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观察复杂紫绀先心病行牛颈静脉带瓣管道重建右心室流出道的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UCG观察牛颈静脉带瓣管道(BJVC)重建右心室流出道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在术后7天、1年的变化,对18例患者行右心室(RV)与主肺动脉(MPA)连接状况,测定重建后右心室流出道(RVOT)各截面的直径,右室、肺动脉吻合口的宽度、压差、速度;评价牛颈静脉带瓣管道生物材料有无变性、退行性变及通畅情况;以及自身RVOT、MPA闭合情况。结果术后7天,18例UCG检查肺动脉瓣开放、关闭良好;重建术后1年,18例患者均存活,BJVC瓣膜仍无病理性返流,跨瓣压差小,管道通畅,未见明显血栓形成。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复杂紫绀先心病行牛颈静脉带瓣管道重建右心室流出道的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2.
作者借助于加压素V_1拮抗剂,研究加压素在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有的体循环血管阻力(SVR)升高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3.
主动脉窦瘤破裂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破裂类型,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55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动脉右冠状动脉窦瘤46例,其中45例破入右心室,1例破入右心房;无冠状动脉窦瘤7例,其中5例破入右心房,2例破入右心室;左冠状动脉窦瘤2例,破入左心室。合并室间隔缺损24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2例,其它畸形6例(有的同时合并几种畸型),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8例。所有患者均及时施行了手术治疗,1例术前存在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巨大左室患者,回重症监护病房后死于顽固性心律紊乱,另1例患者术前合并严重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功能4级患者,术后死于低心排综合征,余效果良好。结论 主动脉窦瘤以右冠窦瘤最常见,且多数破入右心室;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以免延误手术时机,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164.
埃布斯坦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埃布斯坦综合征(Ebstein syndrome)的外科治疗效果,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 37例Ebstein综合征患者行三尖瓣成形术31例,三尖瓣置换术4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2例;同期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9例,预激综合征旁路切断术4例。结果 术后因严重心律失常死亡1例,其余患者近期效果满意,心功能均达I~Ⅱ级,仅5例患者有轻度三尖瓣反流。结论 Ebstein综合征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矫治,防止房化右心室进一步扩大、变薄,以改善右心功能,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5.
本文介绍红骨髓辐射吸收剂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内照射治疗癌性骨痛时作为防护指标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6.
生物瓣败坏再换瓣术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物瓣置换术后生物瓣败坏的23例病人行再次瓣膜置换术,生物瓣置入体内平均时间为8.77年,术后死亡7例,死亡率30.4%,本文就再次瓣膜置换围术期的某些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7.
由于153Sm有较为理想的射线和较短的半衰期,同时EDTMP有较好的趋骨性和亲肿瘤性,故153Sm-EDTMP已成为核素内介入法时,运用最多的放射性药物。准确计算出红骨髓以及其它骨组织的吸收剂量的方法,是建立安全、有效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计算内照射吸收剂量的公式较为繁杂,且数据较多,因此本文应用FoxBASE自编应用程序对辐射剂量进行计算及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8.
目的探讨老年癌症骨转移患者内照射治疗的剂量效应。方法对用153钐-乙二胺四甲撑膦酸(153Sm-EDTMP)治疗而缓解癌性骨痛的老年患者40例作骨辐射吸收剂量分析和疗效观察,并以老年前期组40例癌性骨痛治疗者为对照。结果老年组及老年前期两组在尿排泄率、骨摄取率及骨累积活度的差异无显著性;其疗效分别为45%及60%,老年组稍低于老年前期组,但差异无显著性(均为P>0.05);红骨髓辐射吸收剂量相似,分别为219.9±68.2及206.3±64.7cGy,均在安全剂量范围(285cGy)内。结论增龄不影响老年人153Sm-EDTMP治疗缓解癌性骨痛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169.
EXT2基因IVS2+1G>A突变致遗传性多发性外生性骨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确定一个遗传性外生性骨疣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 应用基因组扫描方法 ,利用 8、11和 19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标记对该家系进行连锁分析 ,确定候选基因 ,然后对候选基因的编码区及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处进行测序分析寻找突变 ,并行逆转录 - PCR扩增 m RNA加以证实。结果 该家系致病基因被定位在 11号染色体的 EXT2基因区 ,在 EXT2基因中检测到 1个 IVS2 1G>A(5 36 1G>A)突变 ,该突变与疾病共分离。逆转录 - PCR证实 ,该突变导致编码区的第 316~ 5 36位共 2 2 1个碱基的缺失 ,使 10 6位密码子至 178位密码子及紧随的两个核苷酸的缺失 ,造成移码 ,形成 12 5个氨基酸的截短蛋白。结论 EXT2基因的 IVS2 1G>A突变是导致这个家系发生外生性骨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0.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移植对大鼠心梗后心功能及钙泵的影响。方法 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增殖和标记 ,同时以液氮冷冻左室游离壁建立心梗模型。 4周后分别将 2× 10 6个细胞悬液或冷D -Hanks液注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心梗区数个不同部位。另取 5只大鼠作为正常组 ,仅行两次开胸手术。 4周后行心功能测定及取标本 ,RT -PCR检测SERCA2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移植后 1周、2周和 4周后均可存活并具有分化成熟倾向。Buxco系统行有创动态心功能测定 ,发现SLVP、+dp/dt以正常组为最高 ,实验组次之 ,对照组最低。而LVEDP则相反以正常组最低 ,实验组次之 ,对照组为最高。心梗后SERCA2基因mRNA表达水平对照组较正常组明显降低 ( 0 988± 0 0 0 4对 1 82 4± 0 0 0 9,P <0 0 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移植后 ,虽然SERCA2基因mRNA表达水平实验组也较正常组有所降低 ( 1 5 83± 0 0 12对 1 82 4± 0 0 0 9,P <0 0 1) ,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 ( 1 5 83± 0 0 12对 0 988± 0 0 0 4,P <0 0 1)。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移植可促进SER CA2mRNA表达 ,并使大鼠心梗后受损的心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