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2.15细胞生长规律的探讨及在药物筛选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2 .2 .15细胞生长及其分泌HBsAg和HBeAg的规律以及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HBV的体外细胞培养系统 (2 .2 .15细胞系 )建立抗HBV药物筛选的实验技术常规 ,对 2 .2 .15细胞及其分泌HBsAg和HBeAg的特性进行初步观察 ,并在此基础上对几种药物体外抗HBV活性进行研究。结果 选择每孔接种 0 .1mL浓度为 3× 10 8L-1的 2 .2 .15细胞培养至 8~ 12d为细胞指数生长期 ,滴板后第 1天上清中HBsAg和HBeAg均阳性 ,第 12天达高峰且含量最高。药物阿特福韦二吡呋酯、鞣花鞣质、无环鸟苷、α -干扰素对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分别为 0 .6 7M ,0 .4 9g/L ,0 .75g/L ,>10× 10 8IU/L ,对病毒HBsAg和HBeAg的治疗指数 (TI)分别为 2 79,4 .4 7;2 7.2 2 ,5 .4 4 ;1,1;1,1。结论  2 .2 .15细胞抗HBV药物筛选以 3× 10 8L-1/孔培养至 12d作为常规方法较为合适。阿特福韦二吡呋酯、鞣花鞣质均有显著体外抗病毒作用 ,可以作为阳性药物对照。  相似文献   
2.
白藜芦醇对小鼠免疫系统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碳粒廓清试验,测定白藜芦醇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通过比色法测定鸡红细胞免疫后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研究白藜芦醇对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30 mg/kg和15 mg/kg剂量对环磷酰胺致小鼠细胞免疫抑制有对抗作用,能使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吞噬指数和吞噬系数得到恢复;白藜芦醇30 mg/kg剂量可对抗环磷酰胺致小鼠体液免疫抑制,提高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结论白藜芦醇对小鼠免疫功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六神胶囊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 RAW264.7细胞分为六神胶囊组和地塞米松组,六神胶囊按9.76、4.88、2.44、1.22、0.61、0.31、0.15μg/ml梯度稀释;地塞米松按250、125、62.5、31.25、15.63、7.81、3.91μg/ml梯度稀释,选择细胞存活率大于90%的最大3个六神胶囊浓度和最大无毒剂量的地塞米松进行后续实验。RAW264.7细胞分为空白组,地塞米松组,模型组及六神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脂多糖诱导建立炎症模型。造模后六神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加入筛选浓度的高、中、低浓度六神胶囊溶液各1 ml;地塞米松组加入筛选浓度的地塞米松溶液1 ml;模型组和空白组加入1 ml培养液。24 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检测一氧化氮(NO)的浓度,ELISA法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IL-1β、TNF-α、IL-6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表达,蛋白印迹实验检测核因子κB p65 (NF-κB p65)、磷酸...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金刚烷胺和利巴韦林对不同甲型流感病毒株的体外抑制作用,为临床选择抗流感病毒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接种甲型流感病毒标准实验株[H1H1(A/PR/8/34、A/FM1/47),H3N2(A/Aichi/2/1968)]和临床分离株[H1N1(A/Guangzhou/GIRD02/2009、A/Guangzhou/GIRD166/2009),H3N2(A/Guangzhou/GIRD18/2009、A/Guangzhou/GIRD26/2009)],于狗肾细胞(MDCK),采用空斑试验观察金刚烷胺和利巴韦林对甲1和甲3型流感病毒不同实验株和分离株的敏感性。对测试毒株的MP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了解金刚烷胺的药物敏感性。结果金刚烷胺在MDCK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335μg/ml,对部分甲型流感病毒标准实验株[A/FM1/47(H1N1)、A/Aichi/2/1968(H3N2)]及临床分离株[A/Guangzhou/GIRD02/2009(H1N1)]有抑制作用(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14.9、20.1、16.8μg/ml)。利巴韦林的TC50为2.05mg/ml,对测试的所有毒株均有抑制作用(IC50为6.8~37μg/ml)。金刚烷胺耐药毒株均为单位点突变(第31位的丝氨酸S置换为天冬酰胺N,S31N)。结论甲型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胺较易出现耐药,而利巴韦林体外对金刚烷胺敏感株和耐药株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临床抗流感病毒治疗时可考虑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9月通过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AO分型为C2或C3型,采用支撑钢板掌侧固定17例,背侧固定9例。结果2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诊,握力恢复平均为对侧的78%,11例腕关节伸屈活动达健侧的70%~80%,4例背伸及掌屈均只达健侧的60%~80%,3例活动度在健侧60%以下。23例屈伸活动时无疼痛,3例有轻度疼痛。患者对手术后腕关节功能满意者21例(80.78%),较满意者4例(15.36%),不满意1例(3.86%)。按改良G reen和O’brien标准,18例患者(69.2%)为优,5例(19.2%)为良,3例(11.6%)为一般,优良率88.4%。