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6篇
  2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HLA-A、B等位基因与山东汉族关节病性银屑病及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PCR-寡核苷酸探针杂交分型法(PCR-SSOP)对42例山东汉族关节病性银屑病患者(患者组)与90例健康献血者(对照组)进行HLA-A、B等位基因分型。结果 两组比较,关节病性银屑病患者组B*27等位基因频率(患者组为11%,对照组为1.8%,Pc < 0.01)、B*57等位基因(分别为4.8%和0.4%,Pc < 0.05)及B*13/B*27杂合体(分别为8.5%和0.5%,Pc < 0.01)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33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和6.7%,Pc < 0.01)明显低于对照组。B*27等位基因频率在关节病性银屑病脊柱受累组为80%,无脊柱受累组为 22%(两组比较,P < 0.01);外周附着点受累组为63%,无外周附着点受累组为23%(P < 0.05)。7例B*13/27杂合体阳性者中5例(71%)有脊柱炎合并外周关节炎,而36例B*13/27杂合体阴性者中有8例(22%),两组比较,χ2 = 6.73,P < 0.05。结论 HLA-B*27与山东汉族关节病性银屑病相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总结寻常型银屑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中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发现10例寻常型银屑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其中男9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59.90±10.18)岁,银屑病均先于大疱性类天疱疮发病。8例患者水疱发生于银屑病斑块上,2例水疱发生于外观正常的皮肤上。9例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1例患者应用口服四环素、烟酰胺配合光疗治疗。出院后随访150~1065天,7例患者无新发水疱,银屑病皮损病情稳定;2例失访,1例死亡。结论:寻常型银屑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临床相对少见,中老年患者居多,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CEA、CA15 - 3、CA12 - 5水平 ,以探讨外周血CEA、CA15 - 3、CA12 - 5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免法检测 5 6例乳腺癌患者及 2 0例健康人外周血CEA、CA15 - 3、CA12 - 5水平 ,数据统计用t检验和χ2 检验分析。结果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EA、CA15 - 3、CA12 - 5的检测值和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且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 ,CEA、CA15 - 3、CA12 - 5阳性率呈上升趋势 (P <0 0 1)。 3项联检比 2项或单项检测灵敏度及准确性更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外周血CEA、CA15 - 3、CA12 - 5联合检测可提高乳腺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总结山西省2008年-2012年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率、发病率和治疗情况,对筛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山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更好的开展,提高筛查率。方法依据《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对2007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3+1模式)在山西省各医疗保健机构出生的活产新生儿,在出生后72h并充分哺乳6次以上,采集足跟血并滴于专用滤纸上,进行CH和PKU筛查。结果2008年—2012年5牟间,共筛查新生儿649075例,筛查率逐年上升。确诊CH患儿267例,发病率为1/2431。确诊PKU患儿120例,发病率为1/5409,患儿均得到及时的早期的治疗,坚持规范治疗的患儿治疗效果得到肯定。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以早期发现CH和PKU患儿并及时治疗,是降低出生缺陷的有效预防措施,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5.
目的通过对2847例足月儿、早产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筛壹及临床分析,了解石狮市新生儿G6-PD缺乏情况,并为患该病新生儿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葡萄糖-6-磷酸底物法(连续监测速率法)对2847例新生儿G-6-PD活性进行定量检测,并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G-6-PD缺乏症的发病率为6.43%(183/2847),其中男婴的发病率为8.41%(130/1545),女婴的发病率为4.07%(53/1302)。早产儿G6-PD缺乏症的发病率9.22%(26/282)高于足月儿6.12%(157/2565)。p6-PD缺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27.87%(51/183),明显高于G6-PD正常新生儿3.08%(82/2664)。G-6-PD缺乏早产儿高胆红素血发病率为42.31%(11/26),显著高于G6-PD缺乏足月儿25.48%(40/157)。结论常规开展新生儿G6-PD缺乏症的筛查工作,对G6-PD缺乏症患者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因出现核黄疸而造成的智力低下或死亡等后果。对新生儿进行该项指标的筛查,可以有效预防溶血症的发生,并对有效预防新生儿黄疸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
脑外伤患者心肌酶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酶在各型脑外伤发生、治疗、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109例各型脑外伤患者进行心肌酶检测。AST、LDH、-αHBDH、CK采用酶法,CK-MB采用免疫抑制法。结果脑外伤患者心肌酶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型、中型、重型、极重型脑外伤心肌酶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各型脑外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心肌酶显著升高。结论心肌酶分析对判断脑外伤的病情以及分型具有参考意义,并可作为判断疗效和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7.
外伤药冰石散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石散是由赤石脂、寒水石、炉甘石、石膏、冰片等药组成。经药理实验证明,本品可缩短凝血时间,对创伤出血及股动脉喷射性出血均有止血效果;而且本品可抑制创口内化脓性细菌。创口内用药达七天之久而未见异物反应,说明本品的刺激性很小。  相似文献   
78.
颈外手术进路治疗室带及喉室淀粉样定熊允谷1杨宝琦1陈莉霞2报告6个喉娄样变的病例,其病变主要在室带或延及喉室。均采取颈外进路切除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讨论如处。1临床资料6例均为男性;年龄38~64岁,进行性或反复间断性声音嘶哑3个...  相似文献   
79.
为了解我市小学生入学前后的甲型肝炎感染状况,我们于1991年11月在我市四所小学进行了抗-HBVIgG,HBsAg和SGPT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山东省日照市城市、农村和沿海不同条件的四所小学学前班和一年级班各9个,整群抽样,计841人,年龄为6~9岁。1.2方法必脉采止分高血清,用ELISA法检测抗-HAVIgG抗体;改良赖氏法检测SGPT;RPHA法检测HBsAg。抗-HAVIgG(ELISA)试剂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2结果共检测抗-HAVIgG841人,阳性299人,阳性率为35.55%.其中男性447人,阳性180人(40.26%)…  相似文献   
80.
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173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随着神经影像技术,显微外科技术和术中监测手段的发展,大多数脊髓髓内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成为现实。本研究旨在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室管膜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脊柱脊髓组从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髓内室管膜瘤173例,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肿瘤全切除163例(94.2%),近全切除8例(4.6%),大部分切除2例(1.2%),出院3-6个月门诊随访好转142例(76.3%),余随访不全。结论:积极的显微外科治疗,争取全切是髓内室管膜瘤治疗的最佳选择,术前神经功能状况、肿瘤的性质与部位、手术技巧与切除程度等都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