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5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训练对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从某部抽取273名官兵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理训练前后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自我和谐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心理训练后,实验组的P分、社交回避、SCL-90总分及偏执评分低于对照组,灵活性、积极应付、客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E分、积极应付、客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评分升高,P、N、SCL-90总分、强迫、抑郁、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评分下降,对照组SADS总分、社交焦虑、社交回避、SCL-90总分及精神病性评分升高.结论综合性心理训练提高了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目的探讨军人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与适应障碍 (AD)患者三种事件相关电位 (ERP)的变异。 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Bravo脑诱发电位仪 ,采用光和声成对刺激、反应时间以及听觉靶 -非靶刺激序列技术 ,检测 66例PTSD和 62例AD的关联性负变(CNV)、P30 0 、以及失配性负波 (MMN)。 结果 :( 1)CNV :M1 潜伏期PTSD组 [( 5 0 3 4± 13 9 2 )ms]长于AD组 [( 42 1 4± 98 0 )ms;P <0 0 1] ,M2 波幅PTSD组 [( 18 9± 7 9) μv]高于AD组 [( 12 6± 5 2 ) μv ;P <0 0 1] ,指令信号后负变化 (PINV)的出现率PTSD组 ( 3 9% )高于AD组( 5 % ;P <0 0 1)。 ( 2 )P30 0 :在靶刺激中 ,Cz脑区的P3潜伏期PTSD组 [( 3 15 4± 17 8)ms]短于AD组 [( 3 3 8 9± 12 4)ms;P <0 0 1] ,Pz脑区的N2 潜伏期PTSD组 [( 2 78 5± 2 1 8)ms]长于AD组 [( 2 60 1± 15 6)ms ;P <0 0 1) ,Pz脑区的P3波幅PTSD组 [( 3 4± 1 8) μv)低于AD组[( 5 7± 2 4) μV ;P <0 0 1]。在非靶刺激中 ,Cz脑区的P2 波幅PTSD组 [( 2 5± 1 4) μV)低于AD组 [( 3 1± 0 1) μv ;P <0 0 1)。 ( 3 )MMN :潜伏期PTSD组 [( 2 14 2± 2 5 7)ms]长于AD组 [( 188 2± 2 0 9)ms;P <0 0 1] ,波幅PTSD组 [( 8 5± 1.8) μV]高于AD组 [( 5  相似文献   
73.
新兵心理应付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新兵心理应付方式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为改善新兵心理应付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应付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和生活事件量表 ,对 2 5 7例新兵和 2 69名老兵进行评定 ,并对新兵心理应付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新兵比老兵多采用自责、幻想和退缩应付方式 ,个性特征、生活事件、文化程度是影响新兵心理应付方式的主要因素。结论 新兵多采用不成熟的心理应付方式 ,且与个性、心理刺激和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4.
某部新兵入伍前自杀未遂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取多级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某部新兵996名 (均为男性)作为调查对象,因执行任务而请假者10人,在收 回的986份有效问卷中,年龄16~22[平均(18.3±1.5)]岁; 高中及高中以上者845人,初中及初中以下者141人. 1.2 方法 调查内容有自编调查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1] (EMBU)、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2](ASLEC)和艾森克个性问 卷(EPQ).调查时先讲明目的,并要求独立完成;对不合作者尽 量说服鼓励其完成问卷,以尽量减少无应答所造成的偏倚.再 对初筛出的自杀未遂者进行逐个调查,确定自杀未遂的诊断及 自杀原因、方式、…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脑诱发电位的变异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实验于 2001- 08/2003- 10在解放军一六○医院精神疾病防治中心完成.使用美国 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CCMD 3)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的 46例患者(抑郁症组)以及 4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听觉诱发电位(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AEP)、事件相关电位 P300( event related potential P300, P300)的检测.同时抑郁症组完成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评定.并于治疗 2个月时对抑郁症组进行了相同项目的随访. 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 P300靶 N2和 P3潜伏期均延迟 (t=2.15,4.22, P< 0.05和 0.01),靶 P3和非靶 P2波幅均降低( t=8.24,6.48, P均 < 0.01); AEP双峰 P2波的出现率增高(χ 2=17.68, P< 0.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抑郁症组 P300大部分变异指标明显变化( t=2.52~ 9.06, P< 0.05~ 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t=0.83~ 1.75,P均 >0.05); P300非靶 P2波幅与 AEP双峰 P2波的出现率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 t=6.03,χ 2=13.91, P均 < 0.01); HAMD总分及大部分因子评分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2.56~ 9.61,P< 0.05~ 0.01).治疗前后, P300主要指标的差值与部分精神症状的变化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r=0.224~ 0.342,P< 0.05~ 0.01). 结论抑郁症患者脑诱发电位有自己的变异特点,在协助诊断抑郁症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6.