结论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疗效好,并发症少,术后配合合理的康复锻炼,能使腕关节功能达到最大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白藜芦醇对多种呼吸道病毒作用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文达  杨子峰  刘妮  秦笙  张奉学  朱宇同 《中药材》2008,31(9):1388-1390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多种呼吸道病毒导致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探讨白藜芦醇的抗病毒机理积累基础.方法:分别接种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呼吸道合胞病毒long株、腺病毒7型、鼻病毒R14型于MDCK、A549、HEp-2、MRC-5细胞,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CPE),观察白藜芦醇体外对多种呼吸道病毒作用.结果:白藜芦醇在无毒浓度120μg/ml下,对腺病毒7型所致的细胞病变有抑制作用,而对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呼吸道合胞病毒long株、鼻病毒R14型均未见抑制作用.结论:白藜芦醇具有体外抑制腺病毒7型作用,其对DNA病毒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徐长卿水提物抗肝癌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徐长卿水提物抗肝癌的作用。方法 以徐长卿水提物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株,观察其对HepG-2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及评价其抗肝癌作用。结果 徐长卿水提物浓度为60g/L和30g,/L时,能使HepG-2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15g/L和7.5g/h时对细胞增殖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徐长卿水提物浓度为60g/L和30g/L时,在体外细胞培养中对HepG-2细胞增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克感利咽口服液体内、外抗冠状病毒的作用。方法接种非SARS冠状病毒中华株ZHZ(HK3D3)于人肺K1二倍体细胞(HEL),观察克感利咽口服液体外抗非SARS冠状病毒中华株ZHZ(HK3D3)的作用;以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建立动物体内冠状病毒模型,筛选易感鸡种,诱其发病。以雏鸡的死亡率、死亡保护率及病理变化为指标,观察克感口服液体内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冠状病毒)的作用。结果体外实验:克感利咽口服液的半数毒性浓度为32g/L,在其最高稀释浓度0.156g/L下,仍可以抑制病毒。体内实验:克感利咽口服液预防及治疗实验的死亡保护率分别为35.1%和26.50%,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克感利咽口服液体内未见抗冠状病毒作用,但能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症状;体外则有明显的抗非SARS冠状病毒作用,显示了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流感病毒A/Font Monmouth/47(H1N1)血凝素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方法用SPF鸡胚增殖毒株,提取病毒基因组总RNA,应用RT-PCR技术扩增该病毒株的HA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测定HA基因核苷酸序列。结果该毒株的HA基因全长为1677bp,含有完整的阅读框架,编码545个氨基酸;BLAST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毒株HA基因与其他H1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8%。结论该毒株HA核苷酸序列发生了变异,出现多处碱基替换,可能是病毒毒力增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甲型H1N1流感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和人禽流感的异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探头符合线路断层显像(DHTC)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分析对肺部肿块良恶性鉴别的应用价值,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160例胸部X线或CT怀疑肺癌的患行FDG DHTC检查及三项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CYFRA21-1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测定,两种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对肺部病变的FDG浓聚程度及特征进行分析,以局部斑块状明显浓聚灶且靶/非靶比值(T/N比)≥1.3为阳性(肺癌);反之,肺部病变无明显放射性浓聚,或浓聚呈云片状、散在性模糊的影像且T/N比<1.3为阴性(良性病变)。三项肿瘤标志物中有1项或1项以上超过正常值上限即为阳性(肺癌)。上述检查完成后1个月内得到病理等最终诊断结果。结果:127例患最终确诊为肺癌,另外33例为肺部良性病变。FDG DHTC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5%、84.8%和92.5%。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7.7%、84.8%和71.3%。卡方检验显示FDG DHTC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均明显优于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但两的特异性一致。在7例FDG DHTC检查假阴性的肺癌患中,有4例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为阳性,提示后对肺癌的诊断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论:FDG DHTC检查对肺癌的诊断是一种灵敏可靠的方法。虽然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均远低于FDG DHTC检查,但二综合分析仍有助于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