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51.
目的:甘草种子硬实,表面蜡质包被是影响组织培养条件下甘草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甘草种子进行处理,得到组织培养条件下提高甘草种子萌发率和消毒效果的方法。方法:将甘草种子用98%硫酸处理、灭菌热水处理、各浓度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后在MS培养基上培养,考察种子萌发及消毒效果。结果:组织培养条件下,常温水浸泡24 h的甘草种子吸胀率为36.67%,发芽率为10%,经过浓硫酸浸泡80 min、60℃热水浸泡24 h(自然冷却至室温)和3%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5 min的甘草种子吸胀率分别达到100%、42.16%和46.7%;发芽率分别为77.79%、36.67%和24.44%。浓硫酸和次氯酸钠溶液处理的甘草种子消毒效果较好。结论 98%硫酸浸泡80 min或者60℃热水浸泡24 h(自然冷却)后再用3%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5 min,均能使甘草种子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和较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152.
目的:优选艾粉β-环糊精包合方法及其工艺。方法:以包合物中左旋龙脑载药量与收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及超声法包合艾粉的工艺参数,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磨法最优,其最佳工艺参数为艾粉与β-环糊精的投料比1∶4,研磨时间45 min,加4倍量水,重复3次试验,包合物中左旋龙脑平均载药量达16.49%,平均收得率达89.22%,综合评分是31.04。结论:研磨法制备的艾粉包合物得到的平均载药量、收得率及综合评分均比其他两种方法高,且工艺简单、合理可行,可以作为提高艾粉的稳定性的一种方法,故优选研磨法。  相似文献   
153.
蔡启忠  周良云  刘露  刘长征  王浩  钟磊  杨全 《中草药》2021,52(19):6013-6022
目的克隆何首乌Polygonummultiflorum糖基转移酶基因PmUGTs,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以及差异表达分析。方法基于何首乌转录组数据,利用PCR扩增Pm UGTs全长cDNA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autodock4软件进行分子模拟对接;运用q RT-PCR检测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克隆得到4条Pm UGTs,分别命名为Pm UGT1、Pm UGT2、PmUGT3、PmUGT4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度分别为1509、1506、1464和1476 bp;编码503、502、488与492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6 940、54 780、54 350和54 620。Pm UGTs氨基酸序列中含有UGT高度保守的PSPG盒结构域,其二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与α-螺旋组成。进化树分析表明,Pm UGT1、PmUGT2、PmUGT3与拟南芥的UGT蛋白距离较近,Pm UGT4则与蒺藜苜蓿UGT亲缘关系最近。根据autodock4结果可知Pm UGT1、Pm UGT3、Pm UGT2与Pm UGT4蛋白上的残基分别可以与鹰嘴豆芽素A、罗汉果醇、白藜芦醇通过氢键连接。q RT-PCR结果表明,Pm UGTs表达量均在叶中最高。结论为进一步研究何首乌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及何首乌中糖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4.
为筛选适宜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不同组织基因表达分析的内参基因,从何首乌转录组数据中选取Actin,GAPDH,SAND,PP2A,TIP41常用的5个候选内参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Delta CT以及RefFinder等方法对5个候选内参基因在何首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稳定性进行分析,为何首乌基因差异表达研究提供可靠的内参基因,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各候选内参基因在何首乌不同组织中表达水平和稳定性有较大差异,其中对各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水平(Ct)的分布分析显示,以Actin和GAPDH基因在各组织中表达水平相对较高,而SAND,PP2A,TIP41表达水平较低;通过不同方法对各候选内参基因稳定性进行分析,geNorm分析结果以PP2A,GAPDH表达最为稳定,SAND表达稳定性最差,NormFinder和Delta CT法均以PP2A稳定性最高,SAND稳定性最低,而BestKeeper分析以Actin最稳定。通过RefFinder对候选基因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得出以PP2A基因稳定性最高,其后依次为GAPDH,Actin,TIP41,SAND,以SAND基因稳定性最差。因此,PP2A基因为何首乌不同组织基因表达分析比较理想的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155.