目的了解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关联性负变(CNV)的特征和治疗缓解后CNV的变化.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型脑诱发电位仪及光、声两种成对刺激方法,对66例发病期PTSD患者(患者组)和56名健康军人(对照组)进行CNV测定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事件影响量表(IES)评定,并对患者组中的60例进行了临床随访.结果患者组发病期M1潜伏期延迟(P<0.01),M2波幅增高(P<0.01),命令信号后负变化(PINV)出现率增高(P<0.01);SCL-90及IES总分及其部分因子分升高(P<0.01);CNV变异指标与SCL-90及IES总分及其部分因子分显著相关(P<0.01或0.05).患者组康复期M1潜伏期、M2波幅和PINV出现率,以及SCL-90与IES总分及其部分因子分均恢复至正常值内(与发病期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且治疗前后CNV变异指标差值与精神症状减分率显著相关(P<0.01或0.05).结论 PTSD患者的CNV变化可能是状态标志.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未经药物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锥体外系症状(EPS)与利培酮治疗剂量及疗效的关系.方法对6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采用不同剂量利培酮治疗前后进行了锥体外系症状评定量表(ESRS)与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评定.结果应用利培酮4~6mg/d与≤3mg/d治疗的患者,其EPS发生率分别为46.4%与14.3%(x2=3.94,P<0.05),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在出现EPS的患者中,降低利培酮治疗剂量后EPS则减轻或消失,而疗效并未降低.结论未经药物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EPS与利培酮治疗剂量有关,而与疗效无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独生子女的个性特点及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方法对某高炮团入组新兵共164人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数字搜索能力测验(FST)测试。入组新兵按照是否是独生子女分为研究组(独生子女组)和对照组(非独生子女组)。应用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心理教研室研制的多功能心理测量仪(DXC-IV)收集数据。结果与非独生子女组相比,独生子女组EPQ中的N量表分明显偏高(P<0.01),而L量表分偏低(P<0.05);FST总得分明显偏低(P<0.01)。结论独生子女新兵存在一定的心理弱点,应以心理干预提高其心理素质及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79.
目的 了解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患者关联性负变 (CNV)的特征和治疗缓解后CNV的变化。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Bravo型脑诱发电位仪及光、声两种成对刺激方法 ,对 6 6例发病期PTSD患者 (患者组 )和 5 6名健康军人 (对照组 )进行CNV测定以及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和事件影响量表 (IES)评定 ,并对患者组中的 6 0例进行了临床随访。结果 患者组发病期M1潜伏期延迟 (P <0 0 1) ,M2 波幅增高 (P <0 0 1) ,命令信号后负变化(PINV)出现率增高 (P <0 0 1) ;SCL - 90及IES总分及其部分因子分升高 (P <0 0 1) ;CNV变异指标与SCL - 90及IES总分及其部分因子分显著相关 (P <0 0 1或 0 0 5 )。患者组康复期M1潜伏期、M2 波幅和PINV出现率 ,以及SCL- 90与IES总分及其部分因子分均恢复至正常值内 (与发病期比较P <0 0 1,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 ) ,且治疗前后CNV变异指标差值与精神症状减分率显著相关 (P <0 0 1或 0 0 5 )。结论 PTSD患者的CNV变化可能是状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