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任安立  邓耀河  李刚  杜虹 《河北医学》2001,7(10):919-919
1995年 2月至 2 0 0 0年 12月 ,我们对 81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病人行外科治疗 ,现总结经验 ,并对提高手术疗效等进行重点探讨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81例中男 4 5例 ,女 36例 ,年龄 3~ 12岁 ,平均 6.2岁 ,均无明显症状。查体 :无紫绀及杵状指 (趾 ) ,胸骨左缘第 2、3肋间可闻及 III~ IV/ VI级收缩杂音 ,P2 亢进 ,伴有震颤。心电图示 :左室肥厚 64例 ,正常 17例。肺部 X线示 :肺部充血 ,心胸比率 0 .5 1~ 0 .5 8,平均 0 .5 4。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均为干下型室间隔缺损 ,大小 0 .3~ 0 .8cm,平均 0 .6cm,无合并其它畸形。2 手术方法全…  相似文献   
112.
汉坦病毒主要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引起两种人类疾病,即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汉坦病毒心肺综合征,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毛细血管广泛损伤,通透性升高。汉坦病毒感染者血小板数量严重减少,不仅与“外周破坏增加”有关,而且还可能与“血小板生成和功能障碍”有关。尽管汉坦病毒感染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近年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本文主要围绕血小板减少相关的两种机制展开讨论,旨在阐明汉坦病毒感染发病机制,为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药物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3.
杜虹 《陕西中医》2001,22(3):153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黄褐斑之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内服(柴胡、赤芍、白芍、丹 参、益母草等),外敷(白附子、白僵蚕、白芷等)治疗本病60例。结果:总有效率 96%。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疏肝理气,活血祛斑之功效。  相似文献   
114.
患者,男,19岁,因“右眼上方黑影遮挡4 d”于2017 年10 月3 日至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就诊。患者自幼双眼视力差,未予特殊治疗。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既往否认 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和药物过敏史。眼部检查 :双眼眼位正位,眼球运动正常,无眼球震颤;右眼视力0.08,左眼0.15;右眼眼压13 mmHg (1 mmHg=0.133 kPa),左眼17 mmHg;双眼角膜清亮,前房深度正常,瞳孔圆,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透明;眼底:双眼视盘边界清,色淡红,黄斑区中心凹反光消失,呈轻度花瓣样,右眼下方视网膜隆起,可见卷缩的外层视网膜,未见内层视网膜裂孔(见图1A),左眼下方视网膜色灰白,可见浅层劈裂。B超检查可见右眼玻璃体腔下方一弧形强回声 光带,与球壁回声相连,运动及后运动(+),其后可见球壁分离光带,运动及后运动(-),考虑视网膜脱离合并视网膜劈裂可能性大(见图2A);左眼玻璃体腔未见异常回声。初步诊断为“双眼先天性视网膜劈裂、右眼视网膜脱离”。由于经济原因,患者及其父母拒绝做基因检测。对右眼下方 视网膜脱离周围进行堤坝式激光光凝。患者于1个月后复 诊示右眼视力提高至0.2,眼底照片见图1B。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观察不同分型及不同分期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患者血清铁蛋白(ferritin,FRT)水平变化,探讨其在重症HFRS早期预警及预后(死亡)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以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传染科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符合...  相似文献   
116.
