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08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65篇
药学   45篇
  1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1 毫秒
581.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诱导HepG2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致凋亡作用,并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相关基因E1、E2和E3及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初步探讨MG132的致细胞凋亡机制。方法采用多个浓度(2、5、10μmol·L-1)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HepG2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UPP相关基因E1、E2、E3和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转录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HepG2细胞凋亡率低于5%,在2、5和10μmol·L-1MG132作用下,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9%、66.1%、72.8%,MG132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具有量效关系;RTPCR检测发现细胞内UPP相关基因E1、E2、E3mRNA表达下降,而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mRNA表达上调;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能够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G132抑制UPP活性,使细胞内Caspase3蛋白降解减少,同时上调Caspase3基因转录,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82.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葛花总异黄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分离葛花总异黄酮的最佳树脂,并对影响分离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使分离工艺达到最优化.方?浇 法:研究7种不同类型吸附树脂对葛花总异黄酮的吸附特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葛花总异黄酮的含量对工艺进行评价.结果:AB-8型大孔树脂对葛花总异黄酮的吸附性能较好,其吸附纯化条件为葛花提取物上样浓度为3.0 mg·mL-1,吸附流速为2BV·h(树脂床体积),以60%乙醇作为洗脱剂进行洗脱效果最佳.经AB-8处理后的葛花总异黄酮含量可达50%以上.结论:该法简单可行,分离效果好,能满足于大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83.
目的:探讨补肾解毒通络方(BSJDTLF)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网络药理与蛋白组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其靶点与作用通路进行了分析、预测.将补肾解毒通络方进行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对质谱结果中的化合物通过TCMSP与CTD数据库进行分析,得到对应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再通过NCBI和GENE CARD数据库筛选与白血病相关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4.
目的:评价纵切式回肠襻式造瘘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开腹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按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行直肠癌前切除术,观察组在切除吻合后加行纵切式回肠襻式造瘘术,对照组不用。观察两组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2.5%(1例),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症状较轻,行骶前引流管低压冲洗引流后愈合;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1.4±0.5)d,进食时间(1.5±0.5)d,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5.8±0.9)d,术后住院时间(9.4±1.8) d,治疗费用(3.9±0.3)万元。对照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20.0%(8例),发生吻合口瘘患者的症状较重,其中1例行骶前引流管冲洗引流治愈;3例按高位肛瘘行吻合口瘘切开挂线引流术,术后经药物坐浴、冲洗换药治愈;4例症状较重,因弥漫性腹膜炎行二次回肠造瘘手术;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3.4±0.9) d,进食时间(4.2±0.6)d,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7.4±1.4)d,术后住院时间(14.6±3.2)d;治疗费用(4.2±0.7)万元。两组术后观察指标吻合口瘘发生率、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纵切式回肠襻式造瘘可显著降低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且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明显提前,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85.
便秘的病因极为复杂, 至今仍未完全明确, 除了器质性和药物等继发性因素外, 便秘还可能与遗传、饮食、肠道菌群、年龄和性别等因素有关。目前, 国内外指南一致按病因, 将慢性便秘分为原发性便秘和继发性便秘, 但对于原发性便秘的临床分型, 各指南仍存在着较大差异。部分指南将原发性便秘分为结肠慢传输型(STC)、出口梗阻型(OOC)和混合型;有指南将原发性便秘分为STC、排粪障碍型(DD)、混合型和正常传输型(NTC);更有指南提出了与上述不一样的分型。且各指南对功能性便秘(FC)与原发性便秘关系的理解及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归属不一致。通过查阅国内外便秘指南及相关文献, 得出以下结论:原发性便秘可分为IBS-C和FC, FC又可分为STC、OOC和混合型;不应将原发性便秘与FC相混淆, 也不应将IBS-C归属于FC。  相似文献   
586.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和感染性心内膜炎伴PR3-ANCA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增加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为治疗提供线索。方法报道2017年2月18日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急性肾损害患者1例,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发现感染性心内膜炎伴赘生物,同时PR3-ANCA阳性,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和随访预后。结果该患者心外科行手术治疗联合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后,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抗感染治疗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肾脏损害是最基本的治疗。对于发热伴急性肾功能损害、ANCA阳性,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补体下降的青年患者除考虑血管炎之外,也应注意筛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  相似文献   
587.
随着腔镜手术器材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改进,腔镜下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成为甲状腺外科的热点.我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共施行经胸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58例,其中腺叶切除术38例,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88.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及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喉返神经的显露及损伤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行胸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7例患者均成功手术,均顺利完成喉返神经解剖显露。随访6~12个月,平均8.5个月,术后颈部活动良好,无皮下淤斑、皮下积液,无出血、窒息,未见有声音嘶哑、咳嗽、手足抽搐及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熟练掌握腔镜下甲状腺游离和切除的顺序及喉返神经的脉络化游离技巧可有效预防术中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589.
报告中西医结合治疗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伴味觉、嗅觉障碍患者1例.通过对该患者诊疗过程的回顾分析,在中医对嗅觉、味觉异常病因病机认识的基础上,认为湿、热、毒在新冠肺炎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而味觉和嗅觉障碍的发生亦多因湿热及湿热之邪侵袭造成的肺、脾胃、三焦等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以清热祛湿、调和脾胃为...  相似文献   
590.
组胺是人体内重要的参与免疫调节和过敏反应、神经信号传递、胃酸分泌、造血细胞生成等生理病理过程的小分子生物胺。组胺通过作用于细胞表面的组胺受体,激活相应的胞内信号通路,进而发挥一系列生理效应。已有研究表明,炎症与免疫反应贯穿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心包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其中组胺的作用颇受关注。本综述将着眼于探讨组胺对固有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及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