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5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98篇
内科学   98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71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519篇
预防医学   286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235篇
  1篇
中国医学   194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颅底结构复杂,手术入路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术者个人的手术经验和习惯,缺乏必要的理论和实验室依据。手术人路的量化比较研究是通过在尸头上模拟手术入路,在神经导航下进行测量、计算手术显露范围、观察角度、手术自由度等参数,并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为选择最佳手术入路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此进行综述,为量化比较研究的发展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HBOT)辅助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治疗烟雾病(MMD)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MMD患者50例,随机分为HBOT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开颅STA-MCA搭桥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HBOT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HBOT,共2个疗程20 d。采用盲法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0 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洛文斯顿认知评定量表(LOTCA)评分、GCS评分,治疗后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估患者预后。结果 HBOT组总有效率为88%(22/25,NDS评分降低18%以上),显著高于对照组(64%,16/25;P〈0.05)。治疗后20 d,两组患者NDS评分、LOTCA评分和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HBOT组改善情况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HBOT组预后良好率(80%,20/25;ADL分级Ⅰ~Ⅱ级)明显高于对照组(52%,13/25;P〈0.05)。结论 HBOT辅助STA-MCA搭桥术治疗MMD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意识状态恢复,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3.
【摘要】 目的:研究选择不同的远端固定椎(distal instrumented vertebra,DIV)对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长节段后路融合(posterior spinal fusion,PSF)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DLS并行后路长节段脊柱融合手术治疗的63例患者。男性16例,女性47例,年龄50~72岁,平均61.4岁。根据术中DIV的选择不同分成两组,L5固定组(A组):选择L5作为DIV,共44例;骶椎固定组(B组):选择S1作为DIV,共19例。分别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固定节段数进行比较,测量并记录每例患者术前、术后末次随访的冠状面侧凸Cobb角、顶椎位移、冠状面平衡(骶骨中垂线与C7铅垂线的距离)和矢状面腰椎前凸角(T12上终板和S1上终板垂线间的夹角)、胸腰椎后凸角(T10上终板和L2下终板垂线间的夹角)、矢状面平衡(C7铅垂线与S1椎体后上缘的距离)、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和骶骨倾斜角。分析两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固定节段数平均少于B组1.36个(P=0.022);A组手术后各脊柱测量参数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B组Cobb角、顶椎位移、腰椎前凸角和胸腰椎后凸角手术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冠状面平衡和矢状面平衡则无显著差异(P>0.05);A、B两组手术前后骨盆入射角无改变(P>0.05);A组手术后骨盆倾斜角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骶骨倾斜角则显著有增大(P<0.05);而B组此2项骨盆参数手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矢状面失平衡、内固定松动、需翻修的L5/S1椎间盘退变、需翻修的骶骨固定等远端固定椎相关并发症A组7例(15.91%),B组8例(42.11%)(P<0.0001)。结论:采用后路长节段融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IV选择L5或S1能获得相似的矫正效果;选择L5能有效保留L5/S1的活动度;而选择S1则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分析现阶段老年人失能状况、失能方向。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使用长期照护保险失能评估量表对全国15家养老机构的1610例老人进行评估,采用描述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老年人失能程度较重,失能总分为(108.49±54.32)分,各维度失能水平从重到轻依次为自理能力与活动、情感与精神、认知与感知,考虑不同条目对失能的贡献不同,权重后各维度失能水平依次为自理能力与活动、认知与感知、情感与精神。结论老年人失能方向以自理能力、活动方面最重,是长期照护服务的重点,同时应将功能改善作为养老资源分配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5.
1病例介绍 患者,女,24岁,因停经403/7周,下腹阵痛6小时,于2006年3月8日19点30分入院。查体:T36.5℃,P80次份,R18次份,BP110/75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平素月经规律13(4-6)/27-29)LMP2005年5月28日,EDC2006年3月5日。  相似文献   
996.
尖锐湿疣(CA)是一种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以生殖器、会阴、肛门为主要发病部位的性传播疾病(STD).近年来,其发病率迅速上升,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居高不下的复发率仍是治疗该病颇为棘手的问题.2003-10-2005-06,我们采用消疣擦剂、消疣丸,外涂内服,治疗CA,预防其复发,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7.
患者男,32岁,因左肩部外伤伴肩峰痛肿及活动受限3天后来院诊治。拍左肩关节平片示:左肩关节脱位(AllmanⅢ)。入院后X光透视下行闭合复位穿针术。臂丛麻醉成功后,先行闭合复位,复位满意后,维持对位用直径2mm克氏针2枚,用骨钻交叉钻入达锁骨外端2-3cm。剪断外露部分,针尾折弯埋于皮下,元菌纱布覆盖。三角巾悬吊,嘱8周后拔针。4周后,患者自觉无疼痛感,开始功能锻炼,且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剖宫产时胎头高浮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胎头娩出困难和娩出时间过长对新生儿造成的影响。方法:分析两组(组:2001年1月-2002年1月;组:2004年1月-2005年1月)行胎头高浮剖宫产的临床资料,对胎头娩出时间、胎头娩出困难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三方面进行比较,以说明新处理方法的效果。结果:通过比较两组胎头娩出时间、胎头娩出困难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组明显低于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高浮胎头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和娩出时间过长将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高,熟练掌握高浮胎头剖宫产胎头娩出方法和技巧可减少胎头娩出困难发生率和胎头娩出时间,进而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9.
伊曲康唑致肝肾损害及全身水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因右拇指甲灰厚半年,于2005年4月22日到本院就诊,经门诊临床检查及真菌镜检,诊断为甲真菌病。予以伊曲康唑(商品名:斯皮仁诺)间歇冲击疗法,即每次200mg,2次/d,连服1周后停药3周为1疗程。当患者服药至第二疗程第5天时,突发全身水肿,头昏、乏力、胸闷,二便无异常。5月2313到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1000.
我院自 1992年 10月至 1999年 10月应用B超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congenitalhypertrophicpyloricstenosisCH PS) 2 8例 ,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2 8例 ,男 2 6例 ,女 2例 :年龄 17~ 30天 ,平均 2 2天。主要症状为进食后吐奶 ,右上腹可触及包块 19例 ,其中患儿入睡时触及 15例 ,全麻后手术前触及 4例 ,前 8例另行X线钡餐检查 ,使用Hitachi-EUB 30 5型超声诊断仪 ,线阵探头频率 3 .5MHz ,患儿由其母抱入超声室仰卧位 ,先常规对肝胆胰脾进行扫查 ,观察有无异常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