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3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我科自1994年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以来,对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实施LC共65例,患者均顺利病愈出院,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65例患者,男37例,女28例,年龄25~71岁,平均41.3岁。63例有乙肝病史,2例有丙肝病史。肝功能Child A级47例,B级1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9例,其中2例有消化道出血病史,6例术前有腹水形成,2例有脾切除病史。51例术前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及影像学诊断为肝硬化,14例术中发现肝硬化。所有病例均经B型超声等检查确诊为结石性胆囊炎。2治疗情况对肝功能ChildA级患者常规术前给予维生素K130mg静注;B级者给予维生素K1+极化液+保肝药物使用,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及低蛋白血症。对有腹水者治疗至其腹水消退。术前均未留置胃管、尿管。择期手术60例,急诊手术5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用三孔或四孔法LC,气腹压力10~12mmHg。顺利完成LC61例,其中胆囊次全切除术6例(9.84%)。中转开腹4例(6.15%),均为肝功能B级患者,1例因胆囊三角炎症粘连紧密,解剖时胆囊动脉出血不止,3例因胆囊床渗血无...  相似文献   
32.
回顾性分析15例在胆道探查术中发牛胆道下端穿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为术中发现,行胆总管T形管引流并十二指肠侧后腹膜间隙引流,平均住院16 d,均痊愈;6例为术后发现,4例再次手术引流,住院8~12周痊愈,2例因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胆道穿通伤于术中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充分引流,可获痊愈;术后早期发现,施以有效引流也可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肠胃道转流治疗二十指肠乳头旁憩室致胆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旷置十二指肠的胃肠道转流术三种术式34例,其中,胃空肠Roux-Y吻合术12例,毕Ⅱ式胃肠改道术18例,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4例进行外科治疗。结果 三种术式行胃肠道改道的机理相同,疗铲相近,但手术操作及术后并发症各有不同。前两种术式较安全,可减少胆互管损伤及十二指肠瘘的发生;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缺点是胃幽门被切除,丧失生理能力,可引起残胃排空障碍。第三种术式保留了胃和缨门的完整性及其功能,可减少胃切除中可能出现的副损伤,避免了残胃排空障碍及返流性胃炎等并发症。但因切断十二指肠球部残端较短,包埋困难,术后残端瘘之虑。结论 三种术式各有优缺点,临床上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应有。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改良脾腔分流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接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腔静脉分流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35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围术期死亡率2.2%( 3/135).110例获得随访,时间9月~12年,再出血率5.5% (6/110),肝性脑病发生率6.4%(7/110),自由门静脉压力由术前的(36.9±3.2)cmH2O,下降至(32.0±1.5) cmH2O,差异显著(P<0.01). 结论 脾腔分流联合断流术安全有效,是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优先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Seldinger技术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时留置三腔两囊管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住院的40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方法留置三腔两囊管,观察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首次置管成功率95%,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据我们以前临床经验记录显示应用传统方法留置三腔两囊管首次置管成功率为75%。结论 创新性应用Seldinger技术留置三腔两囊管,安全、可靠,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挽救了患者生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肝脏枯否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变化及其在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行胰胆管牛磺胆酸钠注射造成大鼠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观察术后不同时点血清淀粉酶(AM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称酶(AST)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同时检测肝脏枯否细胞TLR4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大鼠ALT、AST、AMS、TNF-α、IL-6和肝脏枯否细胞TLR4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大鼠肝脏枯否细胞TLR4基因表达上调可能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 (OC)在基层医院的普遍开展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广泛应用 ,医源性胆管损伤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1991年 2月至 2 0 0 1年 1月本科收治医源性胆管损伤 2 0例 ,其中院内损伤 2例 ,外院转诊 18例 ,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4 7 1岁 (16~86岁 )。胆囊切除术后 19例 ,占 95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行胃部分切除术后1例 ,占 5 %。 (2 )胆管损伤后确诊时间及临床特征 :①术中发现 ,1例占 5 % ,表现为胆汁外漏 ,探查发现管腔样结构。②术后 2~ 5d ,12例占 6 0 % ,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应用脾腔分流联合断流术提高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照分析135例施行脾腔分流联合断流术和120例接受单纯断流术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脾腔分流联合断流术后的再出血率、门静脉血栓形成率及腹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单纯断流术后,而断分流联合组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及原发性肝癌发生率与断流组无显著差异,围手术期死亡率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改良脾腔分流联合断流术提高了门脉高压症的疗效,为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提供一个较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脾腔小口径分流联合断流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血流动力学和肝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别行脾腔小口径分流联合断流术(联合组,58例)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断流组,28例)。通过术中自由门静脉压力(FPP)监测和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不同手术方式对门静脉血流量(PVF)的影响,通过吲跺氰绿排泄试验(ICGR15)观察肝储备功能和有效肝血流量(FHF)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术后FPP、PVF、FHF和ICGR15分别为(31.4±2.4) cmH2O、(900±350)ml/min、(551±246)ml/min和(31.2±13.8)%,较术前有明显降低或升高【(38.2±3.6) cmH2O、(1250±360)ml/min、(696±300)ml/min和(23.6±11.9)%,P<0.05】。断流组术后FPP、PVF,FHF和ICGR15为(32.8±3.2) cmH2O、(980±250)ml/min、(507±140)ml/min和(27.4±13.0)%,也较术前明显升高或降低【(36.9±3.9) cmH2O、(1320±320)ml/min)、625±158)ml/min和(22.2±13.4)%,P<0.05】。与断流组比较,联合组FPP下降更为明显(P<0.05),而PVF、FHF和ICGR15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0天联合组肝功能良好、轻度和重度代偿不全发生率为72.4%、19.0%和8.6%,断流组分别为67.9%、21.4%和10.7%,两者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随访5~36月,联合组分别有1例和4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断流组分别为3例和2例。结论脾腔小口径分流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是安全有效的,该术式在降低门静脉压力同时,可维持门静脉向肝血流,保护肝脏储备功能,防止肝功恶化衰竭。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CLPD)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2例CLPD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按常规五孔法行CLPD,胰肠吻合采用"胰管-空肠吻合+胰腺断端贯穿-空肠浆肌层闭环缝合法"。结果:22例患者均完成CLPD,无1例中转。平均手术时间为(655±65.6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64±177.76)m L,术中输血12例,平均输血(533±188.56)m L。本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1.8%(7/22),其中A级胰瘘2例(9.0%),B级胰瘘1例(4.5%),胆瘘1例(4.5%),腹腔出血1例(4.5%),吻合口出血1例(4.5%),肺部感染1例(4.5%)。术后随访3~42个月,2例死于肿瘤复发,其余20例患者均存活,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CLPD安全、可行,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