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4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性激素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研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性激素,vWF含量和纤溶活性的改变及其相关性,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发色底物法测定了66例(女34例,男32例)I,II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32例(女16例,男16例)老年正常人的雌二醇,睾酮及内皮损伤特异性标志物-von Willebrand因子含量,以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老年女性高血压病雌二醇水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明显低于老年女性正常对照组(P<0.01,P<0.05),而von Willebrand因子含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老年男性高血压病组睾酮水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明显低于老年男性正常对照组(P<0.05,P<0.01),von Willebrand因子含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老年女性高血压病组雌二醇水平与von Willebrand因子含量呈显著负相, 结果提示,老年女性高血压病患者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而男性睾酮水平下降,两者都存在明显的内皮损伤,纤溶活性异常,雌二醇可能通过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有利影响而对女性高血压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32.
目的 介绍巨大动脉导管示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一种改良术式及其可行性、安全性和适应症。方法 采用经肺动脉双腔气囊导管封堵主动脉导管开口,常温、常规流量,心脏不停跳缝闭动脉导管开口。结果 16例均治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2月-3年情况良好。结论 改良术式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且伴有瘤样扩张、钙化及合并心内膜炎患者,明显减少了心肺并发症及深低温对全身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33.
经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介入诊疗1 32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路介入诊疗的方法学和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327例次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或/和PCI患者的临床和手术情况,记录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成功率为95.40%(1036/1086),经桡动脉PCI成功率为98.34%(237/241),54例经桡动脉手术失败患者改股动脉入路手术成功。术后局部血肿99例,前臂张力性血肿和桡动脉闭塞各1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和PCI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不影响术后患者活动,但需要掌握一定的手术技巧和预防处理血管痉挛的经验。经桡动脉PCI宜直接选择支撑力较好的指引导管,以增加导管的后坐力和同轴性,同时对于靶病变给予充分预扩张,以手术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234.
充分水化治疗对造影剂肾病防治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充分水化治疗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163例接受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充分水化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检测所有患者PCI术前,术后第2、5d的血肌酐水平。结果充分水化治疗组CIN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大量静脉补液充分水化治疗安全、易行,可显著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35.
培哚普利及美托洛尔对中心动脉压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培哚普利和美托洛尔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中心动脉压与肱动脉压的影响.方法 在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后,分别同步测量145例高血压病或(和)冠心病患者升主动脉根部(直接测量法)和肱动脉(袖带加压法)的血压,其中单药降压治疗二周以上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培哚普利组(4 mg/d,62例)、美托洛尔组(25 mg/d,39例).结果 升主动脉收缩压高于袖带加压法测量的肱动脉收缩压9.6 mm Hg(P<0.01),升主动脉舒张压低于袖带加压法肱动脉舒张压2.0 mm Hg(P<0.01),升主动脉脉压较肱动脉脉压大11.6 mm Hg(P<0.01).虽然培哚普利组和美托洛尔组袖带加压法测得的肱动脉压相同,但是培哚普利组的升主动脉收缩压低于美托洛尔组(P<0.05).结论 升主动脉压与袖带加压法测得的肱动脉压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虽然培哚普利和美托洛尔降低肱动脉压效果相似,但培哚普利降低升主动脉收缩压较美托洛尔更显著.  相似文献   
236.
目的:探讨非接触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电融隔离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8例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房颤患者.其中23例阵发性房颤、5例持续性房颤.采用非接触三维标测系统(Ensite navX)建立左心房、肺静脉的三维等时电势图和电解剖图,并在距离肺静脉口1~2 cm处行环肺静脉及其周围组织电隔离.消融终点包括:完成所有环肺静脉消融径线;全部肺静脉均达电隔离;阴性诱发结果.结果:28例患者均达到消融终点;手术的总操作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161.3±23.2)min和(38.0±6.8)min;随访6~17月,20例(71%)无房颤发作;8例(29%)有房颤复发,其中2例因其发作次数及时间均较术前明显减少未再消融,予以可达龙治疗可控制(术前可达龙治疗无效),6例行第2次消融,术中均发现肺静脉电位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第2次术后4例房颤无再发,2例仍有发作但未再消融,予以可达龙治疗可控制.术中及随访期间无任何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非接触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环肺静电隔离是治疗房颤的有效而安全的方法.肺静脉既是房颤的诱发机制,亦有可能参与房颤的维持.  相似文献   
237.
蒋蕾  杨侃  李军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11):1983-1986

目的:检测异常瞬目儿童的泪膜脂质层厚度(LLT),探讨儿童异常瞬目与LLT的关系,期待发现LLT在儿童异常瞬目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前瞻性对比研究。选取2016-11/2017-02在我院眼科门诊主诉“频繁眨眼”为首诊原因的儿童患者46例为异常瞬目组,选取同期以非异常瞬目为主诉的儿童患者46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病史采集、裂隙灯检查、屈光检查、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以及用Lipiview眼表面光干涉仪测量LLT及不完全眨眼(PB)的次数并进行比较。

结果:异常瞬目组的LLT为72.17(22.13,91.00)nm,低于对照组81.97(30.25,95.27)nm(P=0.028); 异常瞬目组双眼平均等效球镜度数(-0.98±3.09D)、SⅠt(11.39±2.46mm/5min)较对照组(-0.24±3.06D、11.74±2.10mm/5min)无差异(P>0.05)。异常瞬目组双眼平均PB(0.58±0.28)、BUT均值(18.27±5.51s)较对照组(0.43±0.17、21.01±6.14s)有差异(P<0.05)。

结论:儿童异常瞬目与多种因素相关,LLT下降,可能是儿童异常瞬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