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通过蛋白酶K法、苯酚法、病毒DNA/RNA提取试剂盒、腺病毒荧光PCR检测试剂盒等四种腺病毒核酸提取方法的比较。为进一步研究腺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以腺病毒感染的A549细胞为样品.分别以蛋白酶K法、苯酚法、病毒DNA/RNA提取试剂盒、腺病毒荧光PCR检测试剂盒等四种方法提取核酸.核酸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A260/A280的比值后,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核酸中腺病毒拷贝数浓度。并记录四种腺病毒核酸提取方法所需的操作时间。结果蛋白酶K法、苯酚法、病毒DNA/RNA提取试剂盒、腺病毒荧光PCR检测试剂盒等四种方法提取核酸的A260/A280的比值依次为1.85532、1.7377、1.81474和1.43934,核酸中腺病毒拷贝数浓度依次为4.9×10^5copies/mL、3.94×10^3copies/mL、2.66×10^6copies/mL和6.15×10^6copies/mL,提取核酸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5、15、0.5和0.5h。结论四种腺病毒核酸提取方法中,蛋白酶K法简单快捷、成本低廉,适合一般实验室使用;苯酚法适合用于提取细胞培养上清中病毒的核酸;病毒DNA/RNA试剂盒的优点是操作时间短,得到的病毒核酸纯度较高;腺病毒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对病毒的核酸损耗少.操作步骤少.适用于临床标本的腺病毒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22.
西替利嗪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4(IL-4)检测,证实西替利嗪对过敏性鼻炎具有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
银翘散对多种呼吸道病毒作用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银翘散对多种呼吸道病毒导致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探讨银翘散抗病毒机理。方法分别接种鼻病毒R14型、流感病毒A型FM1株、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7型于KMB17、MDCK、Hep-2、Hela细胞,观察银翘散体外对多种呼吸道病毒作用。结果在4种培养细胞上,银翘散对4种呼吸道病毒株均未见明显的抑制病毒致细胞病变的作用。结论银翘散在体外对多种呼吸道病毒的增殖未显示抑制作用,结合体内抗病毒有效的结果,认为将来银翘散抗病毒机理研究方向可调整为以含药血清进行研究,模拟药物代谢的体内过程,使结果更符合临床特点。也可考虑银翘散可能通过对宿主防御机能的影响而发挥抗病毒感染效果。  相似文献   
24.
贯叶金丝桃醇提物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通过体内外抗病毒实验研究贯叶金丝桃抗流感病毒作用。方法 接种甲 1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于狗肾细胞 (MDCK ) ,观察贯叶金丝桃醇提物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 ;体内实验以病毒滴鼻感染小鼠 ,观察肺指数、病毒致小鼠病死率等。结果 贯叶金丝桃 50g/L浓度组有明显抑制病毒致细胞病变的作用 ;贯叶金丝桃醇提物 10 0mg/kg和 10mg/kg对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肺炎实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0 0mg/kg浓度组能延长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生存时间。结论 贯叶金丝桃醇提物可抑制流感病毒的增殖 ,是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5.
72例冬季甲型流感的病源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冬季甲型流感的病原体分布及临床特征。方法入选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广东省中医院的14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采用离心培养法对病毒进行分离鉴定,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甲型病毒分离培养阳性72份,总阳性率为49.O%,其中甲型H1N1流感53份,季节性甲流19份。从时间分布看,2009年12月及2010年1月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至2010年2月,以季节性甲流为主。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例的恶寒症状发生率高于乙型流感感染病例(P〈0.05),其它临床症状与体征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与季节性甲型流感在同一时期流行。2010年2月,甲型H1N1流感所占比例明显下降,以季节性甲流为主。甲型HINI流感轻症与季节性流感症状、体征基本相似。甲型流感作为一种病毒性疾病,白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降低。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的降低为流感诊断提供参考,但明确诊断尚需病原学检测。  相似文献   
26.
白藜芦醇对小鼠艾滋病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中药虎杖提取物白藜芦醇的体内抗小鼠艾滋病病毒作用.[方法]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白藜芦醇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0、4mg·kg-1·d-1),齐多呋定(AZT)组(剂量为100mg·kg-1·d-1);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小鼠均腹腔接种Friend型鼠白血病病毒(FLV),复制小鼠艾滋病模型;病毒攻击后1 d,各组均按设计剂量给药,连续21 d;剖杀小鼠,观察白藜芦醇对模型小鼠的脾指数(质量比)及脾指数抑制率、胸腺指数(质量比)、外周血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以及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高剂量组能抑制模型小鼠的脾肿大(P<0.05)和胸腺萎缩(P<0.01),升高外周血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但对外周血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未见显著性影响.[结论]白藜芦醇具有一定的体内抗小鼠艾滋病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27.
病毒感染是我国传染病致死的主要病因。建立一种能有效模拟人类感染病毒的动物模型,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致病机制和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树鼩作为灵长类动物的近亲,是近年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型动物模型,在病毒感染性疾病模型研究中突显优势和潜能。本文从树鼩的分类学、生理学和免疫学等生物学特征方面阐述了其应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研究的优势,并对树鼩在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等多种人类病毒感染性疾病模型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比较和概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制备人ω干扰素(hIFN-ω)并初步研究其体外抗普通冠状病毒活性.方法 制备hIFN-ω cDNA,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纯化后,测定了hIFN一ω的抗滤泡口膜炎病毒(VSV)和冠状病毒昆徐株活性.结果 成功地获得了hIFN-ω GST融合蛋白,利用WISH-VSV系统检测hIFN-ω的抗病毒活力为7.81×104 kU/L;与基因工程α干扰素(IFN-a2b)的比较发现,hIFN-ω可以明显抑制冠状病毒昆徐株的活性,而IFN-α2b未见此活性.结论 hIFN-ω具有抑制冠状病毒昆徐株的活性,有独特的抗呼吸道病毒作用;不同的干扰素亚型对不同的病毒敏感性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9.
板蓝根抗流感病毒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是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代表性中药,临床上常用于防治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目前,板蓝根中的逾百种化学成分被鉴定,分子多样性十分丰富,然而对于这些化合物如抗流感病毒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等多缺乏系统评价和论述。本文综述了板蓝根活性成分分离和鉴定的最新概况,深入探讨板蓝根抗流感病毒抗炎药效活性成分的现代药理研究新进展,为中药材二次开发研究及其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0.
李莉  杨子峰 《河北医学》2014,(9):1411-1415
目的:比较4种商品化的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对甲型H6N2、H7N3和H9N2禽流感病毒抗原的检测效果。方法:以H6N2、H7N3、H9N2禽流感毒株作为检测毒株,以倍比稀释法将毒液稀释成不同浓度,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观察这4种试剂盒(3种胶体金法和1种免疫渗滤法)对甲型H6N2、H7N3和H9N2禽流感病毒株的检出情况并比较其对毒株的检测下限。结果:4种试剂盒均可检测出甲型H6N2、H7N3和H9N2禽流感病毒抗原,检测下限范围( log10 TCID50/mL)分别为国产1:1.6~2.4,国产2:3.3~4.1,国产3:3.3~4.1,进口:2.3~2.8。结论:4种试剂盒均可检出甲型H6N2、H7N3和H9N2禽流感病毒抗原;国产1的检测效果较好,操作简便快捷。这些检测试剂都可考虑作为禽流感可疑病例的筛查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