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术后心房颤动(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POAF)是心脏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可以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增加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目前认为POAF的发生与心肌传导细胞损伤、交感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和炎性反应有关。临床上可以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预测POAF的发生。对于POAF,特别是高风险病人,应该以预防为主,治疗原则是控制心室率、抗凝和转复心律。  相似文献   
22.
153Sm_EDTMP治疗癌性骨痛辐射吸收剂量的计算机分析及应用顾宇参1杨一峰2钱忠豪1许峥1蒋长英21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32)2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辅助诊断与专家系统t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发病率很高的肿瘤如...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术前主动脉右冠状动脉窦瘤破裂经室间隔缺损突入右室流出道的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和鉴别 诊断。方法:回顾2010年2月至2016年9月在湘雅二医院及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 右冠状动脉窦瘤破裂经室间隔缺损突入右室流出道的患者19例,对照分析患者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和术中病变发 现。结果:术中病变发现16例符合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其中11例胸骨左缘2~3肋听诊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 有收缩期震颤,彩色多普勒显像右心室侧探及收缩期为主的连续性血流频谱,术前超声心动图及术中病变证实室间 隔缺损位置大小及右窦瘤破裂经室间隔缺损口突入右室流出道;其中3例还合并其他复杂心脏病。3例与术前诊断不 符合,听诊闻及杂音,不伴有震颤;术前超声心动图及术中病变发现右窦瘤破裂口大、冗长,其中1例合并主动脉瓣 狭窄并关闭不全、先天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1例合并主动脉瓣中-重度反流,1例合并肺部感染,3例术中病变都未 发现室间隔缺损。结论: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右窦瘤破裂经室间隔缺损突入右室流出道是术前首选、快捷和无 创的检查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各阶段观察程序与方法能较好地观察主动脉窦瘤破裂及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形态大 小、毗连关系和是否合并其他心脏疾病,通过超声多普勒显像能发现右窦瘤破裂经室间隔缺损突入右室流出道的血 流频谱特征。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索22q1i.2微缺失在贵州少数民族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发病情况.方法 选取44例苗族、侗族及布依族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UCSC数据库中选择合适的BAC克隆,自制双色BAC探针,采用双色细菌人工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上述患者进行22q11.2微缺失检测.结果 在2例法洛四联症患者中检测到22q11.2微缺失,缺失率为4.5%(2/44).结论 在苗族、布依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存在22q11.2微缺失现象,对发现的阳性患者应密切观察其行为和认知方面的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予以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25.
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60例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60例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二尖瓣前瓣分裂的处理,58例缝合二尖瓣裂隙,2例行机械二尖瓣置换;原发孔房间隔缺损的修补,53例采用心包片,7例采用绦纶补片;35例采用Kirklin法将冠状静脉窦口隔入左房,25例采用McGoon法将冠状静脉窦口隔入右房;同期处理合并的畸形。结果:共死亡2例,均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死亡率3.3%(2/60);采用Kirklin法和McGoon法手术的患者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分别为8.00%(2/35),6.06%(2/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月至5年,无晚期死亡,除1例3个月后复查出现二尖瓣中度返流外,余患者未出现轻度以上二尖瓣和/或三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心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针对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合理的手术设计、术中细致操作、避免损伤传导组织以及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均可取得的良好的近、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26.
卡维他洛可诱导严重左室功能障碍的慢性心衰患者产生重要的临床和血液动力学改善。此研究以 1 2 3I- MIBG显像检查卡维他洛在扩张型心肌病对心脏神经元功能的影响。方法  2 2例心衰患者 (男 19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5 4岁 ,34~ 6 4岁 ) ,NYHA功能 或 级 ,开始时静息期放射性核素左室射血分数 (L VEF) <0 .4。给予患者卡维他洛 5 0 mg/d,6个月。静脉注射 185兆贝克勒尔后 4h,平面 1 2 3I- MIBG显像提供心脏神经元摄取测定 (心脏一间隔强度计数比值〔HMR〕)。比较开始时和用卡维他洛 6个月后测定的血液动力学、临床、放射性核素 …  相似文献   
27.
本文为估计心电图潘生丁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对确诊的心肌梗塞22例和心绞痛28例进行观察,其阳性率为58.0%。对照组13例(包括2例心肌病)均呈阴性反应。潘生丁试验阳性组中9例进行~(201)铊心肌灌注显像均显示有灌注缺损。2例心肌病,1例~(201)铊阴性,另1例~(201)铊分布不均匀。心肌梗塞和心绞痛组7例进行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单支血管病变4例,2支或多支血管病变3例,上述7例中6例潘生丁试验呈阳性反应。2例心肌病,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潘生丁试验亦呈阴性反应。本试验操作简便,副作用小,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可作为无创性检查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8.
带瓣牛颈静脉在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不少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应用带瓣管道或带瓣血管片重建右心室流出道方能获得良好根治。同种带瓣管道的临床应用已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同种带瓣管道取材困难,尤其适用于小儿的同种带瓣管道更少,根本无法满足临床需要。猪主动脉或肺动脉管道因其易钙化、耐久性差等原因也并非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雅施达和卡托普利对风心病换瓣术后患者血浆中可溶性黏附分子含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风湿性心脏病患者90人,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换瓣术后分为雅施达组(30人)、卡托普利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分别给予雅施达、卡托普利和安慰剂治疗。分别于术后4周、8周抽血测定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并同时作心功能测定。结果给予雅施达和卡托普利治疗的风心病患者血浆中s—ICAM-1、s—VCAM-1和vWF浓度都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心功能恢复也好于对照组(P〈0.05),雅施达组和卡托普利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降低风心病术后患者血浆中可溶性黏附分子水平,尽早改善内皮功能和心肌功能,加强术后心脏功能的恢复,而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种类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0.
改良超滤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改良超滤技术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影响. 方法自2003年9月~2004年4月,15例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婴幼儿,在体外循环转流停止后采用Terumo Hc-05超滤器行改良超滤. 结果 l5例患儿均存活,无任何超滤相关并发症.超滤时间(12.6±3.1)min,超滤液量(242.6±109.3)ml.转流中HCT (0.23±0.04)L/L,停机时HCT (0.24±0.02)L/L,超滤结束时HCT (0.31±0.03)L/L. 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采用改良超滤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滤除体内多余水分,有效减轻心肺脑等脏器水肿,促进术后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