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足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尿蛋白以及足细胞、足突顶膜区主要的带负电荷跨膜蛋白Podocalyxin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65mg/kg)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糖尿病模型组和厄贝沙坦(ARB)治疗组。连续监测血糖8周,8周后处死各组大鼠的前一天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肾功检查了肾组织;处死大鼠后取行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HE)观察其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裂孔隔膜等变化。采用Western蛋白印迹从蛋白水平观察nephrin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镜下见肾小球体积增大,基底膜增厚(P<0.05)及系膜物质增多,足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肾小球内可见散在炎细胞浸润。部分毛细血管腔受压变窄,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疏松,轻度水肿。治疗组与模型组分别比较,肾小球基底膜未见明显增宽,足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血糖、24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上述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West-ern蛋白印迹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nephrin蛋白水平明显下降,经过厄贝沙坦干预后nephrin表达明显上调。结论厄贝沙坦能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及肾脏的病理损害,显著减少糖尿病大鼠24h尿蛋白,上调nephrin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2.
患者男性,40岁,因"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足跟部疼痛并逐步蔓延至膝部,行走时明显伴下肢乏力,纳差",就诊于当地医院骨科,对症处理后无明显缓解.2015年9月就诊于当地中医院,查甲状腺功能及肿瘤指标(AFP、CEA、CA199、PSA、FP-SA)均正常,HLA-B27阴性;肝功能AKP:842 U/L;肾功能BUN:8.66 mmol/L;Cr:102.3μmol/L;尿酸524μmol/L.B超提示:甲状腺左叶不均质肿块,甲状腺左叶下方低回声团块,双肾结石,右肾囊肿,前列腺增生.当地医院未予特殊处理.2015年12月患者出现口干不适就诊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查血沉:51 mm/H;血钙:3.49 mmol/L;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2061 pg/L.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曲尼司特对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后患者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影响。方法:将动静脉内瘘术后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曲尼司特治疗组。对比观察两组术后0月、2月、6月、12月内瘘成熟度、血小板、APTT,超声观察血管壁厚度及有无斑块、血栓形成等。结果:治疗各阶段常规治疗组与曲尼司特组血小板及APTT均无改变(P>0.05);曲尼司特组内瘘成熟良好比率高于常规治疗组,而内瘘成熟不良及狭窄患者比率低于常规治疗组;曲尼司特组术后0月、2月、6月、12月血管壁厚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术后0月、2月、6月、12月血管壁厚度逐渐增加,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尼司特能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可减少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后狭窄发生,出血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4.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5%[1],其中老年人所占比重较大,超过70%的肱骨近端骨折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人.因此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其发病趋势将逐渐递增,有学者认为在未来的30年里,肱骨近端的发病率可能增加3倍以上[2].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常严重损伤肱骨旋前血管的升支,导致肱骨头的坏死或骨不连[3],此外,高龄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即使能满意复位也很难得到有效的坚强内固定.而随着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出现了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及人工肱骨头置换等多种手术方式.在多种内固定方式选择中,陈明等[4]系统评价了不同方式的疗效和安全性,发现人工肱骨头置换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内固定方式.人工肱骨头置换是个不断探索和进步的过程,进入20世纪90年代,得益于CT、MRI等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肱骨头假体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为进一步了解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在肱骨近端骨折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特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疾病的冰冻切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甲状腺冰冻滞诊与误诊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1285例甲状腺术中冰冻切片,并与对应的石蜡切片进行对比,总结分析甲状腺冰冻诊断特点及滞诊、误诊原因。结果 1285例甲状腺的术中冰冻确诊率为97.04%(1247/1285),滞诊率为1.63%(21/1285),误诊率为1.32%(17/1285),其中假阴性率为94.1%(16/17),假阳性率为5.9%(1/17)。冰冻与常规诊断不一致比例最高的为微小乳头状癌71.1%(27/38),其次为乳头状癌13.2%(5/38)。结论术中冰冻诊断对甲状腺肿瘤的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的诊断需要病理医师有良好的病理基础和丰富的经验,掌握冰冻制片中细胞及组织结构在形态上的不同特点,并且取材全面,以提高术中冰冻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26.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不进入腹腔,在腹膜前间隙进行修补,是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的首选术式,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康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2009年3月—2010年12月我院采前用正中入路完全腹膜外腹腔镜下通用3D补片植入术治疗腹股沟疝132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总结胸前壁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难点与要点。方法 2008年7月~2010年4月行胸前壁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168例,于第4肋间正中线偏右以及左右第2肋锁骨中线作切口,游离颈胸部皮瓣后,建立手术空间,超声刀处理甲状腺血管,切除患侧甲状腺大部或全部腺叶。结果成功完成手术166例,2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放。手术时间45~210 min,平均89.3 min。术后皮瓣下出血3例,再次腹腔镜下手术止血。饮水呛咳2例,暂时性声音嘶哑7例,皮下气肿3例,皮下瘀斑2例,皮下积液6例,皮瓣感觉异常10例,对症治疗后治愈或自行缓解。168例随访1~19个月,平均10.3月,未复发。结论游离颈胸部皮瓣,处理甲状腺血管,保护喉上神经、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防止漏切病灶是胸前壁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难点和要点。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与环磷酰胺对难治性肾病患者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36例难治性肾病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68例,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观察组在环磷酰胺基础上采取来氟米特治疗,同时给予泼尼松常规治疗,于3月后对相关临床指标进行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指标及肾功能指标改变。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89.71%与对照组85.29%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T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 PTT为(23.26±13.14)s显著高于对照组(17.96±14.36)s,观察组治疗后D-D、Fbg分别为(0.85±0.21)mg/L、(1.88±0.62)g/L显著低于对照组(2.33±1.18)mg/L、(3.36±1.31)g/L(P0.05);观察组TP、AL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LT及AS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效果显著,可缓解难治性肾病者高凝状态,改善肾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9.
人工授精(IUI)是临床上用于治疗不孕症的常用手段,影响其受孕率的因素有很多,研究表明精子形态畸形可能导致胚胎发育不良、胚胎种植率和怀孕率低以及反复流产[1,2]。精子存在多个部位同时畸形的情况,即多重精子缺陷,相关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多重异常指数(MAI),畸形精子指数(TZI)和精子畸形指数(SDI),其中研究者发现MAI和TZI与体内生育能力相关[3],而SDI与体外受精联系紧密[4]。目前关于这三个精子形态多重畸形相关指标与IUI临床结局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仍较为缺乏,因此本研究拟探索男性精子形态畸形相关指数与夫精人工授精结局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黄芪三七合剂(A&R)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血液活性氧(ROS)变化的影响,探讨其抗IRI损伤的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5)、假手术组(SG)(n=5)和IRl24h组(n=10),A&R组(n=10)。造模:采用微血管夹夹闭双侧肾蒂,22vain后松开动脉夹,用5/0尼龙缝合线缝合腹部。再灌注24h后将小鼠行麻醉处死。A&R组给予A&R(3mL/d),假手术组及IRI24h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苏木精-伊红染色了解肾脏病理损害,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ROS。结果IRI24h组和A&R组肾小管出现不同程度的管腔扩张、变性与坏死,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充血水肿等变化。IRI后24h时,IRI24h组、A&R组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均高于假手术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ROS荧光强度阳性率显著低于IRI24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A&R组肾小管损伤评分明显低IRI24h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红细胞ROS荧光强度阳性率与’肾小管损伤评分、肌酐、尿素氮水平成正相关(r=0.917,P〈0.01;r=0.897,P〈0.01;r=0.896,P〈0.01)。结论A&R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血液中ROS的活性,从而抑制氧化应激对肾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