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比较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强离子隙(strong ion gap,SIG)水平和肝肾功能指标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6年到2013年共148例口服百草枯中毒的患者,根据预后被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中毒早期强离子隙、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AST)、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指标的水平以及其他一般资料结果,并通过分析优势比(oddsratio,OR)以及建立ROC曲线比较强离子隙水平和肝肾功能指标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有效性.结果 异常的谷丙转氨酶(x2=10.257,P=0.001)、谷草转氨酶(x2=9.109,P=0.003)、肌酐(x2=10.257,P=0.021)、尿素氮(x2 =10.257,P<0.001)较正常的指标对患者预后有更高的死亡风险,SIG较ALT、AST、Cr、BUN对致死率有明显的ORs (P <0.05).在ROC曲线中,SIG、ALT、AST、Cr、BUN对死亡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2、0.708、0.724、0.603、0.625.结论 随着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的SIG、ALT、AST、Cr、BUN水平的升高,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且SIG对患者的死亡预后较肝肾功能指标更有效.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3-12我科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均为青中年,多数(16例)无糖尿病病史,急性起病,腹痛、恶心呕吐、乏力为最常见症状。26例患者入院时血糖明显升高(16.8~36.8mmol/L)、尿酮体强阳性、血PH值降低,26例患者均有血甘油三酯增高(2.2~16.4mmol/L),24例患者血淀粉酶升高达正常值3倍以上,20例患者肾功能受损。26例患者胰腺CT检查均有阳性发现。给予积极治疗后25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出现腹痛的患者应常规检验血淀粉酶,腹痛症状持续存在的患者应行腹部CT检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3.
44.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学的研究尽管开始很早,却至今尚未明确。特发性脊柱侧凸是一个有家族聚集性倾向的疾病,它的遗传方式比较复杂,多个基因单独或互相协同作用导致疾病的发生,同时可能存在着主效基因。文献中已报道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及多基因遗传方式。近年来随着基因组遗传图的进一步完善及基因技术的进步,学者们通过基因筛查、候选基因、基因突变及动物模型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相关基因的准确位点还未确定,还需要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5.
目的:对百草枯中毒患者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抗凝血酶-Ⅲ)及纤溶相关指标(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与预后的相关研究。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03-2014-02的百草枯中毒患者101例,按照生存组和死亡组分为二组比较凝血及纤溶功能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纳入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相互间的差异,分析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百草枯中毒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抗凝血酶-Ⅲ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百草枯中毒死亡组D-二聚体,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高于生存组(P0.01),抗凝血酶-Ⅲ低于生存组(P0.05)。D-二聚体,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与死亡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8、0.741和0.629,均P0.01),抗凝血酶-Ⅲ水平与死亡呈显著负相关(r=-0.644,P0.05)。ROC曲线下面积提示D-二聚体,抗凝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均具有中高度的预测预后价值,根据最佳截断值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预测死亡率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分别为69.5%~85.1%,60.5%~89.4%,0.593~0.653。结论: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对于百草枯中毒预后有较好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