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研究涎腺肿瘤中骨桥蛋(Osteopontin,OPN)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m blot检测OPN mRNA和蛋白在41例恶性涎腺肿瘤和21例良性涎腺肿瘤及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表达量,分析OPN mRNA和蛋白表达量与涎腺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OPN mRNA和蛋白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在良性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 mRNA表达水平与恶性涎腺肿瘤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有关(P<0.05),与发病部位、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恶性涎腺肿瘤中OPN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并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软骨母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特征,明确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我院1998年至2014年经病理证实的20例软骨母细胞瘤,用HE和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病理学观察,同时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结果:20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多发于青少年,平均年龄17岁,>20岁者4例。最常见的部位是长骨(75%),尤其是股骨、胫骨和肱骨,其他部位5例。X线通常表现为骨骺或骨突部位圆形或卵圆形地图状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常有薄层边缘硬化,破坏区常见细小的斑点状钙化或骨化阴影,很少膨胀性改变和骨膜反应。1例有局部骨皮质破坏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镜下软骨母细胞瘤由增生的软骨母细胞、粉红色软骨样基质及散在破骨样巨细胞组成,"窗格样钙化"和免疫组化软骨母细胞S-100(+)对正确诊断十分重要。结论:掌握软骨母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特征,对软骨母细胞瘤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持续弹性外牵引对小型猪乳头及其支撑组织微血管生成的影响,以阐明其矫正乳头内陷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3个月龄雌性小型猪3只,每只均有12个乳头,共计36个乳头.每只猪留取4个乳头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8个安放乳头内陷矫治器进行持续弹性外牵引为实验组,分别于牵引后2、4、8、12周切取每只小型猪的1个空白组乳头和2个实验组乳头,将切除的乳头标本分别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CD34在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其阳性细胞的百分比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CD34、VEGF在2周表达增强,4周达最高峰,8、12周逐渐减弱,对照组表达较弱.VEGF阳性表达的积分吸光度值及MV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持续弹性外牵引可促进乳头及其支撑组织VEGF及CD34表达和微血管生成,增加局部氧供给,从而使局部组织增生,是矫正乳头内陷的理论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IGF-Ⅰ、BDNF及TrkB在背根节(DRG)表达变化规律,探讨三者在神经保护和再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切断右侧大腿坐骨神经后存活3~28d,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L4-6背根节(DRG)中IGF-Ⅰ、BDNF和TrkB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坐骨神经损伤后3d,L4-6 DRGIGF-Ⅰ、BDNF和TrkB基因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到7-14d达高峰,后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IGF-Ⅰ、BDNF和TrkB基因mRNA表达同步变化提示它们在外周神经损伤后神经保护及再生中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基因启动子(GT)n多态性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及病变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冠脉造影选择冠心病患者126例,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脉病变进行评分,提取外周静脉血DNA,PCR法扩增含HO-1基因启动子(GT)n的片段,采用测序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确定HO-1基因启动子(GT)n,同时检测血hs-CRP、IL-6、MMP9的浓度.结果 短(GT)n携带者较非短(GT)n携带者冠脉病变评分、ACS发生比例及血hs-CRP、IL-6、MMP6浓度均明显降低.结论 HO-1基因启动子(GT)n多态性对冠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明显影响,短(GT)n基因型能减轻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并可能通过抗炎机制保持病变稳定.  相似文献   
57.
阴道唾液酸酶与胎膜早破早产儿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恰当的处理早产胎膜早破是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关键,在所有发生胎膜早破的因素中感染是最重要的原因,患细菌性阴道病时阴道分泌物中显示出异常的唾液酸酶活性的特点。本研究通过对145例早产胎膜早破患者行阴道唾液酸酶检测并追踪早产儿预后情况,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8.
59.
胎膜早破中阴道唾液酸酶和血清ICAM-1水平联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道唾液酸酶和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水平联检在胎膜早破中的临床意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比色法对阴道分泌物进行阴道唾液酸酶检测和酶联免疫方法检测158例足月前胎膜早破、96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血清ICAM-1的表达情况,选取正常足月孕妇80例为对照组,观察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胎膜早破组孕妇阴道唾液酸酶检测阳性率及血清中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足月孕妇组,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足月前与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阴道唾液酸酶检测阳性率及血清ICAM-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阴道唾液酸酶和血清ICAM-1检测在临床预测胎膜早破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分析比较胃肠外间质瘤(EGIST)与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8月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确诊的33例EGIST和315例GIST病人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结果 33例EGIST中男性11例(33.3%),女性22例(66.7%),发病年龄(53.2±13.1)岁;315例GIST中男性141例(44.8%),女性174例(55.2%),发病年龄(56.3±11.8)岁。与GIST病人相比,EGIST病人肿瘤直径更大(χ2=24.644,P<0.001)、肿瘤易破裂(χ2=5.534,P=0.019)、肿瘤易发生囊性变(χ2=15.375,P=0.002)、核分裂象计数>5个/50HPF者更多(χ2=24.867,P<0.001),NIH危险度分级更高(χ2=39.583,P<0.001)。接受肿瘤切除术后,EGIST与GIST病人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5.3%、81.2%,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3.1%、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EGIST病人的预后更差,并且更易复发转移(χ2=11.418,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是影响EGIST组病人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28)。结论 与GIST病人相比,EGIST病人的肿瘤体积更大,更易发生破裂,核分裂象计数更高,高危险度者更多,预后更差,更易发生复发转移,而肿瘤直径是影响EGIST病人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