同位素~(13)C标记的磷脂脂肪酸(PLFA)法,可以追踪有微生物参与的碳循环过程,并且揭示微生物在此过程中的功能,PLFA法在微生物生态研究中已经被广泛应用。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13)C标记的PLFA法在微生物介导的植物-土壤碳循环中的应用,包括植物残体的微生物分解、土壤激发效应、丛枝菌根、光合作用产物的微生物利用及其在甲烷氧化菌、浮游植物等特定微生物上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对其在中药生态种植研究领域进行展望,包括丛枝菌根增加药用植物抗逆性、缓解连作障碍和非药用部位堆肥还田。  相似文献   
156.
杨全  傅俊 《中国辐射卫生》2013,22(3):337-338
目的 掌握诸城市医疗机构X射线装置防护情况,确保医用辐射安全。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各医疗机构X射线装置及放射防护情况进行调查和监测。结果 机房面积全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屏蔽防护及机器放射防护性能合格率均超过96%,个人防护用品配备齐全并使用合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全覆盖。结论 加强放射卫生监督与监测工作,是确保医疗照射设备安全使用和医用辐射安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7.
滑膜肉瘤是高度恶性软组织肿瘤,其发生病变部位常在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于胸壁的多发性低分化滑膜肉瘤罕见. 病例 男,63岁,1月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胸痛,深呼吸时疼痛加重,伴阵发性干咳,无肩背部放射痛,无咳痰、咯血,无畏寒、发热、四肢及关节疼痛.10天前,患者发现右侧前胸部肿块,生长快速、进行性增大,伴胸痛.遂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右前胸部扪及一大小约3.0 cm×4.0 cm肿块,质硬,边界清,活动度差,无压痛.CT平扫提示:右前胸壁胸骨柄旁胸大肌深面见大小约2.7 cm×5.8 cm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较均匀,CT值约30~45 HU,边界较清晰,胸骨柄左右两旁另见多个软组织密度结节,部分跨胸壁浅、深层生长凸入胸腔,胸骨骨质未见确切破坏,右侧后胸壁广基底软组织密度结节突向肺野,边缘清晰(图1,2).  相似文献   
158.
目的 筛选适用于肉桂和大叶清化桂不同部位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析的稳定内参基因,为肉桂和大叶清化桂皮枝叶3个不同部位的基因表达分析提供稳定的内参基因。方法 以肉桂和大叶清化桂两种植物的皮、枝、叶等6个不同组织器官为实验材料,使用Real-time PCR技术对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肌动蛋白(actin),泛素结合酶(UBE),组蛋白(histone)和微管蛋白(TUB)共5个内参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进而使用3个常用的内参基因分析软件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对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5个内参基因在2种植物的皮、枝、叶中均有表达,但稳定性存在差异,综合分析得出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顺序依次为GAPDH>actin>UBE>histone>TUB。对2种植物的内参基因分别进行分析,最优内参基因依然是GAPDH,表明GAPDH是最合适的内参基因。TUB和histone在3个软件中的排名均靠后,在内参基因的筛选中应被剔除,不适合在肉桂和大叶清化桂基因表达分析中使用。结论 肉桂和大叶清化桂皮、枝、叶不同部位最适的内参基因为GAPDH,为后期开展这两种植物不同部位有效成分积累过程中基因的功能调控和表达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9.
目的:研究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广金钱草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方法,考察料液比、超声功率和提取时间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绘制以总黄酮含量为响应值的等高线图和响应曲面,讨论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回归模型拟合性良好,置信度较高。优选的提取工艺为:以pH=2.0,7.5,8.3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40,室温下超声提取39 min,重复提取3次,功率为340 W。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量为1.879 4 mg·g-1,与预测值相符度为96%。结论:采用响应面优化的半仿生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不使用有机试剂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绿色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0.
局限性纤维性间皮瘤常发生于胸膜腔、腹膜腔 ,发生于肺较罕见 ,现报告 1例。患者 女 ,5 2岁 ,因胆囊息肉术前胸部体检。胸片发现 :左肺中野内带相当于左肺舌叶区肿块影 ,密度较均匀 ,边界清晰 ,肿块内缘与纵隔无清晰分界。胸片诊断左肺良性占位病变。CT平扫 :左肺舌叶软组织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