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肿瘤学   6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清胰汤对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我们通过应用自制清胰汤加减 (党参、附子、红花、赤芍、大黄等 )治疗急性胰腺炎 (AP) ,观察其对肿瘤坏死因子 (TNF)、白细胞介素 6(IL 6)及IL 8的影响。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自 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2月收治的胰腺炎病人 ,中药治疗组 2 0例 :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49~ 82岁 ,平均 67 3岁。对照组 2 0例 :男 10例 ,女 10例 ,年龄 47~ 79岁 ,平均 64岁。按中华医学会 1996年标准 ,将治疗组分为轻型AP10例 ,重型AP 10例 (APACHEⅡ≥ 8分 ,BalthazarCT分级系统在Ⅱ级或Ⅱ级以上 ) [1] ;对照组…  相似文献   
22.
早期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 1998年 11月以来采用早期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 (EST)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 :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对SAP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1] ,APACHEⅡ评分在 8分以上 ,BalthazarCT评分在Ⅱ级以上 ,SAP器官功能分级在Ⅰ~Ⅱ级 ,既往无器官功能不全病史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SAP共2 0例 ,其中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16~ 6 5岁。将 2 0例随机分成两组 :A组为EST治疗组 (10例 ) ,B组为对照组 (10例 )。两组病情基本相似。2 .诊断和治疗 :治…  相似文献   
23.
失血增加内毒素血症危害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索失血性休克加重内毒素血症对宿主危害的机理。方法 以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动物从颈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15.57±1.73kPa下降到6.13±0.267kPa,1h后将血液和等量生理盐水一同回输。8h后再经肠系膜血管按0.2mg/kg体重剂量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O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Blumgart吻合方法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不同的吻合方式为3组:Blumgart吻合组(A组)55例,胰管空肠黏膜端侧吻合组(B组)65例,套入式吻合组(C组)70例。比较不同吻合方法术后胰瘘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各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采用行×列χ2检验。结果全部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4%(92/190),其中A组为25.5%(14/55),B组为52.3%(34/65),C组为62.9%(44/7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50,P0.05)。术后胰瘘发生率20.5%(39/190),其中A组为5.5%(3/55),B组为20%(13/65),C组为32.9%(23/70)。在胰管内径3 mm的患者中,不同吻合方式的患者胰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9,P0.05),在≥3mm的患者时,不同吻合方式患者胰瘘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36,P0.05)。结论 Blumgart胰肠吻合方法安全、简单、省时,明显降低胰瘘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5.
放射免疫分析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井清源主任医师梁鸿发,杨坤兴南京市第一医院肝胆外科(210006)长期以来胰腺癌的治疗效果不佳,其中的一个关键原因是早期诊断问题没有解决,临床发现的多为中晚期出现黄疸的患者,随着血清放射免疫分析的深入开展,可望在这方面有...  相似文献   
26.
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头和十二指肠在解剖上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整体、密不可分,对位于胰头的病变,一般常规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术),但对于良性病变,由于切除了远端胃、全部十二指肠及正常胰腺组织,手术显得过大,损伤了正常胃、十二指肠和胰腺的内分泌和消化功能.自Beger于1972年实施应用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DPRHP)治疗慢性胰腺炎以来,其手术适应证逐渐扩大.该文通过复习文献并结合笔者的经验,对我国目前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的进展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mRNA定量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本科行胰头癌根治术的患者中筛选出经病理证实为导管腺癌的30例患者的完整资料,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其胰腺癌组织及6例正常胰腺组织中VEGF mRNA、uPA mRNA定量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VEGF mRNA、uPA mRNA的表达与胰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神经侵犯有关。VEGF mRNA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的定量表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07,P=0.000);uPA mRNA在直径≤2 cm的肿瘤组织中定量水平小于直径2 cm的肿瘤组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9,P=0.000)。uPA mRNA在伴有十二指肠侵犯组中的定量表达高于无十二指肠侵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9,P=0.037)。uPA mRNA在Ⅲ期肿瘤组织中的定量表达高于Ⅰ、Ⅱ期肿瘤组织中的定量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50,P=0.000)。VEGF mRNA与uPA mRNA的表达存在正相关(r=0.334,P=0.000)。结论 VEGF mRNA、uPA mRNA在胰腺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可为肿瘤细胞的侵润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蛙皮素对胆道梗阻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黄疸组、蛙皮素组。术后第10天,下腔静脉检测血ALT、LPS水平,肝脏表达SOD、MDA、XOD、GSH衡量氧化应激状态,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结构。结果胆道梗阻下腔静脉ALT、LPS值升高,肝脏SOD、GSH表达减少,MDA、XOD表达增加,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较多,肝脏高氧化应激。蛙皮素注射10d,血清ALT、LPS水平及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肝脏高氧化应激状态降低。结论蛙皮素降低胆道梗阻大鼠肝脏氧化应激,其机制可能与肝脏蛋白激酶C、LPS水平及炎性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黄疸对外周血T细胞和自然杀伤 (NK)细胞的活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应用CD系列单克隆抗体对 2 0例术前黄疸患者外周血T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进行检测 ,观察免疫功能改变。结果 良性黄疸组CD3 (65 .0 9± 6.5 2 )、CD4(4 0 .5 8± 5 .82 )及NK(16.62± 6.91)细胞活性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明显 (P <0 .0 5 ) ;CD8(3 5 .40± 6.0 7)细胞活性上升 (P <0 .0 5 )。恶性黄疸组CD3 (62 .44± 7.2 8)、CD4(3 0 .0 1± 6.89)及NK(16.2 3± 7.0 2 )细胞活性同样下降明显 (P <0 .0 5 ) ;且良恶性黄疸组CD4(3 0 .0 1± 6.89)细胞活性比较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而黄疸持续时间仅对CD4(分别为 2 3 .43± 3 .70 ,3 0 .0 1± 6.89)有影响。结论 良恶性黄疸能降低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 ,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我院1960年~1989年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160例,其中153例为闭合伤,治愈率83%。死亡率与合并伤、失血量呈正(?)关(P<0.01),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在于,1.及时诊断;2.早期手术处理;3.迅速恢复血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