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观察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LAGB)治疗病态肥胖症伴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对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解放军第三0九医院肝胆外科腔镜中心收治的15例病态肥胖症伴发2型糖尿病患者行LAGB治疗,术后1、3、6、12和24个月监测体质量、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同时检测术后1、3、6、12个月糖化血清蛋白和血清胰岛素水平,术前术后各项指标进行t检验.结果 15例患者术后体重均明显减轻,术后12、24个月体重指数由术前的(41±7)kg/m2分别降至(31±6)、(28±5)kg/m2(t值分别为2.104、3.862,P<0.05和P<0.01);术后6、12、24个月空腹血糖水平由术前(11.2±1.4)mmol/L分别降至(7.5±1.3)、(6.2±1.4)和(5.9±1.4)mmol/L(t值分别为2.044、2.416和2.473,P<0.05),餐后2 h血糖由术前(16.58±1.67)mmol/L分别降至(10.1±2.1)、(7.7±2.6)和(7.4±2.3)mmol/L(t值分别为2.062、3.073和3.084,P<0.05);术后6、12个月糖化血清蛋白和血清胰岛素水平亦明显降低;术后24个月,8例患者停用任何药物治疗.结论 LAGB能有效治疗肥胖症及其伴发的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52.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胆道出血一例报告杜继东,萧荫祺,李为民,许红兵,刘伟患者男,39岁。因腹泻1年,双下肢浮肿1个月,肝硬变腹水入院。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无呕血、黑便史。查体:血压17/11kPa。心肺无异常,全腹无压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9...  相似文献   
53.
杜继东 《天津药学》2013,25(3):54-58
左卡尼汀是哺乳动物能量代谢中需要的体内天然物质,其主要功能是促进脂类代谢。左卡尼汀是肌肉细胞、尤其是心肌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对于各种组织缺血缺氧,左卡尼汀通过增加能量产生而提高组织器官的功能。左卡尼汀在治疗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并发症、突发性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减轻肿瘤化疗药物所致神经毒性和血液学毒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综述左卡尼汀的临床应用现状,为更好地研究利用该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的8例行腹腔镜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血管瘤的患者,血管瘤直径5~8.2 cm,其中7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2个病灶,射频消融时间为10~26 min,术后复查超声造影。结果 9个病灶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10~60 mL,术后8例患者均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增高、发热,无胆瘘、出血、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5.
不置T管非气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非气腹装置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临床应川价值及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方法 :对 2 4例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在非气腹状态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 ,胆管一期缝合。结果 :手术均获得成功 ,无严重的术后并发症 ,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 :非气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与以往往气腹下相同的手术比较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 ,同时要慎重选择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56.
TIPS术后导致血胆瘘并发胆道大出血1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肝胆外科(北京,100091)杜继东,李为民,萧荫祺,许红兵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有效的介入放射治疗措施,我院在开展此项技术后,1例病人出现术...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大鼠肝组织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1)、TNF-α的mRNA表达变化,以及应用血必净的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制作大鼠ACST模型,应用血必净治疗.不同时相点检测肝组织HMG-1及TNF-α的mRNA表达,同时观察肝功能及结构改变。结果 ACST 12~24h肝组织HMG-1和TNF-α的mRNA表达均显著增强(P〈0.05或P〈0.01)。血必净治疗可显著抑制ACST肝组织HMG-1mRNA表达(P〈0.01),并明显下调肝组织TNF-α mRNA表达(P〈0.05或P〈0.01),同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肝脏的病理形态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ACST肝组织HMG-1高表达可促进局部TNF-α的合成与释放,从而诱导ACGT的急性肝功能损害。血必净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从而减轻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58.
恶性梗阻性黄疸内引流术后胃瘫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胆肠吻合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发病率以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胆道良性疾病和恶性梗阻性黄疸而行胆肠吻合术病例137例,并就手术术式、术前胆红素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与PGS发病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胆道良性疾病病例行胆肠吻合术后PGS发生率明显低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分别为7.37%,21.43%(P<0.01).(2)PGS发生率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有着明显的关系,9例PGS病例血清总胆红素均高于171 μmol/L(P<0.05).(3)PGS发生率与血清白蛋白水平有着明显的关系,随着低白蛋白血症的逐步加重,PGS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4)术前腹水与PGS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有腹水者为23.08%,无腹水者为20.69%.结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疾病背景、胆肠吻合手术、高胆红素血症及低蛋白血症均是PGS的高危因素.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单纯的T管引流术可以避免发生PGS;术前改善患者的高胆红素血症状态以及纠正患者的低蛋白血症,可能有利于降低PG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术中射频消融、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区域性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4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实验组16例采用术中射频消融、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区域性灌注化疗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单纯区域性灌注化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疼痛缓解程度、生存期、不良反应及CA19-9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1.25%)高于对照组(27.78%);实验组治疗后CA19-9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实验组9、12个月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比对照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结论术中射频消融、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区域性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共18个肝癌病灶经腹腔镜行射频消融治疗,病灶平均直径3.2cm。术后复查超声造影,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个病灶射频消融时间平均为8.6min。术后均未出现腹腔出血、胆囊损伤、胆漏、胃肠道损伤、膈肌损伤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超声造影复查病灶完全坏死率达83.3%,残留病灶均再次B型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随访6~32个月(平均16个月),2例发现肝内新病灶,3例消融部位复发,均采用B型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进行治疗。结论经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癌安全可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扩大了治疗的适应证。但应选择肿瘤位于肝脏表面、肝左外叶的病例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