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4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8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11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行常规治疗联合NIPPV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血气分析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以及Borg分级比较,试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实施NIPPV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以及病死率,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2.
[目的]探索三步评定法配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影响.[方法]将7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首先采用吞咽障碍三步评估筛查,对评估不能达到经口进食标准者分别配合吞咽康复护理与颈部表面电刺激.[结果]干预组少量饮水通过率比对照组提高了35.9%,中量饮水通过率比对照组提高了23.1%,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比对照组减少23.0%.[结论]三步评定法可以显著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康复效果和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3.
目的:比较耳体针、行为心理疗法及2种疗法综合治疗中重度肥胖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138例单纯性中重度肥胖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耳体针(A组)、行为心理疗法(B组)和2种联合疗法(C组)治疗,并对治疗前后近远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2个月后,3组体质量、腰臀围、脂肪度值均比治疗前下降,C组低于A、B组;近远期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C组均明显高于A、B组(均P〈0.05)。结论:耳体针及行为心理综合疗法有显著减肥效果,且远期效果巩固。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配合以有创机械通气48~72 h为切换时间窗,行有创-无创序贯式机械通气,抢救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41例重症COPD合并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及时行纤维支气管镜冲洗、引流和局部注药,以有创机械通气48~72 h为切换时间窗,改行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20例一直行有创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切换时间窗时,无创机械通气(NIPPV)24 h的动脉血气指标变化,以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例数.结果两组治疗前动脉血气指标相仿(P>0.05);治疗组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48~72 h后动脉血气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采用NIPPV 24 h后动脉血气指标与对照组相对应时间动脉血气指标相仿(P>0.05);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58±10 h和19±12 d(P<0.05);总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3±4 d和19±12 d(P<0.05);VAP分别为0和8例(P<0.05).治疗组1例拔管失败重新插管.结论对合并肺部感染的COPD呼吸衰竭插管上机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冲洗、引流、局部注药和PSB采样,可以充分引流气道炎性分泌物,改善通气,并有针对性地抗感染治疗,以48~72 h为切换时间窗易获成功,改用NI PPV后可以显著降低VAP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5.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唐春兰  杨和平 《重庆医学》2006,35(6):555-557
姜黄素(curcumin)是从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根茎中提取的一种酚性色素。大量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尤其是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抗癌活性物质,其抗肿瘤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体内外试验均证实,姜黄素具有确切的抗肿瘤活性,并能减轻多种致癌因素对机体的损害,同时具有抗肿瘤侵袭和转移的作用。本文对姜黄素抗肿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6.
目的:探讨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又称姜黄素-3)对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1)采用Giemsa染色法观察浓度分别为4μg/ml、8μg/ml和12μg/ml的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效果;(2)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浓度分别为4μg/ml、8μg/ml的双脱甲氧基黄素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效果;(3)采用丫啶橙荧光染色观察内皮细胞在8μg/ml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诱发凋亡后发生的形态结构改变。结果:(1)Giemsa染色实验表明,双脱甲氧基姜黄素作用24h后,4μg/ml组细胞凋亡率为15.8%,与阴性对照组(13.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8μg/ml组和12μg/m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6%和38%,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和P<0.001),凋亡细胞多表现为胞体缩小、变圆,核浓缩,呈紫黑色;(2)透射电镜分析表明,4μg/ml组的内皮细胞形态结构与阴性对照组基本相同,无明显异常改变,8μg/ml组有大量凋亡小体形成,并观察到较多的典型凋亡细胞;(3)丫啶橙荧光染色可较细致地显示细胞凋亡时的多种结构、形态改变,能够发现较早期的凋亡细胞,因而其敏感度可能更高。结论:(1)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诱导内皮细胞凋亡作用的有效剂量为8μg/ml;(2)丫啶橙荧光染色是研究细胞凋亡的一种较好的形态学实验方法,同时也适于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7.
鱼藤酮对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鱼藤酮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heochromocytoma, 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鱼藤酮对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周期.结果 5.0 μmol/L鱼藤酮作用于PC12细胞12 h及24 h后,G0/G1期及S期细胞所占比例逐渐下降(P<0.01),而G2/M期细胞比例逐渐升高(P<0.01).单纯鱼藤酮中毒12 h线粒体膜电位即降低.结论大剂量(5.0 μmol/L)鱼藤酮引起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及细胞周期改变,可能导致PC12细胞生长障碍.  相似文献   
168.
169.
目的 观察采用SPW 1A型白细胞增长仪 (升白仪 )治疗晚期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效果 ,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6例晚期肿瘤患者分为治疗组 (n =44)和对照组 (n =42 ) ,化疗结束后治疗组采用升白仪治疗 ,每天 1次 ,共 1 0d ,对照组给予鲨肝醇等常规升白药物 ;两组患者于化疗结束后次日 ,第 5、1 0天分别抽取静脉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结果 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计数 ,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增加 (P <0 .0 5,P <0 .0 1 ) ,升高白细胞有效率高达 92 .7% ,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升白仪治疗能明显升高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患者的白细胞数 ,且使用安全、操作简便、价格低廉 ,无任何不良反应 ,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0.
经皮穿刺瘤体内植入125Ⅰ粒子治疗肺癌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对肺癌进行近距离放疗的效果,并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2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在模拟定位机或CT定位下,通过穿刺针将^125I粒子植入到肺癌病灶内,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疗效,并观察其并发症。结果:本组20例患者观察2个月以上者18例,其中CR27.8%(5/18),PR66.7%(12/18),NC5.6%(1/18),近期有效率(CR+PR)高达94.4%(17/18)。并发气胸20%(4/20),咯少量血痰25%(5/20),胸膜腔内明显出血5%(1/20),粒子脱入胸膜腔5%(1/20)。结论:经皮穿刺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癌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而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