分为2组。采用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使用SPSS26.0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治疗方式。结果 纳入1 995例EM患者,包块组1 297例,无包块组698例。无包块组大部分患者(566例,81.1%)有EM手术史。2组比较,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异常、手足心热、神疲乏力、精神抑郁、膝软、失眠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包块组治疗以中医治疗(439例,62.8%)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206例,29.5%)治疗为主,包块组治疗以中医治疗(988例,76.1%)和建议手术(373例,28.7%)为主。结论 盆腔包块与EM患者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异常等症状密切相关,手术切除包块、消除病灶可有效缓解EM临床症状,中药治疗被广泛应用于抑制EM复发、缩减EM包块、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68.
目的 评估肠道菌群紊乱失调与代谢产物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关系。方法 2016年自开滦医院纳入高血压患者28例,健康对照人群14例。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肠道菌群进行测序的数据,通过液质联用技术对粪便样本中的代谢产物吲哚乙酸进行检测分析,评价吲哚乙酸与肠道微生物的相关性及作为高血压生物标志物的价值。结果 高血压患者粪便中吲哚乙酸含量较健康对照人群明显降低[均值之比的对数值(以2为底)=-1.046,P=0.011],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2.4115比2.8385,P=0.018),均一性指数减低(0.2354比0.3025,P=0.008)。相关性分析表明,高血压患者粪便中吲哚乙酸的水平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指数(R2=0.628,P<0.001),丰富性指数(R2=0.386,P= 0.012),均一性指数(R2=0.636,P<0.001)呈明显正相关。吲哚乙酸与高血压人群肠道中缺乏的肠道菌,包括Roseburia、Akkermansia、Subdoligranulum、Ruminiclostridium、Anaerotruncus、Intestinimonas、Pseudoflavonifractor、Paenibacillus、Holdemania、Marvinbryantia、Oribacterium、Robinsoniella、Clostridium、Oscillibacter、Butyricicoccus、Pyramidobacter、Acidiphilium呈显著正相关。以粪便中吲哚乙酸的含量诊断高血压的敏感度为0.643,特异度为0.786,ROC曲线下面积0.742。结论 高血压患者肠道中代谢产物吲哚乙酸水平显著减低,与肠道菌群的紊乱失调密切相关,粪便中吲哚乙酸的水平可能是高血压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69.
目的 从卵巢颗粒细胞凋亡与自噬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活血消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卵泡发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动情周期正常的48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各10只,剩余的分为供体组(n=5)和受体组(n=23)用于造模,造模成功后的20只大鼠又分为模型组、活血消异方组各10只。活血消异方组予活血消异方汤剂2 ml灌胃,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均予蒸馏水2 ml灌胃,各组连续灌胃15 d后,检测大鼠血清活性氧(ROS)、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取各组大鼠的卵巢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级卵泡形态并计数;免疫组化染色定位颗粒细胞,并比较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Caspase-3的表达;TUNEL染色观察颗粒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卵巢组织中凋亡及自噬相关蛋白p-JNK、Bax、Bcl-2、Caspase-3、Beclin-1、LC3Ⅱ的表达;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自噬体形态,并计算自噬体胞质面积比。结果 (1)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ROS含量显著升高,T-SOD、CAT水平...  相似文献   
6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