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228篇
预防医学   10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17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及认识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在治疗及愈后方面也不尽如人意。长久以来中医学者们以祖国医学独有的理论体系,对血管性痴呆有着独特的认识并在治疗上展现出较好的效果,显示其优势。因此就近年来中医对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展的研究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12.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可导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多种疾病。该研究构建体外非酶糖基化反应模型——牛血清白蛋白/丙酮醛(BSA/MGO reaction system)与牡丹皮提取物孵育,采用HPLC和UPLC-Q-TOF-MS/MS检测辨识牡丹皮提取物与丙酮醛共孵育液中抑制AGEs生成的活性成分,筛选出salvianan、paeoniside、苯甲酰芍药苷、牡丹苷J、没食子酰氧化芍药苷、氧化苯甲酰芍药苷、5-羟基-3S-羟甲基-6-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没食子酰芍药苷等差异性成分,推测其为牡丹皮提取物捕捉MGO的潜在活性成分;同时采用BSA-葡萄糖反应体系考察不同浓度的牡丹皮提取物(饮片质量浓度40、80、120、160、200 mg·mL^(-1))体外抑制AGEs生成的作用规律,进一步评价牡丹皮提取物及差异成分没食子酰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抑制高糖诱导的HUVEC内AGEs生成情况,并采用AO/EB双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显示牡丹皮提取物及差异成分对AGEs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降低细胞凋亡。该研究为牡丹皮通过抑制毒损因子AGEs治疗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3.
[目的]该实验制备通窍散瘀方微乳,并对其含量、理化性质、刺激性进行评价。[方法]实验以葛根素溶解度为指标,筛选出合适的乳化剂、助乳化剂、油相。再通过伪三元相图,优化微乳处方。[结果]得到制剂处方为EL35,2丙二醇-IPM-水,四者比例为29.23∶29.23∶5.18∶36.34(W∶W∶W∶W)。得到的O/W型微乳,外观澄清透明,PH均值约为5.31。透射电镜下观察,圆整、均匀。激光粒径测定仪测定平均粒径约为17.86 nm,Zeta电位约为-4.90。葛根素载药量约为:68.64 mg/g,芍药苷载药量约为26.96 mg/g。通过大鼠鼻中隔切片,研究通窍散瘀微乳和通窍散瘀溶液对鼻黏膜的刺激性、损伤性作用及可逆性。[结论]结果显示通窍散瘀微乳能显著提高难溶性药物葛根素的载药量,并且形成均一稳定的体系。可为通窍散瘀方给药提供新的剂型。微乳的刺激性小于溶液,且微乳损伤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14.
物理因子对自由基代谢影响的国内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物理因子对机体自由基代谢的研究方面已有不少报道 ,这是从分子机制探讨物理因子对机体特异作用的生物效应[1] ,从而为物理疗法对自由基代谢有关的疾病进行病因学治疗 ,以及抗衰老方面开拓广阔的应用前景 ,现将国内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一、自由基代谢与疾病和衰老  自由基 (FR)是含有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团或原子的总称 ,为机体正常代谢产物。正常细胞每天能产生大量自由基分子 ,主要有氧自由基 (O2 - )、羟自由基 (·OH)、过氧化氢 (H2 O2 )和氮氧自由基。正常情况下FR处于生成和被清除的动态平衡状态 ,不损害机体[2 ] …  相似文献   
115.
慢性骨髓炎辨证施护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冰 《河南中医》2005,25(12):88-88
慢性骨髓炎,中医称之为附骨疽,常脓水淋漓,久溃不敛.若治疗护理不当,尤易形成漏道而缠绵不愈.近几年我们根据中医理论,对36例慢性骨髓炎采取辨证施护措施,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和监测川畸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川畸病患儿心脏。结果:31例川畸病患儿检出冠状动脉病变19例(61%),其中冠状动脉扩张17例,冠状动脉瘤2例,合并心包少量积液2例,三尖瓣返流3例。累及左冠状动脉主干(LCA)19例,右冠状动脉(RCA)15例,左前降支(LAD)9例,左旋支(LCX)4例。以LCA+LAD及LCA+RCA或LCA+RCA+LAD组合受累形式常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小儿川畸病并发心血管损伤,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及估计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7.
痧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金秀瑶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对痧症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参加广西自治区卫生厅科研课题《金秀县民族医药状况调查》的研究时,多次到金秀县瑶族民间采访,现将金秀瑶医对痧症的认识及治疗方法总结介绍如下。 1 病因病理 大多数金秀瑶医认为“痧症”由天地间的“不正之气”所致。“不正之气”有“太过”和“不及”两种。太过即“冬为寒而寒冷过甚”、“夏为热但酷热不已”;不及即“冬为寒而反暖”、“夏当热而反凉”。在这种外邪的侵袭之下,加之人体正气不足,或情志抑郁,肝旺(壅滞而疏泄…  相似文献   
118.
电针治疗癔病性失音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冰 《四川中医》2001,19(6):76-76
采用电针治疗癔病性失者35例,痊愈率100%。临床治疗,只要诊断明确,选准穴位,手法恰当,则有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淀粉样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2012年收治的9例原发性支气管肺淀粉样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9例中男6例,女3例,平均年龄54岁。肺实质结节型和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可伴咯血或无症状。肺间质弥漫型主要表现为胸痛、痰中带血。肺实质结节型胸部CT均表现为肺部结节影,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表现为气管、支气管管壁增厚,可伴有钙化,肺间质弥漫性淀粉样变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小结节影、斑片影。肺实质结节型通常预后较好。气管支气管型病变者常反复感染加重,需间断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抗炎、止咳化痰、平喘等综合治疗有一定疗效。呈肺间质弥漫型病变者预后较差。结论原发性支气管肺淀粉样变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依据病理学检查,抗炎等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20.
对《伤寒论》条文中涉及的单纯数脉主病、数脉相兼脉主病和数脉相类脉主病等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伤寒论》中的数脉所反映出来的病机纷繁复杂,脉义具有多重性。单纯数脉主要反映虚证、提示病情变化;数脉相兼脉主要反映虚证、里实热证、秘结的大便与宿食等有形之邪、正邪斗争的疾病态势、痈疡病等;数脉相类脉主要反映里实热证、虚证、正邪斗争胶着的疾病态势。根据数脉主病可辨明病势是整体向愈还是整体恶化;脉证合参更有利于病机的判别。数脉涉及病机的核心在于“热”与“阳”,可以是阴虚所导致的虚热,或是正虚所导致的阳不秘(阳之失调),或是实邪导致的阳盛。探讨《伤寒论》中的脉法可为现代中医临床应用脉诊进行辨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