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距骨颈骨折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距骨颈骨折的治疗. 方法 1988年10月-2004年6月,按改良Haw-kins法对66例距骨颈骨折患者分型:Ⅰ型14例,行石膏外固定;Ⅱ型34例,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关节融合术;Ⅲ型16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关节融合术;Ⅳ型2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关节融合术.其中陈旧性骨折4例. 结果 平均随访6.28年,采用Hawkins评分进行评估,优(29%)19例(Ⅰ型13例,Ⅱ型5例,Ⅲ型1例);良(26%)17例(Ⅰ型1例,Ⅱ型12例,Ⅲ型4例);可(27%)18例(Ⅰ型11例,Ⅱ型6例,Ⅳ型1例);差(18%)12例(Ⅰ型6例,Ⅱ型5例,Ⅳ型1例).距骨缺血性坏死25例(38%),踝及距下关节炎分别为20例(30%)和26例(39%). 结论 距骨颈Ⅰ型和Ⅱ型骨折宜石膏外固定,Ⅲ型骨折应切开复位内固定,Ⅳ型和陈旧性骨折宜采用关节融合术.  相似文献   
12.
多发伤合并胫腓骨骨折的急诊外固定器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  杨华清  贺西京  浮煜  历强  王栋 《中国骨伤》2007,20(8):517-518
目的:探讨多发伤合并胫腓骨骨折急诊外固定器治疗对多发伤的影响。方法:多发伤合并胫腓骨骨折(ISS≥15分)患者113例,其中男76例,女37例;年龄11~65岁,平均32.6岁。合并颅脑损伤62例,血气胸36例,腹腔脏器损伤23例,泌尿系损伤6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1例。急诊外固定器手术58例,择期外固定器手术34例,保守治疗21例。通过死亡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脂肪栓塞综合征(FES)发病率、平均ICU监护时间等4项近期指标及骨折情况等远期指标对比3种不同治疗方法对骨折本身和多发伤治疗的疗效。结果:113例患者除4例死亡外,109例全部获得5个月~1年随访,急诊手术ICU监护时间为(9.0±1.5)d,ARDS、FES发病率为0和3.2%,明显低于另外2种方法(P(0.05)。急诊外固定器手术死亡率及其他并发症与其他2种方法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多发伤合并胫腓骨骨折急诊外固定器治疗,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等优点,可显著减少多发伤患者ICU监护时间及部分并发症发病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术式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1997~2005年收治发育性髋关节脱位25例32髋,均采用髂腰肌腱松解骨牵引后,分别行骨盆髋臼周围截骨造盖术、改良Salter骨盆截骨术、改良Chiari内移截骨术结合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治疗。结果:术后1~5年随访McKay评分:优23髋,良3髋,可4髋,差2髋,优良率81.25%。结论:骨盆髋臼周围截骨造盖术结合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安全有效,是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手术治疗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规手段,术后大部分患者可获得满意疗效。但是,随着首次手术失误而导致的术后疗效不佳,甚至症状加重乃至一些新问题的出现,需要再次手术的病例也日益增多。1998~2005年我们再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分析第一次手术失误原因,探讨预防措施及再手术方法。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4例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26~69岁,平均39.2岁。再手术距首次手术时间为1个月~8年,平均3.6年。首次手术均为后正中入路,其中半椎板切除1…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支架与药物联合治疗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24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支架药物组、单纯药物组。以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血浆tPA、PAI-1和vWF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间血浆tPA、PAI-1和vW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支架药物组与单纯药物组相比,血浆tPA浓度显著高于后者(P=0.000),血浆PAI-1浓度显著低于后者(P=0.048),血浆vWF含量著高于后组(P=0.000);治疗前后血浆tPA、PAI-1和vWF水平变化量进行组间比较,支架药物组与单纯药物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对颅内动脉粥样狭窄的脑梗死患者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联合药物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更有利于预防血栓形成或动脉-动脉栓塞造成再次缺血性脑卒中;同时,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仍对血管内皮损伤较重,这可能是术后支架处血栓形成、高灌注综合征等并发症出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杨华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916-4916
目的:探讨对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进展。方法: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行为、有意识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逐渐纠正对疾病的不正确看法,减轻或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和异常行为。结果:心理护理有助于病情早日康复。结论:心理护理治疗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性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通过临床护理实践,认识到要做好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更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语言修养,以利于病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整群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射频热凝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直腿抬高角度.结果 观察组VAS评分(2.89±0.76) 明显低于对照组(3.98±0.68)(t=7.909, P<0.05);直腿抬高角度(78.42±4.42)明显高于对照组(71.64±3.98)(t=7.561,P<0.05). 结论 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增加直腿抬高角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儿童踝骨骺损伤后容易遗留踝内翻畸形,导致疼痛、肢体不等长、创伤性关节炎发生。通过微创截骨,根据旋转成角中心(CORA)原则使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矫正,能够获得满意的力线和肢体长度,同时能处理其邻近骨、关节和软组织的病变,治疗后踝的外形和功能都非常满意。使用Ilizarov技术矫正此类畸形,可控性好、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介绍一种小切口复位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附丽点撕脱骨折的方法.方法 对22例前交叉韧带胫骨附丽点撕脱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下复位固定手术.其中15例骨折复位后钢丝固定,4例用双股2号聚乙烯缝线固定,3例可吸收螺钉固定.对骨缺失影响交叉韧带长度者予以植骨.结果 19例获随访,时间6~24个月.X线及CT检查提示骨折愈合良好.采用Lysholm临床评分系统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术前为20~30分,术后为92~100分.关节活动度与对侧相比基本恢复正常.19例均恢复伤前的运动水平(非专业运动).结论 小切口行前交叉韧带胫骨附丽点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对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小,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杨华清 《当代医学》2022,28(6):163-165
目的 探究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脑梗死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