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广州市不同时段成人上呼吸道感染病毒鉴定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广州市成人上呼吸道感染不同时段的病毒分布.方法 收集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发热门诊与呼吸疾病研究所门诊患者咽拭予,用PCR法、RT-PCR法、荧光RT-PCR法、抗原胶体金法、病毒分离培养法进行病毒检测.结果 284份标本确诊为病毒感染的标本43份,阳性率为14.8%.混合感染的患者8例(18.6%).引起广州市2007-2008年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是腺病毒(ADV),ADV感染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6、7月份,以2007年明显.2008年春季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IFA),其次是乙型流感病毒(IFB),其余时间主要是ADV(30.2%),其次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4.7%).血常規显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州市2008年春季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是IFA,其次是IFB,其余时间主要是ADV,其次是RSV,副流感病毒1型感染.荧光PCR法检测病毒比较客观,适合临床病毒检测.  相似文献   
82.
不同治法体内抗甲3(H3N2)亚型流感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辛凉解表、辛温解表及祛湿解表等不同治法在体内抗甲3(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三种治法的代表方分别选择银翘散、桂枝麻黄各半汤和新加香薷饮,设正常对照组、阳性药物(病毒唑)组和三种治法组,分别观察不同治法对甲3(H3N2)亚型流感病毒小鼠肺炎的影响,对小鼠感染甲3(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死亡保护作用和延长生命作用。结果:以肺指数为评价指标,三种不同治法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种不同治法组之间比较以及三种不同治法组和阳性药物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处理组间死亡率比较和不同处理组间存活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不同治法对甲3(H3N2)亚型流感病毒小鼠肺炎均有抑制作用,但三种不同治法之间以及三种不同治法和阳性药物之间作用并无差异性。三种治法对小鼠感染甲3(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死亡保护作用和延长生命作用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83.
加味小柴胡汤对刀豆蛋白A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加味小柴胡汤对刀豆蛋白A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ConA致肝损伤动物为模型,观察小鼠ALT、AS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小鼠干扰素γ(IFN-γ)、肝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探讨加味小柴胡汤保护肝损伤的作用和机理。结果加味小柴胡汤能降低小鼠ALT、AST及TNF-α、IFN-γ水平,改善肝组织病变。结论加味小柴胡汤对ConA所致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凋亡及免疫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84.
2009年4月初开始在墨西哥和美国暴发的猪流感病毒H1N1(swine-origin influenza A virus,S-OIV)流感,后经世界卫生组织(WHO)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这种流感病毒迅速蔓延全球,再一次考验世界,暴发新流行性疾病的威胁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85.
银翘散抗甲1型流感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以MDCK细胞及小鼠流感肺炎模型为基础,观察不同浓度银翘散煎剂对流感病毒导致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和改善小鼠肺炎严重程度的情况,评价古方银翘散对甲1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方法接种甲1型流感病毒于MDCK细胞,观察银翘散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以甲1型病毒滴鼻感染小鼠,观察对肺指数、病毒致小鼠死亡率等的影响。结果银翘散的最大无毒浓度为1.13g.L^-1,100TCID50病毒攻击量下,银翘散(在0.52~66g.L^-1浓度下)在MDCK细胞对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银翘散对流感病毒致小鼠肺炎的抑制作用,其40、20、101mg.kg^-1三个剂量组的肺指数分别为1.35、1.36、1.52,其中银翘散40、20mg/kg两个剂量组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银翘散100mg.kg^-1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在死亡保护率和平均存活时间均有统计学的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银翘散可改善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肺炎症状,延长生命率,对甲1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死亡保护作用,对病毒性感冒显示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6.
目的比较两种经典方麻杏石甘汤(MXSGT)和银翘散(YQS)抗流感病毒药理特点。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法(CPE)和MTT法检测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体外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q PCR法和ELISA法检测病毒感染后诱导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分泌。结果麻杏石甘汤体外对不同亚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H1N1、H6N2、H9N2等亚型及乙型流感)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在0.1~1 mg·mL~(-1)之间,银翘散体外未显示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与病毒对照组比较,麻杏石甘汤(3 mg·mL~(-1))和银翘散(0.5 mg·mL~(-1))体外均抑制流感病毒诱导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的表达,包括IL-6、IP-10、TNF-α、IL-8、CCL5(P0.05),其中麻杏石甘汤对IP-10、IL-6的下调作用更显著(P0.05)。结论对两个经典治疗流感的复方比较发现,麻杏石甘汤兼具直接抗病毒和抑制病毒介导炎症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后续实验进一步验证。银翘散仅显示了抗炎药效。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引起广州地区成人流感样疾病(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的呼吸道病毒病原学分布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2009年1-9月份采集882例成人ILI患者的鼻和(或)咽拭子,应用小瓶离心法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并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病原学分布:882份鼻和(或)咽拭子标本中,病毒培养阳性385份(43.7%),共检测出9种病毒,以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为主,共259例(67.3%),其余分别为乙型流感病毒107例(27.8%);人副流感病毒(HPIV)1~3型5例(1.3%);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及肠道病毒各2例(0.5%);混合感染8例(2.1%),其中季节性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6例,乙型流感病毒与HPIV-3混合感染1例,腺病毒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混合感染1例.2009年3-5月份以乙型流感病毒为优势毒株,6-8月份则以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为主;(2)临床特征:ILI患者以18~30岁人群为主(49.7%),中度发热、咽喉痛及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的比例为88.4%(727/882)和10.7%(95/882).季节性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的临床症状相似,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组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平均数均较病毒阴性组低.腺病毒、HPIV及RSV感染者年龄较低,肠道病毒与疱疹病毒感染者未出现皮疹.结论 (1)引起2009年广州地区成人ILI的病原以季节性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毒为优势病毒,其他呼吸道病毒散发,病毒病原体多样化特征不明显,呈季节性流行;(2)不同病毒感染的成人ILI患者发热程度不同,伴有明显的全身和上呼吸道症状,肺炎少见.  相似文献   
88.
89.
甲型流感病毒空斑形成技术的改进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为0.01,高峰期为感染后第4天.结论 该方法经改进可应用于标准病毒株及临床样本的病毒定量检测和确定流感病毒最佳感染复数;低MOI感染复数易于获得高滴度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90.
2009年4月初开始在墨西哥和美国暴发的猪流感病毒H1N1(swine-origin influenza A virus,S-OIV)流感,后经世界卫生组织(WHO)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这种流感病毒迅速蔓延全球,再一次考验世界,暴发新流行性疾病的威胁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