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大鼠的肾脏毒性.方法:清洁级SD大鼠24只,随机等分为4组,分别用含PFOS 0mg/kg、Smg/kg、25 mg/kg、125mg/kgPFOS的饲料喂养60d后,摘取眼球收集血液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UREA、CRE、UA的含量;分离肾脏,测定肾脏器系数;然后一侧肾作常规病理学观察,另一侧肾组织匀浆分离上清液,测定MDA、GSH含量及GSH-Px、SOD活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FOS中、高剂量组肾脏器系数增加、血清UREA、CRE、UA含量升高(P<0.05);中、高剂量组肾组织出现明显的管型和蛋白物质渗出;低、中、高剂量组肾组织中MDA、GSH含量升高(P<0.05),GSH-Px、SOD活力降低(P<0.05),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PFOS可对大鼠的肾脏产生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大学生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情况,为指导大学生合理膳食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并通过调查为营养标签的完善及营养知识的普及教育积累资料。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医学院800名在校生,采用《某医学院大学生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认知度调查问卷》调查大学生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度。结果:该医学院大学生营养标签知识得分为(55.72±15.6),对营养标签知识总的认知度和意识度不够。不同性别、专业、年级及户籍等情况下高校学生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大学生加强营养健康教育,引导其合理膳食行为的形成,做到科学合理的安排膳食,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新生抑郁与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有效干预自杀意念,预防自杀行为提供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医学院340名临床医学专业的新生,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调查学生抑郁及自杀意念现状。[结果]该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新生抑郁的发生率为31.76%,自杀意念发生率为8.82%,有无抑郁新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抑郁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P <0.05),有无自杀意念新生的自杀意念各因子及抑郁特异性症状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该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部分新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及自杀意念,抑郁与自杀意念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苯对小鼠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苯对小鼠胚胎体内发育的毒性。方法随机选择健康性成熟的昆明种小鼠,雌雄合笼产生孕鼠,孕鼠被随机分成5组(溶剂对照组、高、中、低剂量苯染毒组和环磷酰胺染毒组),每组8只,分别在小鼠妊娠第6-15天用25(低剂量)、100(中剂量)、400 mg/kg.d(高剂量)的苯进行灌胃染毒,每天一次,同时设植物油溶剂对照和环磷酰胺(10 mg/kg体重)阳性对照。观察孕鼠的体重增长情况;于妊娠第18天处死孕鼠取出胚胎,观察胚胎的生长发育状况、死胎和吸收胎鼠数及畸形发生情况。结果与植物油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苯染毒可降低孕鼠体重的增长率(P〈0.05),高剂量苯染毒孕鼠能使胚胎吸收和死亡发生率增加(P〈0.05),并可抑制胎盘和胎仔生长发育,中、高剂量苯染毒导致胎鼠畸形发生率增加(P〈0.05),但对孕鼠和胎仔的毒作用影响均弱于环磷酰胺的毒性作用(P〈0.05)。结论苯在体内对小鼠胚胎具有发育毒作用和致畸形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在艾滋病病毒(HIV)单阳家庭中,感染者抗病毒治疗(ART)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提高单阳家庭HIV感染者ART的依从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湖南省邵阳市和郴州市146对HIV单阳家庭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与配偶关系以及对抗病毒治疗的认知和态度;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146对HIV单阳家庭中,感染者平均年龄(42.47±12.13)岁。单阳家庭阴性配偶对HIV感染者早期治疗的接受率(95.9%)高于HIV感染者(87.0%)(χ2=7.393,P=0.007),接受治疗的最主要原因是:认为治疗可以延缓发病、预防配偶感染。结论 HIV单阳家庭配偶双方对ART的接受率均较高,主要影响因素为抗病毒治疗知识的了解及配偶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PC)对氨基脲(SEM)染毒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将50只成年KM小鼠,随机分为5组:溶剂对照组,SEM染毒组,SEM染毒+低、中、高剂量PC保护组;溶剂对照组,灌胃去离子水;SEM染毒组,前两周灌胃56.25 mg/kg.bw SEM溶液,后4周灌胃去离子水;低、中、高剂量PC保护组,前2周均灌胃56.25 mg/kg.bw SEM溶液,后4周分别灌胃100、200、400 mg/kg.bw PC溶液。