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75篇
  2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学院校学生教育、毕业后专业教育之后的一个重要补充,在不断更新在职卫技人员的知识、理论、技术和方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对5年来医院开展的各级别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统计分类,对组织机构、制度制定、项目申报及实施管理监督、执行效果等进行总结,总结出提高通过率、办班形式多样化、加大监管力度等是做好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系统,对所有来我院做动态心电图的患者进行24 h动态观察,并对其心电图进行分类统计,窦性心动过缓者124例。结果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为主者8例,窦房阻滞2例,窦性停搏3例,慢-快综合征12例,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伴长R-R间期的6例。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心律时快时慢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是早期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实验观察依达拉奉对海人酸(KA)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6只,体质量240±20g,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1假手术组(n=6)右侧海马CA3区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2KA模型组(n=30):右侧海马CA3区注入KA 4μg·kg-1(4μg·μl-1)。3依达拉奉组(n=30):右侧海马CA3区注入KA 4μg·kg-1(4μg·μl-1)后,即刻给予依达拉奉10mg.kg-1.d-1腹腔注射。模型组和依达拉奉组均设定5个时间点,分别为5min、6h、24h、72h、7d,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于预订的时间点断头取脑,分离左侧海马,检测脑组织中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假手术组各个时间点SOD活性及MDA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模型组于KA注射后6h可见SOD活性下降,MDA开始升高,于3d SOD活性降至最低(P<0.01),MDA升至最高(P<0.01),随后SOD活性开始回升,MDA开始下降,于7d时SOD活性恢复至基线水平;依达拉奉组于672h时间段内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结论依达拉奉有效地升高KA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的SOD活性并降低MDA生成,从而提高机体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减轻神经元的损伤,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杜红梅 《现代保健》2014,(20):151-154
目的:为了明确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且造影前3个月内做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的患者165例,冠状动脉造影用通用直径法确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与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下移出现越早,ST段下移程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而平板运动试验阴性者,多为单支病变或者病变程度较轻;平板运动试验的敏感性为71.8%,特异性为80.5%,动态心电图的敏感性为63.7%,特异性为78.1%。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测可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泌尿外科专科护理门诊及探讨其在术前预康复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建立泌尿外科独立护理门诊,选择符合资质的护士坐诊,建立术前预康复工作模式并实施,包括对患者进行运动疗法、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由患者、医生、护士对泌尿外护理门诊进行评价.结果 共选拔2名护士出诊,泌尿外科专科护理门诊开展以来共对163例患者实施术前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泌尿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核心知识体系,为泌尿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以提高泌尿外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为导向,通过查阅文献、小组讨论,结合专科发展、专科护士培训经验,拟订泌尿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核心知识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2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两轮函询中问卷收回率分别为100%、96%;各项指标评价结果算术均数为4.17~5.00,满分频率为32%~100%,等级和为100~125;权威系数为0.938、0.946;专家意见和谐系数分别为0.182、0.209(P<0.001)。最终形成的泌尿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核心知识体系包含7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指标。并应用于第三届泌尿外科专科护士培训,培训后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95.6±13.4)分,较培训前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 运用德尔菲法构建的泌尿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核心知识体系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实用性、有效性及重要性,可为泌尿外科专科护士规范化、同质化培训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首次选用伊立替康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并随访统计了宫颈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以期为促进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及更好地改善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自在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诊治的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120例,将所入选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3组,即单纯放疗组、顺铂同步放化疗组和伊立替康同步放化疗组,各组40例。单纯放疗组给以宫旁照射、体外盆腔照射及腔内照射治疗方法,顺铂同步放化疗组采用同步放化疗结合顺铂进行治疗,伊立替康同步放化疗组采用同步放化疗结合伊立替康进行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控制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健康测量结果。结果:三组患者的脉管癌栓浸润与阴道残端浸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方面两两相比,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顺铂同步放化疗组与伊立替康同步放化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间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放疗组相比,顺铂同步放化疗组、伊立替康同步放化疗组的测量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顺铂同步放化疗组的测量结果与伊立替康同步放化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伊立替康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降低了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健康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衰弱表型定义和衰弱指数(FI)这两种衰弱评估法筛查老年人衰弱的效果,为临床和科研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北京医院参加老年医学门诊体检的106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年龄(79.5±7.6)岁,在完成常规体检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计算FI并完成衰弱表型定义的评估。比较两种衰弱评估方法筛查同一老年人群的结果并分析两种方法的相关性或一致性,同时评价不同FI临界值对衰弱的筛检价值。结果本组老年人的FI值为0.19±0.07,根据表型定义分期,衰弱前期65例(61.3%),衰弱15例(14.2%),无衰弱26例(24.5%)。两种评估方法均表明衰弱程度随老年人年龄增长而增加。F1值与衰弱表型定义的分期呈正相关(r=0.433,P=0.000)。采用0.09~0.25的FI分级与表型定义分期的一致性Kappa值为0.143(P=0.029),曲线下面积(AUC)为0.760(95%CI:0.616~0.905,P=0.001);而采用0.20~0.35的F1分级与表型定义分期对衰弱评估的一致性Kappa值为0.178(P=0.002),AUC为0.774(95%CI:0.629~0.919,P=0.001)。适合评估该组老年人衰弱水平的FI临界值为0.19~0.27。结论该组老年人中处于衰弱前期者比例较高,衰弱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FI值和表型定义分期呈中度正相关,两种F1分级方法均有筛检价值,但准确性并不是很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离大鼠胚胎的脊髓神经于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探讨骨骼肌植块诱导其向运动神经元样细胞分化.方法:应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分离培养脊髓神经干细胞,通过5-溴-2-脱氧尿苷标记、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增殖、分化情况;通过与骨骼肌植块共培养观察神经干细胞向运动神经无样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大鼠胚胎脊髓可成功分离神经干细胞,分化后可表达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诱导分化后结果显示.骨骼肌植块组有7.87%的细胞呈胆碱乙酰基转移酶阳性.与10%胎牛血清组(0.94%)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大鼠胚胎脊髓可成功分离神经干细胞,骨骼肌植块可诱导脊髓神经干细胞分化为运动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20.
背景: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信号途径在心血管系统有许多正效应。血管紧张素Ⅱ与心肌的纤维化密切相关,然而却很少有研究关注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途径能否通过减弱血管紧张素Ⅱ的表达从而改善放射性心肌损伤。
  目的:探索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对放射性心脏损伤模型大鼠的作用。方法:60只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吡格列酮组、模型组及照射+低、高剂量吡格列酮组。模型组及照射+低、高剂量吡格列酮组大鼠采用前后对穿照射方法接受6 MV高能X射线照射野心前1.5 cm×1.5 cm,照射剂量300 cGy/min。照射完后6 h时,低、高剂量吡格列酮组大鼠分别接受10,20 mg/kg吡格列酮灌胃,此后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30 d;模型组大鼠灌胃2 mL蒸馏水。吡格列酮组大鼠在对应时间灌胃10 mg/kg吡格列酮。
  结果与结论:给予吡格列酮干预后,受照射大鼠的心脏组织损伤减轻,心脏纤维化减轻,心脏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减少。提示吡格列酮干预可降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在大鼠放射性心脏损伤中的表达,提示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途径可能对放射性心脏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