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两种皮瓣分离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伤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肾上腺盐水皮下浸润后手术刀片游离皮瓣和电刀游离皮瓣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伤口的影响。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6年9月实施Auchincloss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者130例,均采用横切口,肾上腺盐水皮下浸润后手术刀片游离皮瓣组75例(A组),电刀游离皮瓣55例(B组)。结果A组发生皮瓣坏死共6例(8.0%),均经换药治疗后痊愈;B组发生皮瓣坏死18例(32.7%),其中3例需植皮治疗,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组发生皮下积液3例(4.0%),B组发生皮下积液8例(14.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上腺盐水皮下浸润后手术刀片游离皮瓣是简捷安全和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2.
<正>目前,腰腿痛患者多采用骶管注射治疗,操作简便、疗效肯定,临床应用广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①骶管注射穿刺的关键在于穿刺点的选择,目前定位方法多以骶角、髂后上棘等体表标志定位为多,但因患者体型胖瘦不同或本身骶角的缺如、偏歪,易造成触摸困难和测量的失准;②穿刺成功后,回抽出血情况频发,研究表明[1-3]:骶管内静脉丛丰富,而穿刺针在骶管内推进,损伤静脉血管、造成注射药物误入血管的概率较高;③因解剖变异引起的注射并发症,近年来多有报道,  相似文献   
243.
我院1979年至1989年共收治胸腹联合伤31例,现就其早期诊断及救治原则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男性29例,女性2例。最大年龄52岁,最小年龄4岁。致伤原因:火器伤19例,交  相似文献   
244.
目的 探讨单纯吸球引流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伤口的影响.方法 自2002年1月-2005年12月实施乳腺癌Auchincloss改良根治术者124例,均采用Stewart横切口,随机采用2种伤口处理方式:(1)单纯吸球引流组(A组)71例;(2)吸球引流结合胸壁加压包扎组(B组)53例.比较单纯吸球引流组和加压包扎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和伤口积液的影响.结果 A组发生皮瓣坏死共9例(9/71),均经换药治疗后痊愈,B组发生皮瓣坏死16例(16/53),其中3例需要植皮治疗,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发生皮下积液5例(5/71),B组发生皮下积液4例(4/5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单纯吸球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伤口处理方法,绷带加压包扎不仅无益于皮下积液的减少,还有增加皮瓣坏死,尤其是大面积皮瓣坏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245.
目的观察"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大鼠肝细胞周期转录因子E2F1、调控因子Cdc25表达量及其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该方通过调节肝细胞再生,预防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Wistar雄性大鼠1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截断逆挽方组,模型组与中药组给予人血清白蛋白尾静脉注射8周免疫诱导大鼠形成肝硬化模型,再联合D-氨基半乳糖(D-GalN)与脂多糖急性攻击,构建ACLF大鼠模型。截断逆挽方组在急性攻击前给予截断逆挽方连续灌胃3天。各组大鼠在急性攻击后4、8、12小时平行取材。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2F1蛋白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qRT(quantitative real-time,q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Cdc25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4小时组E2F1和Cdc25表达量升高(P0.05);8、12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表达量逐渐降低。与对应时间点模型组相比,截断逆挽方4小时、8小时E2F1和Cdc25表达量有升高趋势,12小时组E2F1和Cdc25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显示:模型组肝细胞超微结构损伤严重,并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各对应时间点截断逆挽方组细胞结构损伤较模型组轻。结论截断逆挽方通过调节转录因子E2F1及细胞调控因子Cdc25的表达量,促进了肝细胞的代偿性增殖,从而改善肝细胞的大面积坏死,抑制肝衰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46.
目的观察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大鼠血清和肝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血清白蛋白免疫诱导肝纤维化联合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急性攻击建立ACLF大鼠模型。将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截断逆挽方组(中药组),中药组在急性攻击24 h后给予截断逆挽方连续灌胃,5、10、15 d后平行取材。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ELISA检测血清及肝组织IL-6、TNF-α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大鼠血清及肝组织IL-6、TNF-α含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血清及肝组织IL-6、TNF-α呈下降趋势,15 d改善最明显。透射电镜观察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程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各对应时间点中药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截断逆挽方能有效降低大鼠血清及肝组织IL-6、TNF-α水平,减轻肝细胞损伤,对肝细胞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47.
杨文龙 《北方药学》2018,15(3):54-55
目的:评价人参皂苷Rg3联合化疗对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胃癌术后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人参皂苷Rg3药物,比较疾病控制率、血清VEGF水平及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VEGF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胃癌术后患者行积极化疗的同时,服用人参皂苷Rg3可显著提高疗效,控制T淋巴细胞因子的转化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48.
目的:讨抗病毒治疗对不同分期的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18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其中早期患者64例、中期患者42例、晚期患者12例,各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和人工肝支持基础上加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比较各期患者临床特征、生存率及抗病毒治疗12周疗效差异。结果观察3个月,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早、中、晚期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不同(P <0.01)。随着病情的加重,生存率明显下降。不同分期分析,晚期患者对照组及试验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 >0.05),而早中期患者试验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可提高早中期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而对于晚期患者抗病毒治疗对生存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249.
HBx在原发性肝癌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编码一种多功能蛋白HBx,被认为与原发性肝癌(HCC)的发生有关。本文就其转式激活功能对病毒复制和细胞转录、增生的影响,抑制细胞生长的负性调节因子的作用、影响受损肝细胞DNA的修复及自身变异等多个方面阐述HBx在HCC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