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42篇
  免费   1836篇
  国内免费   1151篇
耳鼻咽喉   293篇
儿科学   610篇
妇产科学   177篇
基础医学   1530篇
口腔科学   368篇
临床医学   4451篇
内科学   3116篇
皮肤病学   304篇
神经病学   983篇
特种医学   12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2384篇
综合类   9252篇
预防医学   4027篇
眼科学   403篇
药学   3819篇
  40篇
中国医学   3734篇
肿瘤学   824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765篇
  2022年   848篇
  2021年   698篇
  2020年   723篇
  2019年   802篇
  2018年   772篇
  2017年   490篇
  2016年   641篇
  2015年   727篇
  2014年   1624篇
  2013年   1392篇
  2012年   1869篇
  2011年   1871篇
  2010年   1856篇
  2009年   1685篇
  2008年   1728篇
  2007年   1669篇
  2006年   1620篇
  2005年   1405篇
  2004年   1362篇
  2003年   1225篇
  2002年   1039篇
  2001年   1146篇
  2000年   928篇
  1999年   869篇
  1998年   675篇
  1997年   663篇
  1996年   689篇
  1995年   617篇
  1994年   541篇
  1993年   438篇
  1992年   455篇
  1991年   373篇
  1990年   382篇
  1989年   372篇
  1988年   328篇
  1987年   304篇
  1986年   259篇
  1985年   220篇
  1984年   193篇
  1983年   179篇
  1982年   156篇
  1981年   122篇
  1980年   115篇
  1979年   55篇
  1978年   43篇
  1964年   35篇
  1959年   42篇
  1958年   4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体外观察不同浓度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对肝癌 HepG2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及1、10、50、100μg/ ml LPS 处理组。用 MTT 检测刺激24、48、72和96 h 后细胞的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刺激24 h 后细胞的凋亡情况;用 RT-PCR 法检测刺激24 h 后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 mRNA 的表达含量;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刺激24 h 后 IL-6和 IL-8的表达量,最后用 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处理组刺激24 h 和48 h 后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 <0.05),而在72、96 h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刺激24 h 后,1、10、50和100μg/ ml LPS 处理组以及对照组之间的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刺激24 h 后,与对照组比较,随着刺激浓度的升高,IL-6和 IL-8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 <0.05)。结论 LPS 可以在48 h 内促进 HepG2的增殖,对HepG2细胞的凋亡没有影响,并且 LPS 作用可以上调 IL-6和 IL-8水平。  相似文献   
992.
回顾性分析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患者23例与按性别、年龄挑选出的未复发患者69 例,分析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术后病理阳性淋巴结个数、肿瘤位置高低及T分期是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分期( T4期)是影响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因素,肿瘤位置高低(肿瘤距肛缘小于5 cm)则近似构成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3.
取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并分离血小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血小板分成6组。通过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膜表面CD62P及PAC-1阳性表达率,探讨不同浓度的牛磺酸(Tau)对苯并芘(BAP)体外诱导血小板聚集活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在二磷酸腺苷( ADP)和胶原诱导下各浓度BAP-Tau组与溶剂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小板膜表面CD62P、PAC-1表达率BAP-Tau高浓度组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浓度的Tau均可拮抗BAP致血小板功能损伤的作用,且呈浓度梯度性变化。  相似文献   
994.
mPEG-SC20k-HM-3是具有整合素亲和性的一种新型高效血管生成抑制多肽,为探索其与传统化疗药物联用的抗肿瘤活性,建立人肝癌细胞SMMC-7721裸鼠移植瘤模型,选用奥沙利铂为化疗药物,根据临床前抗肿瘤药效学方法评价联合用药的抑瘤作用,并用金氏公式判断两种药物的联合作用。结果显示,与单独用药相比,联合用药组的抑瘤效果更好,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奥沙利铂(7.5 mg/kg)联合mPEG-SC20k-HM-3(73.4 mg/kg)的肿瘤抑制率为84.6%,抑制作用比单用奥沙利铂(7.5 mg/kg)和单用mPEG-SC20k-HM-3(73.4 mg/kg)均有显著提高。根据金氏公式计算,其Q值为1.164(>1.15),可判定该组的用药组合表现出协同作用。结果表明,mPEG-SC20k-HM-3与奥沙利铂单独给药均能抑制肿瘤生长,两者联用对肝细胞癌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刘茜  马艳莉  徐雪雁  董汉奎 《新疆医学》2015,(4):489-490,482
随着人类寿命不断延长,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老年人群的家庭以及社区护理服务问题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1]。了解老年人群的护理服务需求,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老年人的家庭、社区护理的开展和有效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参考,也为进一步贯彻我市合理、全面的老年人养老与关怀政策提供借鉴。我们对五家渠市60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及社区护理服务需求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对黔产艾纳香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凝胶等柱色谱技术对艾纳香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再结合核磁共振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花椒油素(1)、豆甾醇(2)、三十一烷(3)、龙脑(4)、4,22-二烯-3-酮豆甾烷(5).结论:5个化合物均首次从艾纳香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的突发性聋患者的听力学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6~2018-09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住院治疗的39例60~89岁老年人突发性聋患者的听力损失分级水平资料;比较75岁组(25例)和≥75岁组(14例)的治疗效果。结果老年人突发性聋的听力损失情况严重,听力损失轻度占2.5%,中度占12.8%,重度占38.5%,极重度占46.2%。治疗前听力损失分级水平在75岁组和≥75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75岁组痊愈2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13例;≥75岁组痊愈0例,显效0例,有效2例,无效12例,75岁组疗效优于≥7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人突发性聋患者的听力损失情况较严重,重度及极重度听力损失的比例较高,治疗效果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治疗效果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含植物雌激素中药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并于造模后6、12、24h动态观察各组脑梗死大鼠血清中SOD、MDA的含量变化。结果含植物雌激素中药能起到与内源性雌激素类似的作用,明显下调去势后脑梗死大鼠血清中MDA的水平,提高SOD活性。结论在脑梗死急性期,含植物雌激素中药能有效对抗并减轻自由基代谢失衡造成的氧化损伤,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9.
血管内介入技术在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血管内介入技术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得到迅速的发展。近10多年来,血管内介入技术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也有较快发展,现对血管内介入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简要回顾。1何谓血管内介入技术血管内介入技术是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索初始血压水平对青少年远期血压变化及高血压发生的影响.方法 1987年在陕西汉中农村4623名6~15岁在校学生进行血压等相关因素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初始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持续稳定在该年龄、性别血压百分位数75以上者为血压偏高组,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持续稳定在该年龄、性别血压百分位数50以下者为血压正常对照组.共有292名儿童进入队列(其中血压偏高组152名,血压正常对照组140名).2005年对该队列组样本进行随访.结果 总随访率70.2%,其中血压偏高组随访率70.4%,对照组随访率70.0%;基线血压偏高组,18年后随访不仅收缩压、舒张压仍显著高于基线血压对照组,而且前者发生高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的概率是后者的6.88倍(28.0%对4.1%,P<0.01).结论 初始血压百分位偏高儿童,远期高血压发生率显著增加,是青年高血压发病重要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