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optosis rules of the astrocytes and oligodendrocytes induced by Ca(2+) reperfusion. METHODS: The apoptosis of purified cultured astrocytes and oligodendrocytes induced by Ca(2+) reperfus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ll apoptosis and post-reperfusion time was observed. RESULTS: Both the astrocytes and oligodendrocytes were obviously in a time-dependent fashion, and the apoptosis ratios of the oligodendrocytes (39.73%+/-4.16%) were higher than the astrocytes (19.64%+/-4.67%) 24 hours after Ca(2+) reperfusion. The TUNEL positive cells were 13.6+/-1.82 and 21.4+/-1.95 at every visual field of astrocytes and oligodendrocytes respectively 24 hours after Ca(2+) reperfusion. CONCLUSIONS: The astrocytes and oligodendrocytes are similar wi th the development rules on apoptosis and have different susceptiveness to the situation.  相似文献   
52.
53.
离子含量失衡和水肿在脊髓缺血性继发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技术测定清醒兔脊髓缺血20min再灌流不同时间的Na、K、Ca、Mg和Fe含量,并用干湿法测定脊髓水含量。在再灌流12~48h,L7、L6和L5发生严重水肿,L4在48h也发生水肿;L4的Na含量在再灌流4d、Ca含量在再灌流7d才显著升高,提示Na储留、水肿和Ca超载是脊髓继发损伤过程中的病理表现。L4K含量在缺血20min下降不显著,但再灌流2h即进行性下降,持续至7d;L4Mg在缺血20min即显著下降,再灌流12h恢复,24~48h再次下降;表明K和Mg含量下降与脊髓缺血性继发损伤和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脊髓横断 (SCT)后自体免疫反应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生物素 亲和素 (ABC)染色法、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及微量血清 (CH5O)溶血法分别检测脊髓下胸段 (T10~ 12 )完全横断后血清中抗脊髓抗体、损伤局部免疫复合物、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抗体及总补体活性。结果 SCT后第 5天 ,血清中出现抗脊髓抗体 ,第 7天横断局部出现免疫复合物 ,此时血清及脑脊液中开始产生髓鞘碱性蛋白抗体 (MBPAb) ,其Dλ 值伤后明显升高 (P <0 .0 1 )。上述变化持续至伤后 2 0d。血清补体于伤后第 3天开始升高 ,7d达高峰 ,9~ 1 4d显著下降。病理检查发现伤后 3d开始有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SCT后动物运动功能毫无恢复 ,而其自体免疫发生了明显改变 ,这可能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CNS)后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5.
脊髓缺血性二次瘫痪与脊髓血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脊髓缺血后二次瘫痪与脊髓血流量(SCBF)的关系。方法:以清醒兔肾下主动脉(IRA)阻断致腰骶段脊髓缺血为实验模型,采用氢气清除法观测脊髓灰质和白质血流量(gSCBF和wSCBF)及Tarlov六级分类法观测脊髓功能变化。结果:IRA阻断平均34s双下肢运动功能完全消失,55s双下肢感觉功能消失;缺血20min再灌流后1~3h内87%动物的双下肢功能恢复,但再灌流17~26h出现二次瘫痪。IRA阻断后股动脉血压由11.3~16.6kPa降至2.62kPa以下,L6的gSCBF由(51.94±13)ml100g-1min-1降至(5.86±6.0)ml100g-1min-1,L6的wSCBF由(35.80±7.0)ml100g-1min-1降至(6.7±8.0)ml100g-1min-1;缺血20min再灌流即刻(15min)股动脉血压和L6SCBF恢复正常,但再灌流1、3和24hL6的gSCBF和wSCBF与缺血前相比显著下降,再灌流48hL6wSCBF仍显著下降;但T10的gSCBF和wSCBF在缺血期和再灌流不同时间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提示兔脊髓缺血性二次瘫痪可能与继发性SCBF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6.
在现代血管外科中,使用血管吻合器修复损伤断裂的血管已成为一种重要方法。自本世纪五十年代初,苏联Gudov首创血管吻合器以来,国内外各种类型的血管吻合器已先后问世。一九七三年,我所在综合国内外各种类型血管吻合器优点的基础上,同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工厂协作,研制成功了73—Ⅱ型血管吻合器。该型血管  相似文献   
57.
NGF、GM-1对脊髓缺血损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节甘酯(GM-1)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家兔32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NGF组、GM-1组、NGF+GM-1组.采用清醒家兔肾动脉下腹主动脉(IRA)阻断血流,造成脊髓缺血损伤,观测脊髓血流量(SCBF)、运动诱发电位(MEP)和感觉诱发电位(SEP)的变化.结果:NGF+GM-1组在伤后1、4 h的SCBF较NGF组、GM-1组和NS组明显增加(P<0.05).MEP、SEP峰潜时均比伤前延长,但NGF+GM-1组的峰潜时较NGF组、GM-1组和NS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NGF、GM-1联合用药对脊髓损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用一氧氮合成酶(NOS)抑制剂NG-硝基-左旋-精氨酸甲脂(L-NAME)兔耳静脉注入,观察L-NAME对家兔脊髓缺血再灌流损伤后脊髓血流量(SCBF)的影响.方法采用肾动脉下腹主动脉(IRA)阻断方法将动物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时相15min、30min、1h、2h、4h、6h.结果治疗组与脊髓缺血再灌流损伤比较,再灌流后15min和6h脊髓灰质血流量(SgBF)有显著升高(P<0.01);再灌流后30min、1h、2h、4h虽然SCBF比损伤组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再灌流后15min脊髓白质(SwBF)显著升高(P<0.01).结论选用NOS抑制剂L-NAME对脊髓缺血再灌流损伤SCBF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9.
NGF与CNTF促进周围神经轴浆运输功能恢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比较神经生长因子 (nervegrowthfator, NGF) 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ili aryneurotrophicfactor, CNTF) 对周围神经轴浆运输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利用自行研制的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 32只SD大鼠坐骨神经长 10mm缺损。将动物随机分为 2组。A组: 医用几丁糖凝胶组; B组: 医用几丁糖凝胶 NGF和医用几丁糖凝胶 CNTF。术后 12、16周对再生神经行辣根过氧化物酶和核黄逆行示踪, 并取再生神经行Holmes银染。结果: 术后 12、16周, Holmes银染观察到A组两支管内再生纤维无明显差异, B组CNTF侧再生纤维较NGF侧再生神经外膜薄, 排列整齐, 粗细均匀; 辣根过氧化物酶和核黄显示: 与NGF侧相比,CNTF侧再生神经示踪后, 脊髓内被标记的阳性神经元数目多, 分布稠密。结论: CNTF对周围神经再生纤维形态结构和轴浆运输功能的恢复均优于NGF。  相似文献   
60.
爆炸次声冲击波伤后脑和脊髓形态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声、冲击波伤是核武器和常规武器战争中常见的一种损伤.平时因各种爆炸性事故而发生次声、冲击波伤者也屡见不鲜.炸弹爆炸可产生冲击波和次声,而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使次声武器和核武器有可能成为未来战场上超级杀手.我们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爆炸伤伤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颅脑次声、冲击波伤,且对伤情转归有一定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重型头部和全身次声、冲击波伤后早期脑和脊髓形态学变化,为颅脑次声、冲击波伤临床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