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61.
64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平扫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了使用Care Dose 4D技术进行胸部平扫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对86例患者分别进行了肺部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平扫,两名具有10年CT阅片经验的放射科医师使用医学影像工作站分别对不同扫描协议下获得的图像进行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Card Dose 4D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明显降低了辐射剂量.适用于胸部CT检查.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纸质打印片及干式激光打印胶片对于数字化胸片上孤立性肺结节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LOCUS纸质打印机及KONICA DRYPRO 752干式激光打印机打印数字化正位胸片.由4位(具有3年工作经验和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医师各2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于50例正位胸片进行读片.读片分两次进行,两次读片间隔三周.每次读片分别采用其中的一种打印形式进行读片.读片结果 采用LABMR软件进行ROC分析,绘制ROC曲线.结果 采用两种方式读片时,结果 无显著性差异,干式激光打印胶片图像诊断结果 与纸质打印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干式激光打印胶片诊断准确率与纸质打印片之闻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3.
应用磁共振进行血流测量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磁共振进行血流测量的现状李坤成①杜祥颖磁共振血流测定技术的最新进展,使我们能获得大血管血流量和血流速定性和定量的信息。磁共振血流定量主要应用相位对比(PC)技术,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在整体和局部心功能测定和心脏瓣膜病、肺动脉疾病、胸主动脉疾病、先天...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脑灌注(CTP)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所致脑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经DSA诊断为单、双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及10名正常成年志愿者分别进行螺旋CT头颅平扫、CTP和CTA检查。脑CTP检查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P)等参数值,判断脑缺血。结果按照脑CTP的MTT和TP图将脑灌注延迟表现分为三型:Ⅰ型病变仅累及MCA区,Ⅱ型病变仅累及分水岭区,Ⅲ型病变同时累及MCA和分水岭区。①在25例单侧MCA狭窄/闭塞患者中,4例CTP正常,17例脑CTP灌注延迟区为Ⅰ型,4例为Ⅲ型。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2例双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双侧MCA支配区均有MTT和TP延迟,CBF下降和症状侧CBV升高的异常改变,提示为双侧脑缺血。侧支循环能明显减少单侧MCA狭窄患者的症状侧的脑灌注损伤,但对双侧MCA重度狭窄和闭塞患者,无论有无侧支循环,双侧脑组织灌注损伤都很严重。结论脑CTP检查的MTT和TP图能敏感显示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所致的脑灌注损伤,为脑缺血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脑梗死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5.
64排螺旋CT评价右心功能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64排螺旋CT定量评价右心室功能,分别采用短轴图像的多平面重建法(MPR)和3D容积重建法 (VR)进行处理,并以磁共振为对照,探讨两种方法 右心功能评价指标与MR的相关性及64排螺旋CT在右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3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均于24 h内接受心脏MSCT和MR检查.采用MPR、VR对CT原始数据分析后获得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及射血分数(EF)等心功能指标,并与MR测得的相应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MPR法MSCT与MRI右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612~0.959);VR法MSCT与MRI右心功能指标相关性低(r=0.312~0.780). 结论 MPR法64排螺旋CT在右心功能定量评价方面较准确、可靠,与1.5T磁共振评价右心功能各指标之间相关性高.VR法64排螺旋CT由于右心室对比剂充盈不均准确性欠佳.  相似文献   
66.
67.
本文介绍了冠状动脉CTA诊断中第三方后处理工作站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探讨了第三方后处理工作站的优势和不足,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高分辨力MRI(HRMRI)在头颈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5年2月—2017年6月于宣武医院就诊的头颈动脉夹层病人30例,采用32通道头颈联合专用线圈行头颈一体化HRMRI成像。由2名神经内科医生根据纳入病人的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常规影像检查对夹层做出诊断并作为参考标准。由2名放射科医生对CTA和HRMRI影像进行双盲分析,评价内容包括内膜片、壁内血肿及双腔征等。计算CTA和HRMRI在血管节段水平诊断夹层的准确性。结果 (1)2名神经内科医生在30例病人中共诊断41个血管节段存在夹层,其中累及颈内动脉18个节段、椎动脉18个节段、基底动脉5个节段。(2)CTA正确诊断21个血管节段存在夹层(21/41,敏感度51.2%),其中6个血管节段见双腔征。(3)HRMRI正确诊断39个血管节段存在夹层(39/41,敏感度95.1%),其中36个血管节段见壁内血肿,30个血管节段见双腔征。结论头颈联合HRMRI可全景显示夹层动脉管壁特征,可作为动脉夹层诊断和随访的一线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模拟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应用双扇区重建时心率变化可能导致的时相错位,评价双扇区重建中时相一致性对冠状动脉显示的影响。资料与方法30例患者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对右冠状动脉垂直走行段行图像重建,包括:①75%单扇区重建;②75%双扇区重建;③前一个心动周期以R-R间期75%为中心,后一个心动周期分别以69%、72%、78%、81%为中心进行双扇区重建。选择各次重建均包含的3个轴面,从血管中心密度、面积、形态(横、纵径比值)、边缘锐利度评价冠状动脉显示情况。结果①75%双扇区重建与75%单扇区重建比较,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其余各次双扇区重建分别与75%单扇区重建比较,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差异随时相间隔增大而增大。结论双扇区重建中时相一致性是保证重建图像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心率变化导致的时相差可以改变所显示冠状动脉的形态和特征,并进而可能造成对冠状动脉狭窄评价的偏差。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冠脉CTA检查方式与辐射剂量的关系,以保证检查成功情况下尽可能减少辐射剂量,指导和规范冠脉CTA检查的正当化和最优化。方法分析北京市30家三级医院用于冠脉CTA成像的机型、扫描方式对辐射剂量的影响。根据CT机型和扫描模式进行分组:根据CT机型分成普通64排CT组、后64排CT组两组;按冠脉CTA扫描模式分为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组、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组和单心动周期大螺距扫描组三组,分别统计两组机型及三组扫描方式冠脉CTA检查的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分析不同机型和不同扫描方式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后64排CT组的CTDI、DLP、ED三种参数的统计结果分别为(27.61±19.61)mGy、(412.56±328.74)mGy·cm、(5.78±4.60)mSv,均低于普通64排CT组(57.09±27.58)mGy、(950.93±552.91)mGv·cm、(14.53±8.81)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组的CTDI、DLP、ED三种参数的统计结果分别为(17.98±11.27)mGy、(229.63±158.31)mGv·cm、(3.24±2.20)mSv,均低于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组(50.89±25.01)mGy、(839.80±469.56)mGy·cm、(12.40±7.42)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后64排CT和低剂量扫描模式均可以有效降低冠脉CTA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