邹绚  戴荣平  董方田  杜虹 《眼科研究》2011,29(6):535-538
背景黄斑水肿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频域OCT(SD-OCT)提高了扫描速度和图像的清晰度,有助于眼科医师了解黄斑水肿的形态改变和病理机制。目的利用SD-OCT观察分析CRVO性黄斑水肿的形态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09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经视力、眼压、裂隙灯、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SD-OCT检查确诊的CRVO患者资料。通过SD-OCT检查,分析黄斑区的形态改变。结果黄斑水肿的平均厚度为(527.5±218.2)μm,主要表现为囊样水肿55眼(84.6%),浆液性脱离15眼(23.1%)和神经上皮水肿增厚10眼(15.4%),以上3种形态可以合并出现。囊样水肿中心凹旁的囊腔可位于内核层、外丛状层和外核层,且内节/外节(IS/OS)层信号多有减弱或不连续。CME中合并不完全玻璃体后脱离(PVD)者占14.5%,神经上皮水肿增厚合并不完全PVD者占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1.000),黄斑浆液性脱离的范围平均为1838.4μm×l428.1μm×190.1μm,且其中不完全PVD的发生率较高(X^2=4.266,P=0.039)。结论SD-OCT可以发现黄斑水肿区的细微形态特征,区分水肿所在的层面,观察IS/OS层的情况;黄斑浆液性脱离与不完全PVD有关。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患者不同病期及不同临床型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8浓度的变化,分析其与疾病的相关性,为研究HFRS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唐都医院2011年10月—2014年1月81例不同临床型HFRS住院患者不同病期血样145份,同时选取1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浆中IL-18浓度,分析研究IL-18与其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FRS患者血浆IL-18水平在发热期开始升高,少尿期达高峰,多尿期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值;血浆IL-18水平在HFRS不同临床型之间都具有类似的变化趋势,急性期高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值,恢复期高于正常对照值,且重型/危重型的变化更为明显。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血浆IL-18水平与WBC和BUN水平呈中等程度正相关,与PLT呈中等程度负相关。结论 HFRS患者血浆IL-18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疾病进程密切相关,抑制IL-18的分泌可能会减轻机体的免疫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经右房—肺动脉切口矫治婴幼儿法洛四联症(TOF)的手术疗效及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施行一期行TOF根治术的113例婴幼儿分别经右房—肺动脉切口矫治婴幼儿法洛氏四联症63例,常规右室切口50例,比较两组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早期死亡率、并发症、呼吸机辅助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应用SAS6.12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连续性变量采用t检验,计数变量采用x2检验。结果围术期死亡3例,病死率2.65%。经右房-肺动脉切口和右室切口矫治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分别为(1.65±1.12)d、(3.67±5.25)d,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分别为(6.52±3.22)d、(7.66±5.25)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3.42±3.60)d、(17.15±12.0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72.41±6.77)min、(89.45±13.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经右房—肺动脉切口矫治婴幼儿TOF术安全可行,较常规手术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减少右室的创伤,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9.
杜虹  顾桂国  唐敏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753-1754
目的本文对近5年来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生猝死的32起案例进行回顾分析,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质量和安全提供依据,并提出合理建议。方法根据2007~2011年上海某区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的纠纷材料通过筛选得到32起案例资料,筛选条件:①患者发病至死亡时间小于24 h;②纠纷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定性;③未经过鉴定的案例,均通过区医疗事故处理办公室邀请专家进行讨论定性。笔者对32起案例资料根据死亡原因、诊疗过程中存在的过失环节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32例资料中死亡原因分析,因医疗技术缺陷造成患者死亡26例占81.25%;由于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错误用药导致过敏性休克死亡5例占15.63%;1例因患者酒精中毒急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32例突然死亡病例共涉及医疗过失环节55次,其中前5位的分别是:处置不当16次,占病例总数的50.00%;漏诊误诊10次,占病例总数的31.25%;告知不当9次,占病例总数的28.13%;病历书写不规范7次,占病例总数的21.88%;缺乏责任心导致药物过敏5次,占病例总数的15.63%。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需提高对致死性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认真遵守诊疗常规,规范诊疗流程,强化三基训练,学会自我保护,才能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真正履行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职责。  相似文献   
120.
1病历摘要 例1:男,36岁。因活动后气促半月余就诊。半月前无诱因出现活动后气促伴咳嗽,无发热、胸疼、咳痰,在当地医院行胸片检查提示:双肺纹理粗,按支气管炎治疗,给予抗生素及对症处理,效果不明显入院。查体:T36.5℃,P90次/min,R28次/min,BP125/80mmHg,青年男性,神志清,营养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