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9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88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从学生视角和实际需求出发,深入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生理学学习需求,促进生理学课程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72.
吴雅峰  杨媛华  王辰 《北京医学》2007,29(11):641-643
目的 应用超声观察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血栓直接征象.方法 选择资料完整、符合PTE诊断标准的PTE患者502例,其中大面积、次大面积PTE 224例(溶栓治疗),非大面积PTE 278例(抗凝治疗).超声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4d)右心系统血栓直接征象和下肢静脉血栓情况.结果 超声检查发现右心系统血栓直接征象者31例,占6.2%.治疗前溶栓组血栓直接征象28例(11.6%),治疗后为8例(4.0%),P<0.01.抗凝组血栓直接征象6例(2.9%),治疗后2例(0.9%),P>0.05.502例患者检出下肢静脉血栓者326例(64.7%),治疗前发现静脉血栓血管数为785条(11.2%),治疗后仍存在血栓者458条(6.5%),P>0.05.结论 超声检测PTE患者血栓直接征象可有助于观察治疗前后变化,以溶栓治疗对血栓直接征象改善显著.下肢静脉血栓短期治疗改善缓慢.  相似文献   
73.
走出支气管哮喘治疗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不规范的治疗方法,有些甚至是非常错误的治疗方法。国内调查结果也表明,绝大多数高危状态的哮喘患者平时用药很不正规,用药的依从性差;尤其是在缓解期,缺乏正规的哮喘管理。有些医务人员在支气管哮喘的认识、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念,如盲目信奉偏方、毫无顾忌地使用激素、对于吸入激素又无缘无故地产生恐惧感等等。在此,笔者就临床上常见的一些关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误区进行解答,以便于医务人员能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正确规范的治疗,使广大哮喘患者的病情得到满意的控制。  相似文献   
74.
杨媛  郭钰珍  颉丽 《山东医药》2008,48(12):29-30
目的 探讨促血管生成素2(Ang-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在卵巢上皮性癌(OE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人卵巢上皮癌、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中的Ang-2和bFGF,计数各组中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Ang-2和bFGF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6%、73.9%,在良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16.7%;在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率均为0.卵巢上皮性癌组两个指标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5).卵巢上皮性癌中Ang-2和bFGF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分别为0.8和0.6,P均<0.05),且Ang-2和bFGF的表达亦呈正相关(r=0.8,P<0.05).结论 Ang-2、bFGF在卵巢上皮性癌的表达升高,并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于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住院的40岁以上因急性加重住院的慢阻肺患者543例,于病情缓解期收集基线数据。在其出院后进行6个月随访,终点事件为再次出现急性加重及死亡。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RDW对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RDW为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病情缓解出院后近期再次急性加重(HR=1.129,95%CI 1.038~1.228,P=0.005)或死亡(HR=1.303,95%CI 1.123~1.513,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排除合并肺癌及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后,RDW仍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24,95%CI1.012~1.518,P=0.038)。经ROC曲线计算以RDW=13.6%为界值分组,生存分析显示RDW≤13.6%组预后显著优于RDW13.6%组。结论 RDW升高是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病情缓解后短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6.
老年人群是肺血栓栓塞症(PTE)的高危人群,有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长,PTE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且老年PTE的病死率、复发率和出血发生率较年轻人明显升高。 因此,老年PTE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性医疗保健问题已引起各国普遍关注。在过去的20年间,老年PTE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如新的诊断策略的建立(包括Wells评分和改良的Geneva评分)、年龄调整的D?二聚体界限值对于PTE的排除诊断价值、新型抗凝药物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等。本文我们主要针对老年PTE诊断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对临床肺血管病医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7.
有创-无创序贯撤机过程中呼吸与循环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了解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过程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变化,以评价该方法实施中的生理学效应。方法:选择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12例,待“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拔除气管插管,改用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PSV+PEEP)。分别于“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有创机械通气条件下,拔管后无创机械通气3h及鼻导管吸氧1h的条件下测定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变化。结果:有创机械通气改为无创机械通气后,呼吸、循环各项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撤机过程中,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稳定,能够平衡地接受由有创性机械通气向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的转换。  相似文献   
78.
边防部队卫生队伍建设与稳定,直接关系到部队官兵健康和卫勤保障的实施。因此,探索有利于边防部队卫生队伍建设稳定的路子,对加强边防部队建设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9.
目的 通过颈外静脉注入自体血栓建立大鼠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模型,观察急性PTE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水平变化和表达,及其在PTE后肺组织病理改变中的作用.方法 5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PTE组及假手术(sham)组.于制模后2 h、6 h、24 h及72 h处死大鼠.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MMP-9和VEGF浓度;考马斯亮兰法测定BALF中总蛋白浓度并进行细胞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MMP-9和VEGF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①病理结果:PTE组栓塞区肺组织有肺损伤改变;sham组未见上述病理变化;②血清学结果:PTE组MMP-9和VEGF浓度在6 h、24 h和72 h显著高于sham组(P<0.01);③BALF结果:PTE组MMP-9浓度24 h时显著高于sham组(P<0.01);VEGF 2 h和24 h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5,P<0.01);PTE组BALF中总蛋白浓度和细胞数2 h和24 h组均显著高于sham组(P值均<0.01);④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TE组MMP-9和VEGF表达显著高于sham组.结论 急性PTE可引起肺损伤.PTE可引起血液中MMP-9和VEGF细胞因子释放及其肺组织中显著表达,促进炎性细胞和蛋白渗出,参与PTE相关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0.
重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u-PA)是一种较新的溶栓剂,为重组单链糖蛋白产物。目前,ru-PA用于治疗肺血栓栓塞症(PTE)的研究尚不多见。我们拟通过经颈外静脉注入^125I-标记的加热血栓,建立大鼠PTE模型,对比ru-PA及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不同方案的溶栓效果以及对全身纤溶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