末次灌胃24 h后,摘眼球采血后处死小鼠,测定相关检测指标。结果 SEM染毒组小鼠NK细胞活性、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抗体形成细胞数、淋巴细胞转化能力(SI)均低于溶剂对照组(P〈0.05);而中、高剂量PC保护组小鼠NK细胞活性、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AFC及SI均高于SEM染毒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量的原花青素可减轻氨基脲致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JP2]了解湖南省某高校不同人口学资料的本科预防医学专业新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状况和满意程度差异;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专业满意得分的综合影响;探讨增强专业认知对专业满意现状的提升作用。 方法 使用自制问卷《预防医学专业认知度与满意情况的调查》连续5年调查湖南省某高校2009~2013级预防医学专业新生,有效调查316名。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资料、专业认知度、专业满意情况3个方面。采用F检验或t检验分析人口学资料单因素分别对专业认知和满意度的影响;采用拟合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的方法探讨影响专业是否满意(满意/不满意)的主要因素;专业认知和满意度的关系采用双变量的相关和回归分析。 结果 预防专业新生专业认知平均得分(60.78±13.02)分,专业满意(71.86±11.02)分;2009~2013各年级新生专业认知和专业满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专业满意总体随年份显著增加;城市户籍学生专业满意高于农村学生(P<0.05);多个人口学资料对专业是否满意的影响,所拟合的回归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5,P<0.01),尤其以年级(Exp=8.93)和户籍(Exp=7.52)因素影响明显;专业认知和满意程度密切相关(R=0.47,P<0.01)。 结论 该校预防医学专业新生对专业满意状况逐年趋好,但总体状况仍有待提高,尤其应注意农村、高年级、父母低学历、专业认知较差学生的满意状况。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认知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专业认知,提高专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苯对大鼠的生殖毒性和胚胎的体内发育毒性。方法以浓度分别为0、5、10、15mg/m3的苯给雌雄性大鼠静式吸入染毒,观察雄性大鼠精子畸形和雌雄交配受孕情况、受精卵着床数、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数及胚胎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苯染毒组大鼠精子畸形率高于空白对照组,随着苯染毒浓度的增加,畸形率有增加(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苯染毒可抑制胎盘和胎仔生长发育,吸收、死胎发生率增加(P0.05)。结论苯具有雄性生殖毒性,并对胚胎有一定的致畸性作用和发育毒性。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及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并力求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人才的缺乏,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培养要求纵横发展、课程体系调整、教学方法改革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新医改背景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T)对六价铬(Cr6^+)染毒小鼠肝脏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60只清洁级昆明(KM)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铬(Cr6^+)染毒组(50mg/kg),低、中、高(5.0、10.0、20.0mg/kg)剂量MT保护组。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铬染毒组按50nag/(kg·bw)灌胃重铬酸钾溶液;MT保护组在给予铬染毒的同时继续分别按5.0、10.0、20.0mg/(kg·bw)剂量灌胃MT。各组灌胃时间均为15d,每日1次;灌胃体积均为0.1ml/(10g·bw)。实验结束麻醉处死动物采血,取肝脏计算其脏器系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AST、ALT、GGT含量;试剂盒检测肝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铬染毒小鼠体重降低、肝脏器系数增高、血清AST、ALT、GGT增高、SOD活力下降、MDA含量增高(P〈0.05)。经MT保护后与铬染毒组比较小鼠体重有所回升、肝脏脏器系数下降、血清AST、ALT、GGT降低、SoD活力升高、MDA含量下降,其恢复程度与MT呈剂量-效应关系(P〈0.05)。结论:铬(Cr6^+)对小鼠肝脏有损伤作用,MT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