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275篇 |
免费 | 3566篇 |
国内免费 | 236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38篇 |
儿科学 | 650篇 |
妇产科学 | 426篇 |
基础医学 | 3400篇 |
口腔科学 | 808篇 |
临床医学 | 9409篇 |
内科学 | 4908篇 |
皮肤病学 | 610篇 |
神经病学 | 1808篇 |
特种医学 | 266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7篇 |
外科学 | 4716篇 |
综合类 | 20493篇 |
预防医学 | 7500篇 |
眼科学 | 844篇 |
药学 | 8099篇 |
120篇 | |
中国医学 | 8276篇 |
肿瘤学 | 18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21篇 |
2023年 | 1377篇 |
2022年 | 1530篇 |
2021年 | 1870篇 |
2020年 | 1628篇 |
2019年 | 1309篇 |
2018年 | 1430篇 |
2017年 | 873篇 |
2016年 | 1146篇 |
2015年 | 1253篇 |
2014年 | 3472篇 |
2013年 | 2549篇 |
2012年 | 2835篇 |
2011年 | 3318篇 |
2010年 | 3046篇 |
2009年 | 3187篇 |
2008年 | 3188篇 |
2007年 | 3280篇 |
2006年 | 3069篇 |
2005年 | 3245篇 |
2004年 | 2930篇 |
2003年 | 2661篇 |
2002年 | 2134篇 |
2001年 | 2148篇 |
2000年 | 2465篇 |
1999年 | 2464篇 |
1998年 | 2180篇 |
1997年 | 2138篇 |
1996年 | 2005篇 |
1995年 | 1984篇 |
1994年 | 1671篇 |
1993年 | 1305篇 |
1992年 | 1165篇 |
1991年 | 1083篇 |
1990年 | 892篇 |
1989年 | 756篇 |
1988年 | 477篇 |
1987年 | 390篇 |
1986年 | 316篇 |
1985年 | 287篇 |
1984年 | 241篇 |
1983年 | 246篇 |
1982年 | 220篇 |
1981年 | 189篇 |
1980年 | 128篇 |
1979年 | 97篇 |
1978年 | 46篇 |
1976年 | 26篇 |
1965年 | 31篇 |
1964年 | 3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glycol,PEG)与变形链球菌作用后 ,其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方法 :采用 2种低分子量的PEG(Mr分别为 2 0 0和 4 0 0 ,简称PEG2 0 0和PEG4 0 0 ) ,各选 4种不同浓度与细菌作用 ,分别经过 2 4和 4 8h培养 ,用分光光度计测试细菌生长的A540 值。结果 :经双因素无重复实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PEG的分子量大小和浓度高低及培养时间对实验结果均有较大的影响 ,两实验组之间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结果相差非常显著 (P <0 .0 0 1) ,即认为在培养时间为 2 4h时 ,浓度越大 ,分子量越小 (Mr为 2 0 0 ) ,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越好。结论 :低分子量的PEG作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在一定时间内对抑制变链球菌的生长是有效的 ,值得我们对其防龋作用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2.
23.
牙龈反复多量出血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牙龈反复多量出血的病因分析刘越华杨爱玲为了避免延误对全身疾病引起的牙龈自动出血的诊治,将10年来反复或多量牙龈出血的病因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共90例(男47,女43)。年龄16岁~75岁。30岁以下62例,31岁~44岁14例,45岁~59岁9例,... 相似文献
24.
系统观在龋病病因研究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龋病病因是口腔医学爱们多年来的探索重点之一,20世纪.60,70年代提出的“四联因素”学说已被逐步证实,并逐渐得到公认,因为它是在系统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本文就龋病病因学理论中的系统观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25.
口腔颌面部肿瘤化疗方案药物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文以人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为对象,利用MTT法对口腔颌面部肿瘤化疗常用的八种药物和七种方案进行了药敏试验,ADM、5-Fu、CDDP等抗肿瘤作用较强;而PYM、MTX、VCR单用对Tca8113细胞无明显作用。化疗方案中以MMBD、PF、PVP方案为佳,卡铂与顺铂在此疗方案中的作用无明显差异。实验结果提示:肿瘤化疗不能只凭经验用药,应注意化疗的耐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26.
27.
<正> 滑膜瘤主要发生于大的关节及滑囊、腱鞘等部位而发生于颞颌关节区却非常少见。现将我们遇到的一例颞颌关节滑膜瘤报告如下: 患者苗某,男,39岁,汉族,工人。1987年8月4日入院。住院号:00856。三个月前发现左颊部有一肿块,如核桃大,并感颞颌关节酸困无力,余(-)。平素身体健康,无外伤史,全身及辅助检查未见异常。专科检查:见左面颊部肿胀,表面肤色正常;左颊脂垫处可触及一4×4×4cm~3大的肿块,中等硬度,活动,压痛(±),附近浅表淋巴结不大,髁状突活动正 相似文献
28.
材料和方法 牙周健康状况的调查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即将口腔分为六个区段,从上下颌的尖牙到尖牙为前牙区,从第一双尖牙到最后的牙齿为左侧或右侧的后牙区。牙周健康的标准为游离龈稍红,表面平滑光亮,附着龈表面呈点彩状的粗糙面,触之不出血,牙齿无松动。无牙周袋及溢脓;显著龈炎的标准为龈 相似文献
29.
舌前腺炎29例临床分析刘懋卿,杨韶华,边学襄舌前腺是舌的一对小涎腺,位于舌尖部的腹面,又称Ntihr氏腺。舌前腺炎患者常以舌尖部小肿物伴疼痛而就诊。临床上在舌尖部腹面单侧或双侧可触及肿大的舌前腺,其与舌长轴平行呈枣核状,最大直径不超过lcm,有压痛,...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小型猪腮腺萎缩后混合唾液流率的变化以及对口腔主要致病菌的影响.方法 10只小型猪分成两组,每组5只,其中一组双侧腮腺注入甲紫致腺体萎缩,另5只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在萎缩后第12、24个月收集混合唾液并观察唾液流率的变化;同时检测小型猪龈下菌斑和混合唾液中口腔主要致病菌数量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腮腺萎缩后第12个月混合唾液流率自(1.36±0.74)ml/min下降到(1.32±0.65)ml/min,第24个月唾液流率自(0.72±0.34)ml/min上升到(0.86±0.57)ml/min;龈下菌斑中的核梭杆菌、后牙龈下菌斑中厌氧菌总数、产黑菌数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第12个月前牙和第24个月后牙的龈下菌斑中变形链球菌有短暂升高,而需氧菌总数、乳酸菌和放线菌数量无明显变化.唾液中除变形链球菌和产黑菌在腮腺萎缩早期有轻度上升外,其余细菌数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双侧腮腺萎缩后明显降低口腔中唾液总量,导致牙菌斑中的致龋菌和牙周致病菌数量上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