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国内文献已有报导,并有从事中医分型与现代医学检查方法相联系的探讨。鉴于冠心病临床类型较多,有些临床诊断不易确立,可能影响辨证分型的结果,为此我们取诊断肯定的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例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对象,同时进行甲皱微循环、血液物化特性、心功能等实验检查,寻求与中医分型有关的现代医学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52.
此研究调查了201Tl脑SPECT显像评价脑肿瘤组织学评分等级的临床作用。方法 静脉注射111MBq201Tl后约10min和3h获早期和延迟脑SPECT显像。9例健康志愿者,3例脑血肿和41例脑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均获早期和延迟201Tl摄取指数和201Tl滞留指数的半定量资料。结果 9例健康志愿者脑实质内有少量放射性强度。在早期显像,所有脑血肿或脑肿瘤患者都可见示踪剂的高摄取。脑血肿患者放射性强度明显减少(平均滞留指数,0.61±0.04)。良性或低评分等级肿瘤放射性强度稳定或轻度减少(平均滞留指数,0.96±0.24)。高评分等级或转稳性肿瘤…  相似文献   
53.
患儿,男,3岁,16kg。因生后发现心脏杂音,易感冒入院。查体:生长发育尚可,口唇无发绀。心界稍大,心率95次/min,律齐,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P2稍亢进。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左偏,不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右室肥大。X线:肺血增多,右心房、室增大。彩色多普勒超声:右心房、室增大,房间隔下段回声中断22mm,二尖瓣前叶中部回声中断,心房水平见左向右五彩穿隔血流束。  相似文献   
54.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者(95例合并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心脏彩超诊断为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者82例,室间隔缺损20例。结果:住院期间死亡率4.9%(5/102)。死亡原因分别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肺高压危象2例,呼吸衰竭2例。其余患者并发肺部感染7例,肺不张5例,胸腔积液1例,肺高压危象2例。所有存活患者肺动脉高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效果满意。结论: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临床上易与单纯室间隔缺损相混淆,术前容易漏诊因而导致术中发生灌注肺。因此,应加强术前诊断及术中探查,以避免灌注肺的产生。同时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者肺动脉高压出现早、进展快,易发展成器质性肺动脉高压,影响手术的远期疗效,甚至丧失手术机会。所以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一般均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5.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双向腔肺分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59例施行双向腔肺分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体外循环分为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其中,非体外循环组26例,体外循环组33例,对围术期相关疗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无一例死亡.非体外循环组患者与体外循环组患者相比,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明显缩短(P<0.05),胸腔引流量、血液制品用量明显减少(P<0.05),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0.05),ICU逗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问及出院时SpO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非体外循环下施行双向腔肺分流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其明显缩短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且术后胸腔引流量及血液制品用量均较使用体外循环组患者明显减少,同时明显降低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6.
老年人心脏瓣膜置换术16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心脏瓣膜外科的发展,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瓣膜病患者日益增多[1]。我科自1995年7月至2005年7月共为168例60岁以上的老年瓣膜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手术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儿童简单先心病直视手术后不预防性放置外科引流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00例,年龄1~5岁,经胸骨正中切口进行心脏直视手术,右侧心包开窗后不放置引流管关胸。术后观察临床表现以及恢复情况。术后随访一月。结果术后2周随访,4例患儿发现右侧胸腔中~大量积液,其中室间隔缺损2例,房间隔缺损2例,均重新入院,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首日引流量为300~800 ml,总引流量为400~1 500 ml,引流时间3~7 d。4例患儿术后1月复查均未再发现心包和胸腔积液。结论儿童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后患儿,通过实施右侧心包开窗,可以不预防性放置外科引流。该技术能够避免外科引流所引起的疼痛及相关并发症,有利于术后护理和康复;能够避免因放置外科引流管所引发的不良医疗事件;能够避免术后急性心包填塞,预防迟发性心包积液可能导致的心包填塞。  相似文献   
58.
心肌肌球蛋白及其重链的提纯与鉴定邹立华,陈灏珠,杨一峰,顾宇参,钱忠豪,许峥,龚祖埙(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200032;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200032)关键词心肌肌球蛋白;提纯;鉴定心肌肌球蛋白是心肌细胞的主要结构蛋白,由两条重链及两对轻链...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老年期危害最大的病种之一。本文报告用核素心室造影(平衡法)分析80例健康人的左心功能及左室室壁运动,为临床判断老年性心脏病提供正常参考数值。  相似文献   
60.
Nuclear Vest(Capintec)是一种非显象式放射性核素心动能仪,可连续监测日常活动时的左室功能,包括喷血分数(EF)、相对心室容量(RV)和 ECG 的变化。35例近期急性心肌梗塞(AMI)后需作心导管检查的患者,在梗塞后12.1±2.1天作运动试验。其中,男29例,女6例,平均年龄52±9岁。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