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5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PS对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TPS对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0例健康体检者及62例乳腺癌患者(其中32例为治疗后转移复发)的血清TPS、CA15-3、CEA及TPA水平,观察11例转移性乳腺癌治疗后标志物的变化。结果TPS对转移性乳腺癌敏感性为81.3%,显著高于CA15-3及CEA(P<0.01),CA15-3对转移性乳腺癌特异性为95.5%,显著高于TPS及TPA(P<0.01),两者联合则有效性显著提高(P<0.01)。TPS对乳腺癌骨转移最为敏感,远处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TPS水平最高。转移性乳腺癌治疗有效(CR+PR+SD)各标记物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变化(P>0.01),治疗无效(PD),TPS与TPA水平均显著升高,尤以TPS更甚(P<0.01)。结论TPS是检出转移性乳腺癌最为敏感的标志物,尤其是骨转移的患者。TPS与CA15-3联合是监测转移性乳腺癌的最佳组合。TPS也是与预后有关的标志物,TPS水平升高表明病情进展,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2.
颈肩腰腿痛是临床上常见病 ,以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治疗方法各异 ,疗效不一。我院止痛门诊自 1 996年以来采用消炎止痛治疗机进行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颈肩腰腿痛 ,这是集脉冲、红外线和中药 3种元素于一体 ,通过对 2 0 0例病人的临床观察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根据临床症状、体征、X线片或CT检查确诊 ,以颈椎病、肩周炎、腰间盘突出症、退行性骨关节病、急慢性扭、挫伤为主。本组 2 0 0例中 ,男 1 2 3例 ,女 77例 ;年龄 2 2~ 72岁 ,平均 4 6岁 ;病程最短 3天 ,最长 …  相似文献   
63.
目的及早诊治颅脑损伤迟发性病变,提高病人生存率,减少病残率。方法收集颅脑损伤迟发性病变81例。结果 颅脑损伤迟发性病变常见有颅脑血肿、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胀、硬膜下积液、幕下疝、弥漫轴索损伤。结论颅脑损伤首次CT检查有时并不表现出损伤的最大程度,甚至可为阴性结果。因此,CT复检是发现迟发性病变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及早诊治颅脑损伤迟发性病变,提高病人生存率,减少病残率。方法收集颅脑损伤迟发性病变 81例。结果 颅脑损伤迟发性病变常见有颅脑血肿、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胀、硬膜下积液、幕下疝、弥漫轴索损伤。结论颅脑损伤首次 CT检查有时并不表现出损伤的最大程度,甚至可为阴性结果。因此, CT复检是发现迟发性病变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索中晚期肺癌患者在化疗基础上予以八珍汤加减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福建省建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40例。两组治疗方案分别为化疗、化疗+八珍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有效性、症状评分和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55.00%高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2)。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在化疗治疗方案基础上配合八珍汤加减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总有效性,促进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缓解,联合治疗可减少因化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并比较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4月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氧化应激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术后4周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MDA、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两组SOD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且试验组术后2 d SOD水平高于常规组,MDA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4周结石清除率(92.50%)高于常规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  相似文献   
67.
68.
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进一步认识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CT特征,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小儿乙脑的临床表现和颅脑CT图像,着重观察颅脑有无病变,以及病变的部位、范围及演变。结果 CT检查正常4例(占25%),异常12例(占75%),CT异常表现早期主要有双侧丘脑、基底节区及大脑灰质低密度灶伴不同程度的脑肿胀,恢复期表现为上述部位软化灶及不同程度的脑萎缩征象。结论 大多数小儿乙脑在CT上有异常表现,CT能显示小儿乙脑颅内病变的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从而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9.
鼻骨细微解剖结构和鼻骨骨折的高分辨率CT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探讨易与骨折混淆的鼻骨正常细微解剖结构及其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提高鼻骨骨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60例正常志愿者及30例鼻骨骨折病人全部行鼻区HRCT横轴面及冠状面扫描。观察正常鼻区细微结构,并与外伤组骨折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总结2者在影像上的区别。结果 由3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对60例正常组进行盲法观察:54例诊断为正常,3例可疑骨折(鼻骨孔1例,鼻骨外侧缘末端明显内凹2例),3例误诊骨折(鼻骨变异2例,缝间骨1例)。(1)易与骨折混淆的鼻区正常结构有鼻骨缝、鼻骨孔、缝间骨及鼻骨正常变异。(2)横轴面观察正常鼻颌缝表现为膨大57例,咬合39例,缝间骨31例,及薄鼻骨16例,骨折线无此特征形态。(3)鼻骨外侧缘末端过度凹陷或平直(与鼻骨的发育有关),冠状面扫描鼻骨末端呈内勾状,左、右共25例,外翘状左、右共8例,易被误诊为骨折。30例鼻骨骨折患者中,累及鼻骨中下段28例。冠状面可见鼻骨中下段明确骨折线24例,横轴面鼻骨下段鼻骨压迹处骨质明显成角19例,无明显骨折征象5例。横轴面示鼻颌缝错位、成角22例,冠状面示患侧鼻骨内移14例,外移3例,5例未见明确移位改变。结论 鼻骨骨折在面部外伤中常见,在日常工作中以下几点应引起重视:认识鼻骨正常结构及正常变异;采用HRCT的扫描方法;结合横轴面和冠状面扫描可以相互补充、验证。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