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目的 探讨超细胃镜在胆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的60例胆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十二指肠镜组(36例)与超细胃镜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检查期生命体征变化、反应分级,同时观察记录超细胃镜插镜情况及检查结果。结果 超细胃镜组24例一次性操作成功率100.0%,进镜视野A级占95.8%。3例超细胃镜直视下活检证实为腺瘤恶性病变,12例巨大嵌顿直视下激光碎石成功,3例疑似残余结石通过单纯胆总管探查排除结石残留。无胆管炎等并发症发生。超细胃镜组患者检查中收缩压为(96.40±9.18)mmHg,血氧饱和度为(97.85±1.37)%,优于十二指肠镜组的(103.42±10.74)mmHg、(95.71±3.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细胃镜与十二指肠镜检查,患者反应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细胃镜作为经口胆道镜诊治胆管疾病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患者的诊治、手术时机和手术原则.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1年7月~2011年6月35例手术治疗ACST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中,康复32例,占91.4%;死亡3例,占8.6%.术后发生并发症共14例,发生率为41.2%,其中呼吸道感染6例、膈下脓肿1 例、切口感染5例、电解质紊乱6例.多数并发症见2种或以上同时或相继出现.康复的32例患者,住院天数11~27d,平均17.5d.结论 ACST起病急,病情重,应在出现五联征之前手术,患者病情趋稳定时可早期手术治疗.手术原则为胆道减压,胆汁引流,术式力求简单有效,重视肝内胆管梗阻的解除.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间经我院确诊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经门静脉注入途径进行脐血干细胞移植,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肝功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甲胎蛋白(AFP)、总胆红素(TB)和血清白蛋白(ALB))、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和B超声肝脏体积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和TB水平均有下降(P0.05),ALB和AFP水平均有升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同时间点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PT、APTT和TT均显著下降,Fg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患者PT、APTT、Fg和TT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门静脉内径减小,门静脉内压和门静脉血流量下降,门静脉血流速度升高(P0.05),而对照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肝脏体积均有增大趋势,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和静脉血流情况,起到暂时性的肝脏支持作用,为临床肝病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4.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会极大的危害身体健康。中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是不争的事实,全国高血压人数目前估计至少2亿,高血压的三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高血压防治形势严峻。高血压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基层社区是防治高血压的主战场,而社区医疗机构作为防治高血压的主体,已经把高血压防治纳入到社区慢性病管理当中,并在高血压防治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双加氧酶1(CDO1)对胃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方法:用脂质体法将si-NC组(转染si-NC)、si-CDO1组(转染si-CDO1)、pcDNA组(转染pcDNA)、pcDNA-CDO1组(转染pcDNA-CDO1)、pcDNA-CDO1+DMSO组(转染pcDNA-CDO1并用DMSO处理)、pcDNA-CDO1+IGF-1组(转染pcDNA-CDO1并用IGF-1处理)转染至AKG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CDO1、PI3K、Akt、p-Akt蛋白的表达、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结果:与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相比,胃腺癌细胞AKG中CDO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si-NC组相比,si-CDO1组AKG细胞的增殖明显上调,细胞发生明显的S期、G2/M期阻滞,过表达CDO1则具有相反的作用。重要的是,敲减CDO1可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基因PI3K、p-Akt的表达,而过表达CDO1具有相反的作用。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后,过表达CDO1对胃癌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可被部分逆转。结论:CDO1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调控细胞周期,其机制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将为胃癌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曾世荣,字德显,号育溪,元代著名的儿科医家,自少至老,活人之幼无效,被誉为“活幼宗师”。著有《活幼心书》《活幼口议》两部儿科专著传世,对后世儿科发展影啊很大。本文仅就《活幼心书》对曾氏学术思想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8.
应用独参注射液静脉注射配合常规方案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40例,与单用常规方案治疗的45例对照观察,显示独参注射液能缩短心务衰竭纠正时间,减少强心甙剂量,降低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9.
咳喘平冲剂治疗小儿寒性咳喘317例临床观察杨文义,桂金贵,马新超(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合肥230031)我们于1994年1月至1995年12月使用咳喘平冲剂治疗小儿寒性咳喘317例,同时设立对照组16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于下。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及诊...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固本康口服液防治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 1 5 2例哮喘患儿随机分成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 ,分别用中药 (固本康口服液 )、西药 (必可酮 )和中西药 (两者相加 )治疗 ,疗程均为 6~ 9个月 ,并于疗程结束后进行 2年以上的随访。结果 :临床治愈率中药组为 3 5 .8% ,西药组为 46.8% ,中西药组为 69.2 % ;临床有效率中药组为 79.2 % ,西药组为 80 .9% ,中西药组为 92 .3 % ;中药组与西药组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中西药组与中药组、西药组的治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固本康口服液和必可酮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固本康或单用必可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